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風(fēng)土人情


  馬來西亞風(fēng)俗禮儀

  (一)基本概況

馬來西亞風(fēng)土人情

  馬來西亞的正式國名為馬來西亞,位于東南亞南端,總面積有32.98萬平方公里,總?cè)丝诩s為3000多萬,其中馬來人占60%以上,馬來西亞籍華人和華僑則占25%左右。除此還有少量的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首都是吉隆坡,馬來語的本意是“泥濘的河口”。

馬來西亞風(fēng)土人情

  在馬來語里,“馬來”一詞帶有“黃金”之意。“馬來西亞”這一名稱,意即“黃金之國”。馬來西亞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全國總?cè)丝诘囊话胍陨隙夹欧钜了固m教。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是馬來語,英語和華語則是通用的語言。馬來西亞的國慶日是8月31日。1974年5月31日,馬來西亞與中國正式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guān)系。

馬來西亞風(fēng)土人情

  政府規(guī)定的全國性節(jié)日只有10個,其中除少數(shù)有固定日期外,其余的具體日期由政府在前一年統(tǒng)一公布。主要節(jié)日有:元旦、開齋節(jié)(穆斯林)、春節(jié)(華人)、哈芝節(jié)(穆斯林)、屠妖節(jié)(印度人)、“五一”節(jié)、圣誕節(jié)、衛(wèi)塞節(jié)、現(xiàn)任最高元首誕辰。8月31日為馬來西亞國慶,又稱獨立日

  社交風(fēng)俗禮儀總的特點是:

  馬來西亞“伊斯蘭”,定為國教重尊嚴(yán);

  生活習(xí)俗忌諱多,珍愛綠色很普遍;

  傳統(tǒng)禮節(jié)和禮儀,“真主保佑”為祝愿;

  待人熱情心忠厚,講求信義守時間;

  性格善良又純樸,民風(fēng)和睦萬代傳。

  (二)社交禮儀

  馬來西亞不同民族采用不同的見面禮節(jié)。馬來人的常規(guī)作法是向?qū)Ψ捷p輕點頭,以示尊重。馬來人傳統(tǒng)的見面禮節(jié),是所謂“摸手禮”。它的具體作法為:與他人相見時,一方將雙手首先伸向?qū)Ψ?,另一方則伸出自己的雙手,輕輕摸一下對方伸過來的雙手,隨后將自己的雙手收回胸前,稍舉一下,同時身體前彎呈鞠躬狀。即互相摩擦一下對方的手心,然后雙掌合十,摸一下心窩互致問候。

  馬來西亞人路遇相識的人,都要相互問候。一般是其中一人以阿拉伯語“真主保佑、一路平安!”向?qū)Ψ街乱猓硪环揭惨?ldquo;愿你一樣好!”來回敬對方。一般而言,男女可互相握手問好,然而,一些信奉回教的女性可能只會以點頭和微笑來代替握手,向新相識的男性表示友好。故男方應(yīng)等女方伸手出來才與她握手。而傳統(tǒng)的“Salam”問好方式亦已相等于握手禮,即雙手互相合掌但勿緊握;男性會伸出雙手輕觸朋友伸出的手,然后雙手指向自己胸口,即表示“我衷心歡迎您”,對方便應(yīng)以“Salam”式問好來回應(yīng)。

  馬來西亞的華人與印度人同外人見面時,則大多以握手作為見面禮節(jié)。馬來人通常只有自己的名字,而沒有固定的姓氏,兒子以父名為姓,父親則又姓祖父的名字,所以在稱呼他們時并不以他們的姓作為稱呼。馬來人的名字可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他們的名字,中間隔著"bin"或"binti",有時會省略。第二個部分是他們父親的名字。男士:中間就用"bin"(音為賓),而女士則用"binti"(音為賓迪)?;适页蓡T及與皇室有親戚關(guān)系的人的名字前加本基蘭(Pengiran),非皇室成員的達官顯要和有功人士被蘇丹賜佩欣(Pehin)、或達圖(Dato)等封號,他們的夫人被稱為達?。―atin)。當(dāng)面稱呼時,可簡單稱本基蘭、佩欣、達圖、達丁、阿旺、哈吉、哈賈等。

  在非正式的場合,對小輩較為親昵的稱呼為Adik或dik(音為阿碟或碟),意為弟弟或妹妹,名字則可省略。對年級較大的男士可稱為Pakcik(音為巴氣),意為伯父,女士為Makcik(音為媽氣),意為伯母。在日常場合,用Encik(音為:恩杰)加名稱呼男性,意為某某先生,用Cik(音為:杰)加名稱呼女性,意為某某女士。

