推薦答案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রবীন্দ্রনাথ ঠাকুর,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913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泰戈爾出生于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受到良好教育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領袖。在外國泰戈爾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詩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學家,但在印度這兩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他本人被許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個圣人。
除詩外泰戈爾還寫了小說、小品文、游記、話劇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詩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語寫成,在孟加拉語地區(qū),他的詩歌非常普及。
他的散文的內容主要是社會、政治和教育,他的詩歌,除了其中的宗教內容外,最主要的是描寫自然和生命。在泰戈爾的詩歌中,生命本身和它的多樣性就是歡樂的原因。同時,他所表達的愛(包括愛國)也是他的詩歌的內容之一。
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國歌使用的是泰戈爾的詩。維爾弗德·歐文和威廉·勃特勒·葉芝被他的詩深受感動,在葉芝的鼓勵下,泰戈爾親自將他的《吉檀枷利》(意即“饑餓的石頭”)譯成英語,1913年他為此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泰戈爾在印度獨立運動的初期支持這個運動,但后來他與這個運動疏遠了。為了抗議1919年札連瓦拉園慘案,他拒絕了英國國王授予的騎士頭銜,他是第一個拒絕英王授予的榮譽的人。
他反對英國在印度建立起來的教育制度,反對這種“人為”的、完全服從的、死背書、不與大自然接觸的學校。為此他在他的故鄉(xiāng)建立了一個按他的設想設計的學校,這是維斯瓦-巴拉蒂大學的前身。
在他的詩歌中,泰戈爾也表達出了他對戰(zhàn)爭的絕望和悲痛,但他的和平希望沒有任何政治因素,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個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泰戈爾做過多次旅行,這使他了解到許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們之間的區(qū)別。他對東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寫至今為止是這類描述中最細膩的之一。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生于加爾各答市的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修養(yǎng)家庭,13歲即能創(chuàng)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884至1911年擔任梵社秘書,20年代創(chuàng)辦國際大學。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tǒng)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著名遺言《文明的危機》。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圣"。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并創(chuàng)作了1500多幅畫,諸寫了難以統(tǒng)計的眾多歌曲。文、史、哲、藝、 政、經范疇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愿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斗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群眾喜愛。