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優(yōu)選美國大學教材又貴又難買 怎么辦
在美國大學的學習生活中,能稱得上刻骨銘心級別的體驗,買教材算是其中之一。
在國內(nèi)上學多年從來沒為這事兒發(fā)過愁,到美國之后,事情一下子變復雜了,不僅對我原有的教材觀念帶來強烈沖擊,買書尋書的過程也是深受其苦。
美國大學的教材之所以令人難忘,究其原因大概有三個:
第一,教材數(shù)量多。大多數(shù)文科專業(yè),每一門課程都會指定3~4本書,還有期刊論文、書選章節(jié)、報紙和網(wǎng)絡文章等復印材料。開學第一次課,教授把本學期的課程計劃(syllabus)下發(fā),上面有每次課討論什么內(nèi)容、要看什么材料、作業(yè)是什么,還有考核形式和評分標準,等等。教授上課采取組織專題討論的形式,每次圍繞一個專題展開,書和材料都是學生課下閱讀。一些偏理科的課程教材會少一些,但通常是每本都又厚又重,你背包里絕不愿意再放第二本。
學生拿到課程計劃后第一項任務就是去買教材。大學開學第一周,乃至第二三周的主題,基本上是圍繞教材展開的,校園里或計算機房到處是行色匆匆的找書人。
買教材這事兒不但老師不管,系里也不會組織團購,反而躲得遠遠的。你絕對看不到系樓道的墻邊上堆滿成捆書本的景象。
在美國,教材的買和賣是完全市場化的,學生可以有多種選擇,完全自己解決。系里和任課教師不介入、不過問。教學與經(jīng)營劃界清楚、涇渭分明,因此看不到壟斷、代辦和利益糾纏。即便教授自己的書選入教材了,也必須是到外邊書店去買。
三四本書或許不算多,但你不會只選一門課吧?一般全時(full-time)學生要求每個學期要選3門以上的課,勤奮一點的會選4~5門,再多就受不了了。非全時(part-time)在職學生選課會少一點,但要更長時間才能畢業(yè)。一學期3~4門課,加在一起就是十幾本到20來本書,都要學生自己準備。
第二是書賊貴!一般的教材都要30~40美元,20美元以下很少,40~50美元也常見。我買過最貴的一本是《教育統(tǒng)計學》,定價是150美元,折合人民幣是1300多元。國內(nèi)研究生3年的教材花銷也沒有這么多!
美國的教材貴,還真不是匯率原因,而是確實貴。美國人也覺得貴,更不要說靠獎學金生活的中國留學生了。一個學期準備十幾本書,買教材要花費掉600~700美元。
不過貴歸貴,一些教材真是好。判斷一本教材好壞很簡單,就是看它再版了幾次。那些受市場歡迎而一版再版的肯定是好教材。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美國高價教材充分體現(xiàn)了對知識產(chǎn)權和編創(chuàng)者的尊重,巨額的利益鼓勵著廣大教師們踴躍創(chuàng)作和編寫出更好的教材,不斷推陳出新,有利于學術繁榮。
第三是書難買。如果不在乎錢,大概書也不難買,但大家為了省錢,盡量把超高的教材預算降下來、把生活費節(jié)省出來,才會東奔西走地去淘便宜一點的教材。
在美國買教材有六大路徑,這個老留學生們個個門兒清。渠道之一是到校園的中心書店去買。因為都是新書,這里買書便捷但有點貴。
渠道之二是到私人書店去買舊書。舊書俗稱used book,即二手書。舊書按新舊程度標價不同,最低的只有原價1/3。所以每到開學季,私人書店門前都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渠道之三是去網(wǎng)上書店買。網(wǎng)上有比實體書店更便宜的價格,能淘到更加物美價廉的書。除了全美連鎖的知名大書商Amazon和 Barnes & Noble,網(wǎng)上還有大大小小許多家書店做新舊教材生意。網(wǎng)上購書的缺點是郵寄費要自己負擔,等待也要1~2周時間。最糟糕的是拿到手才發(fā)現(xiàn)書的狀況不像網(wǎng)上照片那么好。雖說可以退貨但又會耽誤更長的時間。
渠道之四是去學校圖書館借用。美國大學圖書館藏書豐富、服務功能完善,只要你能說出名字來就沒有找不到的書。學生憑卡免費借閱,不限數(shù)量,時限高達3個月。通過圖書館找教材,你要是下手足夠快、運氣足夠好,大概也可以“搶”到1~2本。缺點是不能在書上面勾畫和記錄,畢竟不是自己的,損壞了會被罰款。
渠道之五是從別人手里借來復印。大學的小鎮(zhèn)上有專門復印店,預定好到時間交錢取書,或者利用助教之便到系里復印機上自己印。不過聽說美國有版權法方面的規(guī)定:如果一次復印超過了全書的四分之一,就可能被起訴盜版。解決辦法是每次復印幾章,分幾次搞定。
渠道之六是從上一屆學生手里買。美國學生有上完課賣掉書的習慣,除非是特別喜歡的書會留下來。學期末校園里常會有一些賣舊書的跳蚤市場,更多的是把信息發(fā)到學生社區(qū)網(wǎng)站上。問題是新學期開始之前,因為不同教授上課選定的教材不一樣,大家一般都不知道課上會用哪些教材。多數(shù)情況下只能是賣回給那些收書的二手書店,繼續(xù)被它們剝削。
最常見的買教材方式是以上六種渠道的組合。每個學生都有獨到心得和秘籍,最佳路徑搭配是先跑去圖書館借,其次到網(wǎng)上找,或者到學校私人書店去買二手書,實在找不到再買新書,或者湊合使用復印本。
總之,尋購教材絕對是一件需要聰明才智、體力耐力外加一點運氣的辛苦活兒。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就是,你會發(fā)現(xiàn)課堂上每個人手中的教材版本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