  在較為正式的場合,用Tuan(端)加名,來尊稱男士,用Puan(布彎)加名,來尊稱女士。此外,對有人封號的人可直接尊稱其封號或封號加姓名。如Datuk(拿督)、Tan Sri(丹斯里)等

  他們年輕人見到老年人時,一般要相互緊握雙手,然后再雙手朝胸前作抱狀,身體朝前彎下(如鞠躬)。同一般熟悉的人相見,男子之間,一般要互相接觸一下右手,然后各自用右手捫胸示禮。馬來西亞婦女見到男子,施禮前要先用手巾蓋住手掌,再同男人的手掌相接觸,然后把手伸至胸前作抱狀,同時身體稍向前彎下鞠躬。這是馬來西亞女人對男人的一種傳統(tǒng)禮節(jié)方式。

  在指示地點、物品或他人時通常不可使用右手的食指,反而應(yīng)用右手的拇指且另外四指緊握,才是正確的指示方法。

  馬來人忌諱摸頭,認(rèn)為摸頭是對人的一種侵犯和侮辱。在馬來西亞與馬來人交往,要尊重他們的習(xí)俗,否則便會視作對他們不禮貌。同馬來人握手、打招呼或饋贈禮品,千萬不可用左手。無論是在農(nóng)村還是在城市,馬來人用餐習(xí)慣用右手抓飯進食,只是在西式的宴會上,馬來人才使用刀叉和匙的。吃飯時,客人要細(xì)心觀察主人的動作,依照主人的樣子做,避免做出主人忌諱的動作。馬來人用餐十分講究衛(wèi)生和禮節(jié),進餐前必須把手洗干凈。

  馬來人相互拜訪時,衣冠必須整齊。馬來西亞人是熱情、謙恭、大方、講究禮節(jié)的民族。在馬來人家中做客應(yīng)注意舉止得體,尊重長者。

  馬來西亞特別注重社交上的衣冠整潔。無論誰到他們的家中訪問,進內(nèi)廳前必須先將鞋脫掉,放在樓梯口或門口,然后方可進屋。因為馬來人的內(nèi)廳是供祈禱的地方。他們對來訪賓客十分熱情。去別人家作客,當(dāng)發(fā)現(xiàn)屋里還有其他客人,而自己又必須從他們面前經(jīng)過時,必須略低下頭,并說“對不起,請借光”,然后走到自己的位置上。

  馬來西亞人不要求客人送禮,如果向主人送一些日常食品如椰子、檳榔、香蕉、糕點、餅干、糖果之類,表示友好情誼,主人會高興地收下。坐在椅子上不能蹺起二郎腿,尤其是在老人面前更不應(yīng)如此,女子則應(yīng)并攏雙腳,表現(xiàn)得更加文雅。如果席地而坐,男子最好盤腿,女子則要跪坐,不得伸直腿。主人擺出飲料、點心招待客人,客人如果推辭,主人反而會不高興??腿艘邥r,應(yīng)向主人告辭,主人一般把客人送出門外。在黃昏時登門拜訪是不受歡迎的,因為這時穆斯林都要做禱告,晚上拜訪通常應(yīng)在8:30以后。

  (三)服飾禮儀

  長袖襯衣“巴迪”被稱為馬來西亞“國服”,多以蠟染的花布做成,多在正式交際場合穿用。在一般情況下,馬來族男子通常上穿“巴汝”,下身則圍以一大塊布,叫作“沙籠”。馬來族的女子,則一般要穿無領(lǐng)、長袖的連衣長裙,圍以頭巾。

  馬來人男女傳統(tǒng)禮服分別是:男士為無領(lǐng)上衣,下著長褲,腰圍短紗籠,頭戴“宋谷”無邊帽,腳穿皮鞋。女士禮服也為上衣和紗籠,衣寬如袍,頭披單色鮮艷紗巾。在馬來西亞除皇室成員外,一般不穿黃色衣飾。

  在社交場合,馬來西亞人可以穿著西裝或套裙。馬來西亞人的服飾偏好紅色、橙色和其他一些鮮艷的顏色。他們認(rèn)為黑色屬于消極之色,黃色也不適于作為服裝之色。受伊斯蘭教影響,馬來人對綠色十分喜愛。去馬來西亞人家里作客,進門前必須首先脫下鞋子,并且摘下墨鏡。