其重要詩作有詩集《故事詩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 (1913)、《飛鳥集》(1916)、《邊緣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說有短篇《還債》(1891)、 《棄絕》(1893)、《素芭》(1893)、《人是活著,還是死了?》(1892)、《摩訶摩耶》(1892)、《太陽與烏云》 (1894),中篇《四個人》(1916),長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與世界》(1916)、《兩姐 妹》(1932);重要劇作有《頑固堡壘》(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紅夾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 《死亡的貿易》(1881)、《中國的談話》(1924)、《俄羅斯書簡》(1931)等。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紹到中國,現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爾作品》。
1861年5月7日,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于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戴賓德納特·泰戈爾是聞名的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哥哥、姐姐也都是社會名流。泰戈爾在這樣一個文壇世家環(huán)境的薰陶下,8歲開始寫詩,12歲開始寫劇本,15歲發(fā)表了第一首長詩《野花》,17歲發(fā)表了敘事詩《詩人的故事》。才華橫溢的泰戈爾從小就走上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1886年,他發(fā)表《新月集》,成為印度大中小學必選的文學教材。這期間,他還撰寫了許多抨擊美國殖民統(tǒng)治政論文章。
1901年,泰戈爾在圣地尼克坦創(chuàng)辦了一所從事兒童教育實驗的學校。這所學校在1912年發(fā)展成為亞洲文化交流的國際大學。
1905年,泰戈爾投身于民族獨立運動,創(chuàng)作了《洪水》等愛國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為今日印度的國歌。1910年,泰戈爾發(fā)表長篇小說《戈拉》。1916年,發(fā)表長篇小說《家庭和世界》,熱情歌頌爭取民族獨立的愛國主義精神。1912年,泰戈爾以抒情詩集《吉檀迦利》獲諾貝爾文學獎金。1913年發(fā)表為人們所熟知的《飛鳥集》和《園丁集》。
1924年曾來過中國,泰戈爾回國后,撰寫了許多文章,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泰戈爾的一生是在印度處于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年代中度過的。祖國的淪亡、民族的屈辱、殖民地人民的悲慘生活,都深深地烙印在泰戈爾的心靈深處,愛國主義的思想一開始就在他的作品中強烈地表現出來。他雖然出身于富貴家庭、生活在矛盾錯綜復雜的社會里,但他的愛憎是分明的,創(chuàng)作思想是明確的,始終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他曾在民族獨立運動高潮時,寫信給英國總督表示抗議殖民統(tǒng)治,并高唱自己寫的愛國詩歌領導示威游行。他還曾堅決拋棄英國政府所授予的爵位和特權。印度人民尊崇他、熱愛他,稱他為詩圣、印度的良心和印度的靈魂。
泰戈爾不是個狹隘的愛國主義者。他對于處在帝國主義侵略和壓迫下的各國人民一貫寄予深切的同情,并給予有力的支持。20世紀20年代,泰戈爾曾多次出國訪問,并與世界各國文化名人一起組織反戰(zhàn)的和平團體。30年代,當德、意、日法西斯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的時候,泰戈爾拍案而起,向全世界大聲疾呼:“在我離去之前,我向每一個家庭呼吁——準備戰(zhàn)斗吧,反抗那披著人皮的野獸?!本瓦@樣,直到1941年8月7日泰戈爾在加爾各答逝世,他一直戰(zhàn)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這位舉世聞名、多才多藝的作家,在漫長的六十多年創(chuàng)作生涯里,共寫了五十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一百余篇短篇小說,二百多個劇本和許多有關文學、哲學、政治的論文以及回憶錄、游記、書簡等。其中1921年問世的著名詩集《吉檀迦利》,使泰戈爾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豆适略姟泛汀秲僧€地》是印度人民喜聞樂見、廣為傳誦的不朽詩篇。膾炙人口的《喀布爾人》、《素芭》和《摩訶摩耶》均為世界短篇小說的杰作?!囤H罪》、《頑固堡壘》、《紅夾竹桃》等都是針對當時印度社會現實予以無情揭露和鞭笞的著名戲劇劇本。