  (四)餐飲禮儀

  馬來西亞以伊斯蘭教為國教,飲食習(xí)俗禁酒,喜歡飲用椰子水、紅茶、咖啡,等等。馬來西亞的穆斯林不吃豬肉,不吃自死之物和血液。不使用一切豬制品。通常吃米飯,喜食牛肉,極愛吃咖喱牛肉飯,并且愛吃具有其民族風(fēng)味的“沙爹”烤肉串。他們認(rèn)為狗是一種會帶給人們厄運和瘟疫的動物,烏龜是一種象征著“情色”的不吉祥的動物,所以都不吃。馬來西亞的印度人不吃牛肉,但是可以吃羊肉、豬肉和家禽肉。

  馬來西亞人民的主要食物是飯米,但面類也相當(dāng)普遍。華人食物著名的有釀豆腐、蝦面、炒猓條、清湯粉、薄餅、海南雞飯、瓦煲雞飯、餛飩面、香港點心、肉骨茶、檳城辣沙等,種類繁多。馬來人的食物以辣為主,其中較出名的食物有椰漿飯、沙爹、馬來糕點、竹筒飯、黃姜飯等。印度人的食物也以辣為主味,最普遍的莫過于其拉茶及各類煎餅。其他印度食物還有查巴迪、打拜、多屑等。印度人的香蕉飯也是有名的。

  馬來人一般十分好客,他們認(rèn)為:客人在主人家里若不吃不喝,等于不尊敬主人。平常用餐時只用右手抓食食物,左手被視為“不潔之手”,禁用其取食食物或飲料。只有在十分正規(guī)的宴請中,馬來西亞人才以刀叉進餐。

  他們重視飯前洗手。一般他們都愿意用水沖洗,不愿用濕毛巾干擦。在馬來餐廳用餐時若看到餐桌上有一個大大的水壺時,別誤以為是裝著飲用水的茶壺,其實里面的水是用來洗手用的。另外,他們還喜歡在外貿(mào)桌上備有“水盂”,以供他們用餐過程中隨時浸涮手指。

  用餐時一般不坐在椅子上,而是把食物放在席子上,圍坐而食。男人盤腿而坐,女人則跪坐,身體稍向右偏。上了年紀(jì)的婦女可以像男人一樣盤腿而坐。伊斯蘭教信徒禁酒,招待客人一般不用酒,飲料多為熱茶、白開水或椰汁。馬來人還有咀嚼檳榔的習(xí)慣。有客人到訪,主人除了熱情招呼外,最先向賓客表示殷勤和誠意的禮節(jié)就是捧上檳榔盤,請客人共嚼檳榔。

  (五)習(xí)俗禁忌

  馬來西亞的習(xí)俗禁忌:
第一,伊斯蘭教的教規(guī)教義在馬來西亞具有法律效力,并為人民所嚴(yán)格遵守。
第二,馬來西亞馬來人不僅人口最多,政治影響最大,社會地位也最高,他們的語言與宗教亦分別成為國語與國教。馬來人的禮儀習(xí)俗在社會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

  馬來西亞人普遍喜愛綠色,并視綠色為吉祥之色。馬來西亞伊班族人崇拜犀鳥,并把其奉為神靈。他們相信有犀鳥的保佑,就會吉祥如意,就會有好收成。“扶桑花”是馬來西亞的國花。人們把其喻為熱愛祖國的烈火般的激情,也有人將其喻為革命的火種灑滿大地而燃起熊熊大火,使殖民主義者相繼后退。

  此外:其一,不要觸摸被其視為神圣不可侵犯的頭部與肩部。
其二,不要在其面前翹腿、露出腳底,或用腳去挪動物品。
其三,不要用一手握拳,去打另一只半握的手,這一動作在馬來西亞人來看是十分下流的。其四,與其交談時,不要將雙手貼在臀部上。其五,不要當(dāng)眾打哈欠。

  馬來西亞人的左手

  他們認(rèn)為左手是卑賤和不潔凈的,所以在同馬來人握手、打招呼、吃飯或饋贈禮品時,千萬不能用左手,否則會被認(rèn)為是對人極大的不尊敬。如果不得不用,一定要先向周圍的人道歉。

  馬來西亞人的喪事

  對死者,馬來人只哀痛在心,從不嚎啕大哭。親朋及相識者齊集喪家,為死者祈禱。若不在當(dāng)天出殯,吊喪者須輪流祈禱到天亮。出殯前,先由一名伊斯蘭教的長老為死者凈身,撒上檀木香,用白布包妥,然后將尸體放入靈架,蓋上棉毯,由四名教友抬往清真寺。

  若路遇其他出殯者,雙方止步祈禱,互表同情。否則,送殯親友有權(quán)上前問罪。如果小孩死亡,還須進行"夜禱",每夜由一名長老靜坐墳邊誦經(jīng),連續(xù)三五日,讓小靈魂超度。

  奇怪的銅鑼

  在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和沙巴,銅鑼除了作樂器外,還被當(dāng)?shù)厝嗣褚暈檎鋵?用途奇特。在坦布南一帶,男子娶親時,向女方贈送的聘禮中,銅鑼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已經(jīng)成了一種風(fēng)俗。到了結(jié)婚的日子,左鄰右舍的鄉(xiāng)親們自帶銅鑼前來賀喜。他們等候在新郎家的庭院里,新娘一跨進家門,便鑼聲四起,時急時緩,時強時弱,整個院子剎那間變得十分熱鬧。

  更為奇特的是,某家的親人去世,其親屬要在一兩個鐘頭后即尸體涼下來后鳴鑼,把噩耗傳出去,讓鄉(xiāng)親們都知道。鑼點通常是兩快一慢,連續(xù)敲擊幾小時,然后開始料理死者后事。按坦布南的風(fēng)俗,第二天,親屬把尸體慢慢放進一口大缸,并蓋上一面銅鑼,然后才葬入墓穴中去。

  在沙撈越,人們迎接貴賓的儀式別具一格。貴賓通過的路上,不是鋪著紅地毯,而是用許多大小差不多的銅鑼排成長長的一列,讓貴賓赤腳踏著一個個銅鑼走過。若是走得急些,用力大些,銅鑼便會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聲音,就像音樂家演奏樂曲一樣悅耳動聽。

  馬來西亞的檳榔葉與婚禮

  在馬來族的婚禮中,檳榔葉更是必備的禮品。人們在談?wù)摶榧拗?先有一個求婚的儀式:由男方的家人和親屬組成求婚隊伍,捧著一個由檳榔葉扎成的彩環(huán),到女方家去拜訪。如果女方有意締結(jié)良緣,就會收下彩環(huán)。否則,便把彩環(huán)推倒,暗示談不攏,男方代表便應(yīng)知趣告退。在求婚的第一步成功之后,雙方便要進行納彩、下聘,而每次互送的禮物中,必定要包括一個扎成王冠模樣的檳榔葉的供盤。

  下聘的當(dāng)天,未來的新郎要走在行列的前頭,手捧檳榔葉供盤,后面才是長長的送禮隊伍,分別拿著銀紙摺成的亭臺樓閣、各式鮮果禮盒、銀器、訂婚戒指等等聘禮。

  到了正式舉行婚禮時,檳榔葉盆子高高地放在一對新人面前,象征白頭偕老、永結(jié)同心。新人端坐矮臺上,接受賓客們的祝福。長輩們又會給新人一片檳榔葉嚼,據(jù)說這樣就能驅(qū)邪避兇,把妒忌他們的小人趕走。古老的馬來風(fēng)俗還把檳榔盅作為新娘貞潔的象征。洞房花燭之夜,新房門外掛有一個檳榔盅子。第二天早晨,人們要是看到盅子還在原地的話,便知道新郎認(rèn)為他的新娘是貞潔的。

  其他禁忌:

  1、馬來西亞人的數(shù)字禁忌:馬來西亞人忌諱的數(shù)字是“零”、“四”、“十三”。

  2、馬來西亞人的顏色禁忌:馬來西亞人忌用黃色,一般不單獨使用黑色。

  3、馬來西亞人的動物禁忌:馬來西亞人忌諱使用豬皮革制品,忌用漆筷(因漆筷制作過程中用了豬血)忌談及豬、狗的話題。

  4、馬來西亞人的服裝禁忌:在公共場合,馬來西亞人的衣著不得露出胳膊和腿部。不穿黃色衣服

  5、馬來西亞人的生活行為禁忌:馬來西亞人認(rèn)為左手是不干凈的,不能用左手為別人傳遞東西。在不得不用左手時,一定要說聲:“對不起。”;馬來人認(rèn)為以食指指人,是對人的一種污辱,所以切勿以食指指人;對年長者不能直接稱呼“你”,而應(yīng)稱呼“先生”、“夫人”或“女士”;馬來人不喜歡別人問自己的年齡,若問年紀(jì),會被視為不禮貌;頭被認(rèn)為是神圣的部位,在親近兒童時,不可觸摸他的頭部,否則會引起不快;對女士不可先伸出手要求握手;馬來西亞不禁止一夫多妻,所以不要閑談他人的家務(wù)事。