泰戈爾不僅是一位造詣很深的作家、詩人,還是一位頗有成就的作曲家和畫家。他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二千余首激動人心、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其中,他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時期創(chuàng)作的不少熱情洋溢的愛國歌曲,成了鼓舞印度人民同殖民主義統(tǒng)治進行斗爭的有力武器?!度嗣竦囊庵尽愤@首歌,于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泰戈爾70高齡時學習作畫,繪制的1500幀畫,曾作為藝術珍品在世界許多有名的地方展出。
1941年,泰戈爾與世長逝,享年81歲。
泰戈爾(1861~1941)
Tagore,Rabindranath
印度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是向西方介紹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紹到印度的很有影響的人物。
生平 1861年5月7日生于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市,1941年8月7日卒于同地。家庭屬于商人兼地主,婆羅門種姓。祖父德瓦爾格納特·泰戈爾和父親戴本德拉納特·泰戈爾都是社會活動家,支持社會改革。泰戈爾進過東方學院、師范學校和孟加拉學院,但沒有完成正規(guī)學習。他的知識得自父兄和家庭教師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努力者為多。他從13歲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 ,14歲發(fā)表愛國詩篇《獻給印度教徒廟會》。1878年,他遵父兄意愿赴英國留學,最初學習法律,后轉入倫敦大學學習英國文學,研究西方音樂。1880年回國,專事文學創(chuàng)作。1884年,離開城市到鄉(xiāng)村去管理祖?zhèn)魈锂a。1901年,在孟加拉博爾普爾附近的圣地尼克坦創(chuàng)辦學校,這所學校于1921年發(fā)展成為交流亞洲文化的國際大學。1905年后民族解放運動進入高潮,孟加拉和全印度人民都反對孟加拉分割的決定,形成轟轟烈烈反帝愛國運動。泰戈爾去加爾各答投身運動,義憤填膺,寫出大量愛國詩篇。但不久同運動其他領袖發(fā)生意見分歧,他不贊成群眾焚燒英國貨物、辱罵英國人的“直接行動”,而主張多做“建設性”工作,如到農村去發(fā)展工業(yè)、消滅貧困愚昧等。他于1907年退出運動回圣地尼克坦,過隱居生活,埋頭創(chuàng)作。1913年,他因英文版《吉檀迦利》(Gitanjaei,即《牲之頌》,1911年出版)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聞名世界文壇。加爾各答大學授予他博士學位。英國政府封他為爵士。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他先后10余次遠涉重洋,訪問幾十個國家和地區(qū),傳播和平友誼,從事文化交流。1919年,發(fā)生阿姆利則慘案,英國軍隊開槍打死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爾聲明放棄爵士稱號,以示抗議。1930年,他訪問蘇聯,寫有《俄國書簡》。他譴責意大利法西斯侵略阿比西尼亞(埃塞俄比亞)。支持西班牙共和國政府反對法西斯頭子佛朗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他寫文章斥責希特勒的不義行徑。他始終關心世界政治和人民命運,支持人類的正義事業(yè)。
創(chuàng)作 在長達近70年的創(chuàng)作活動中,泰戈爾共寫了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100余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大量關于文學、哲學、政治方面的論著,還創(chuàng)作了1500余幅畫和2000余首歌曲,其中1首為印度國歌。
13歲以后 ,泰戈爾發(fā)表了長詩《野花》、《詩人的故事》等,1881~1885年,出版抒情詩集《暮歌》、《晨歌》、《畫與歌》,還有戲劇和長篇小說。戲劇和小說多取材于史詩和往世書,詩歌富于浪漫主義色彩。1886年,詩集《剛與柔》出版,標志著他在創(chuàng)作道路上進入面向人生與現實生活的時期。詩集《心中的向往》是他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他的獨特風格開始形成。這一時期還寫了劇本《國王與王后》和《犧牲》,反對恢復婆羅門祭司的特權和落后習俗。19世紀90年代是泰戈爾創(chuàng)作的旺盛時期。從1891年起,在他主編的《薩塔納》雜志上,發(fā)表《摩訶摩耶》等60多篇短篇小說,主要是反對封建壓迫,揭露現實生活中不合理現象。他發(fā)表了《金帆船》、《繽紛集》、《收獲集》、《夢幻集》、《剎那集》5 部抒情詩集,1部哲理短詩《微思集》和1部《故事詩集》。收入《繽紛集》的敘事詩《兩畝地》是作者民主主義思想的最高表現。從《剎那集》起,他開始用孟加拉口語寫詩。他的第二部英譯詩集《園丁集》里的詩大多選自這一時期作品。
20世紀初泰戈爾遭遇到個人生活的不幸,喪偶、喪女、喪父的悲痛與傷感在詩集《回憶》、《兒童》和《渡船》中有真實記錄。他另有兩部長篇小說《小沙子》和《沉船》。1910年,長篇小說《戈拉》發(fā)表,它反映了印度社會生活中的復雜現象,塑造了爭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戰(zhàn)士形象;歌頌了新印度教徒愛國主義熱情和對祖國必獲自由的信心,同時也批判他們維護舊傳統(tǒng)的思想;對梵社某些人的教條主義、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撻 。這期間還寫了象征劇《國王》和《郵局》及諷刺劇《頑固堡壘》。1910年,孟加拉文詩集《吉檀迦利》出版 ,后泰戈爾旅居倫敦時把《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獻集》里的部分詩作譯成英文,1913年《吉檀迦利》英譯本出版,泰戈爾成為亞洲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進入另一創(chuàng)作高潮,發(fā)表詩歌《歌之花環(huán)》、《頌歌》、《白鶴》、《逃避》,中長篇小說《四個人》與《家庭與世界》。20世紀20 年代泰戈爾仍堅持寫作,發(fā)表劇本《摩克多塔拉》、《紅夾竹桃》,長篇小說《糾紛》、《最后的詩篇》及一些詩作。30年代他又陸續(xù)出版長篇小說《兩姐妹》、《花圃》、《四章》;戲劇《時代的車輪》、《紙牌王國》 ;詩集《再一次》、《邊緣集》和政治抒情詩《禮佛》等。1941年4月 ,他寫下最后遺言、有名的《文明的危機》,對英國殖民統(tǒng)治進行控訴,表達了對民族獨立的堅定信念。
《泰戈爾作品集》中譯本
思想發(fā)展與藝術成就 泰戈爾生逢急劇變革的時代,受到印度傳統(tǒng)哲學思想和西方哲學思想的影響。但他世界觀最基本最核心部分還是印度傳統(tǒng)的泛神論思想 ,即“梵我合一”。在《繽紛集》中,他第一次提出“生命之神”觀念。他對神的虔誠是和對生活、國家與人民的愛融合在一起的。但這使他的詩歌也蒙上了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另外,他提倡東方的精神文明,但又不抹煞西方的物質文明。這些都使他的思想中充滿了矛盾而表現在創(chuàng)作上。綜觀泰戈爾一生思想和創(chuàng)作發(fā)展 ,可大體分3個階段:①幼年直至1910年前后,他積極參加反英政治活動,歌頌民族英雄,宣揚愛國主義,提倡印度民族大團結。②隱居生活直至1919年再次積極參加民族運動,愛國主義激情稍有消退,政治內容強的詩歌被帶有神秘意味的詩歌所取代,也受了西方象征主義、唯美主義詩歌的影響,宣揚的是愛與和諧。③從1919年阿姆利則慘案開始直至逝世,他又開始關心政治,積極投入民族解放斗爭,作品的內容又充滿了政治激情,視野也開闊了,對世界和人類都十分關心 ??梢哉f ,泰戈爾一生的創(chuàng)作既有“菩薩慈眉”,也有“金剛怒目”。他的詩歌受印度古典文學、西方詩歌和孟加拉民間抒情詩歌的影響,多為不押韻、不雕琢的自由詩和散文詩;他的小說受西方小說的影響,又有創(chuàng)新,特別是把詩情畫意融入其中,形成獨特風格。
泰戈爾與中國 泰戈爾一貫強調印中兩國人民團結友好合作的必要性。1881年,他寫了《死亡的貿易》一文,譴責英國向中國傾銷鴉片、毒害中國人民的罪行。1916年,他在日本發(fā)表談話,抨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行動。1924年,他訪問中國,回國發(fā)表了《在中國的談話》。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以后,他屢次發(fā)表公開信、談話和詩篇,斥責日本帝國主義,同情和支持中國人民的正義斗爭。中國作家郭沫若、鄭振鐸、冰心、徐志摩等人早期的創(chuàng)作,大多受過他的影響。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紹到中國。幾十年來出版的他的作品的中譯本和評介著作為數很多。1961年為紀念他的百歲誕辰,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10卷本《泰戈爾作品集》。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孟加拉語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生于加爾各答市一個具有深厚文化教養(yǎng)的家庭,父親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和社會活動家,六個哥哥也均獻身于社會改革和文藝復興運動。泰戈爾自幼厭惡正規(guī)學校的教育,靠家庭教育和刻苦自學度過少年時代,1878年去英國學法律,后轉入倫敦大學攻讀英國文學,研究西方音樂。
泰戈爾童年時代即嶄露詩才,他的愛國詩篇《給印度教徒廟會》(1875)發(fā)表時,年僅14歲。1880年,19歲的泰戈爾便成為職業(yè)作家。1881至1885年,他出版了抒情詩集《暮歌》(1882)、《晨歌》(1883),還有戲劇和小說等作品。這些早期傷品的特點是夢幻多于現實,富于浪漫主義色彩。
90年代是泰戈爾創(chuàng)作的旺盛期,詩集《心中的向往》(1890)是他的第一部成熟作品,著名詩篇《兩畝地》(1894)的發(fā)表,標志著泰戈爾從宗教神秘主義走向深刻的人道主義。這一時期的詩作還有《金帆船》(1894)、《繽紛集》(1896)第5部抒情詩集和一部《故事詩集》(1900)。此外,他還創(chuàng)作了60多篇短篇小說,其中的《素芭》(1893)、《摩訶摩耶》(1892)、《最活著,還是死了?》(1892)等被列入世界優(yōu)秀短篇小說杰作之林。
1901年,泰戈爾為改造社會創(chuàng)辦了一所學校,從事兒童教育實驗。1912年,這所學校成為亞洲文化交流的國際大學。由于英國在孟加拉推行分裂政策,1905年印度掀起民族解放運動的第一個高潮,泰戈爾積極投身于運動并創(chuàng)作了許多愛國詩篇。這一時期是他創(chuàng)作的最輝煌時期。他出版了8部孟加拉文詩集和8部英文詩集,其中《吉檀迦利》為詩人贏得世界性聲譽。這一時期重要的詩集還有《園丁集》(1913)、《新月集》(1915)、《飛鳥集》(1916)等。1910年,泰戈爾又發(fā)表了史詩性長篇小說《戈拉》和象征劇《國王》等。
1919年,印度掀起第二次民族解放運動高潮,為尋求民族解放道路,他走遍五大洲,發(fā)表了許多著名演講。這時期突出成就是政治抒情詩,分別收在《非洲集》(1937)、《邊沿集》(1938)、《生辰集》(1941)等作品中。
泰戈爾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100余篇短篇小說,20余種戲劇,還有大量有關文學、哲學、政治的論著和游記、書簡等。此外,他還是位造詣頗深的音樂家和畫家,曾創(chuàng)作2000余首歌曲和1500余幀畫,其中歌曲《人民的意志》已被定為印度國歌。
在60余年的藝術生涯中,他繼承了古典和民間文學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吸收了歐洲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文學的豐富營養(yǎng),在創(chuàng)作上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取得了輝煌成就,成為一代文化巨人。1913年,“由于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yōu)美的詩;這詩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業(yè)已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獲諾貝爾文學獎。英國政府封他為爵士。
1941年4月,這位曠世奇才,印度近代文學的奠基人寫下最后的遺言《文明的危機》。同年8月7日,泰戈爾于加爾各答祖宅去世。
代表作
詩集:詩集《暮歌》、《晨歌》、《心中的向往》、《兩畝地》、《金帆船》、《繽紛集》、《故事詩集》、《素芭》、《摩訶摩耶》、《最活著,還是死了?》等等
20世紀初期的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政治上遭受壓迫,經濟上受到剝削,使這個古老國家的人民陷入貧窮、愚昧之中。為了喚醒這個沉睡的巨人,兩位偉人應運而生了。一位是民族解放運動的領袖“圣雄”甘地,另外一位就是印度近代史上最偉大的文化巨匠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1941)。 泰戈爾多才多藝,才華超人。既是作品浩繁的文學藝術大師、學識淵博的哲人、成就卓著的社會活動家,也是銳意革新的教育家。他一生所有的貢獻,不但在印度歷史上具有著劃時代的意義,而在國際上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泰戈爾在印度文化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而他最突出的天才的表現,恐怕就是他驚人的創(chuàng)作量了。他12歲開始寫詩,在60余年的筆耕生涯中,創(chuàng)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有詩歌上千首,歌詞1200余首,并為其中大多數歌詞譜了曲; 中長篇小說12部,短篇小說200多篇,戲劇38部,還有許多有關哲學、文學、政治的論文及回憶錄、書簡、游記等;此外還創(chuàng)作了2700余幅畫。他給印度和世界留下了一筆異常豐富的文化遺產。 1913年,“由于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yōu)美的詩篇;這些詩不但具有高超的技巧,并且由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便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成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泰戈爾被瑞典文學院授予該處度諾貝爾文學獎這一最高榮譽,成為第一個獲得這項殊榮的亞洲作家。漫長的55年后,日本的川端康成長又一次奪取這一桂冠。泰戈爾因此而蜚聲世界。 他的詩歌體裁和題材豐富多彩,清新雋永;小說格調新穎、感染力強;戲劇種類繁多,富于哲理意味;歌曲或哀婉纏綿、或威武雄壯,不拘一格。在人們的印象中,泰戈爾是以偉大的“歌手與哲人”的雙重身份出現的。 讓我們把目光轉向西孟加拉的加爾各答,1861年5月7日,羅賓德拉納特誕生在那里。 泰戈爾世家和拉比的童年 泰戈爾家庭原姓塔克爾(孟加拉人的尊稱,意為“圣”),泰戈爾是它的英文變稱。羅賓德拉納特的祖父德瓦卡納特“王子”。同時他也是一位思想家和文化名流,當時許多進步人士的改革運動都得到他有力的支持。 這位“王子”的繼承人德本德拉納特不同于父親的熱衷社交,他性格內省慎思,潛心于哲學和宗教著作的研究。他兼具三種不同的氣質:對宗教的篤信,對藝術的敏感,對實際工作的精明善斷。對名氣更大的兒子,他的影響無疑是深遠的。 他的溫文爾雅、尊貴大方, 博得了“瑪哈?!保ㄒ鉃椤按笫ト恕保┑拿婪Q。 德本德拉納特有個龐大的家庭。他擁有15個子女。女兒婚后,女婿也長住于他家的。此外,還有一些親戚和眾多仆從。子女勻是在充分的自由和嚴格的家教、對宗教的虔敬與對美妙生活的享受緊密結合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這個家庭繼承了父親所熱愛的印度文化傳統(tǒng),又深受西方文化影響,常舉行哲學和宗教討論會、詩歌朗誦會,經常演戲, 還有不時安排的音樂會。 著名詩人、演員、音樂家和學者常常成為座上客?!艾敼!弊屪优畟冏杂砂l(fā)展各自的特長,充分發(fā)表各自的見解而不加限制,態(tài)度極開明。羅賓德拉特就降生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中,在他的性格形成時期,從這個環(huán)境中飽吸了智慧和美的養(yǎng)份,“印度文藝復興的急流潮涌從他的四周澎湃而過”。 由于是父母最小的兒子,被大家昵稱為“拉比”的羅賓德拉納特成為每個家庭成員鐘愛的對象。但他并不受互溺愛,恰恰相反,這個家庭的生活方式十分簡樸。鞋子和襪子要在兒女們長到10歲時才按宗教法規(guī)批準穿用。拉比在中爾答進過4所學校, 但他都不喜歡。他厭惡那種無視個性的教育制度,厭惡遠離自然的、牢籠般的教室,對教師的敵意態(tài)度和野蠻體罰更不能容忍。他喜歡的是校外的花園、池塘、春天和白云。后來他還進過東方學院、師范學院和在孟加拉學院讀書,但都沒有完成學業(yè)。他后來致力于教育革新,與此不無關系。 相形之下,他的家庭給他的熏陶是極明顯的。拉比豐富的歷史、文學和科學知識都源自于父兄。泰戈爾家族對印度民族解放運動和復興孟加冬天文藝具有很大貢獻。長史德威金德拉納特才華出眾,是詩人和哲學家,曾向印度介紹西方哲學。另一位史長薩迪延德拉納特是進入英屬印度行政機構的第一個印度人,懂多種語言,翻譯出版了許多梵文和孟加拉文古典著作。姐姐斯瓦納庫瑪麗是第一位用孟加拉文寫小說的女作家。五哥喬蒂林德拉納特成為一位音樂家、戲劇家、詩人和新聞記者。他長拉比13歲,對拉比的才干十分賞識并予以鼓勵,還通過創(chuàng)辦文學雜志《婆羅蒂月刊》直接引導拉比走上文壇。 另外,喬蒂林德拉納特的妻子卡丹巴麗•黛薇,是一位豐姿綽約、優(yōu)雅寬厚的女性。她在拉比身上傾注了深深的愛,給他布置出一個精美優(yōu)雅的環(huán)境。她幾乎成了拉比理想中的人物,兩人之間有一種羅曼蒂克的眷戀。拉比就在這樣的家庭氛圍里度過一生中最愉快安適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