  馬來西亞語基礎(chǔ)詞匯:

  先生=Tuan(音為:端)+名,尊稱男士

  女士=Puan(音為:布灣)+名,尊稱女士

  謝謝=terima kasih(音為:特瑞麻嘎瑟)

  別客氣=sama-sama(音為:薩馬薩馬)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總?cè)丝诖蠹s有二千二百萬。其中馬來人約占50%,華人約占30%,約600余萬華人,是世界上除中國和新加坡以外華人人口占總?cè)丝诒壤罡叩膰?。印度人約占10%,以及其他少數(shù)民族如伊班人、卡達山人及混種人約占10%。馬來語、英語、華語(普通話廣東話客家話福建話)都相當(dāng)流行。

  華人約占馬來西亞總?cè)丝诘?0%,以廣東人、福建人居多,也有廣西人及海南人。大多數(shù)華人通曉馬來語、華語和英語三種語言。華人多聚居于城市,并以經(jīng)商者居多,而且華人在馬來西亞的商界、政界都享有一定的聲譽和地位。華人社會中有鄉(xiāng)會社團組織,也有各行業(yè)工會。馬來西亞華人工會(MCA)是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最大政黨

  中國的文化對新加坡影響很大,并且新加坡大部分是華人,可以說新加坡文化是中國的子文化。對馬來西亞文化的影響相對小些。

  馬來西亞是個以農(nóng)立國的民族,因此維持著許多原始信仰,特別是各民族濃厚的宗教色彩。其宗教融合了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其中以印度教影響尤為深遠。由于多民族的長期共同生活,形成一種多元的文化特色。

  馬來人信仰伊斯蘭教。由于馬來人在政治上勢力很大,伊斯蘭教也成為馬來西亞的國教,全國各地的主要清真寺無不雄偉壯麗。除伊斯蘭教以外,馬來人還保留著原始宗教,其代表性的儀式是稱作昆德利的共食儀式。這種共食儀式起著維持社會連帶關(guān)系的重要作用。可以說馬來人的社會組織是由伊斯蘭教規(guī)范和傳統(tǒng)習(xí)慣二者合一共同維系的。

  住在馬來西亞的華人的宗教是佛教和道教。有代表性的佛教寺院有吉隆坡的觀音寺、三寶洞、霹壢洞;馬六甲的青云寺;檳榔嶼的極樂寺、白云寺等。寺院規(guī)模多宏偉壯觀,大多成為名勝之地,充分反映了支撐馬來西亞經(jīng)濟的華人的社會力量。佛道混合是這些寺院的特征,一個寺院里往往同時供奉著福德正神、玉皇大帝和釋迦牟尼、觀音菩薩。

  住在馬來西亞的印度人多為印度南部的泰米爾族。其代表性的宗教當(dāng)然是印度教,這是印度人特有的宗教。印度教的特點是一無教祖,二無教會組織,三無至高無上的經(jīng)典,人們崇拜村鎮(zhèn)神、家族神和個人神三種神氏。印度教有許多外國人很難理解的地方,比如作為社會基本制度的種姓制度。印度教終極理想是達到梵我如一,而要達到這種至高的境界需要做瑜珈等種種苦行。供奉的神有維鳩奴神、濕婆神。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在這塊風(fēng)光綺麗、物產(chǎn)豐富的大地上,辛勤勞作,創(chuàng)造了繁榮興盛的社會,也創(chuàng)造了燦爛奪目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奇異獨特的風(fēng)土民情。

  馬來人的見面禮十分獨特。他們互相摩擦一下對方的手心,然后雙掌合十,摸一下心窩互致問候。

  馬來人忌諱摸頭,認(rèn)為摸頭是對人的一種侵犯和侮辱。在馬來西亞與馬來人交往,要尊重他們的習(xí)俗,否則便會視作對他們不禮貌。同馬來人握手、打招呼或饋贈禮品,千萬不可用左手。無論是在農(nóng)村還是在城市,馬來人用餐習(xí)慣用右手抓飯進食,只是在西式的宴會上,馬來人才使用刀叉和匙的。吃飯時,客人要細(xì)心觀察主人的動作,依照主人的樣子做,避免做出主人忌諱的動作。馬來人用餐十分講究衛(wèi)生和禮節(jié),進餐前必須把手洗干凈。

  馬來人相互拜訪時,衣冠必須整齊。馬來西亞人是熱情、謙恭、大方、講究禮節(jié)的民族。在馬來人家中作客應(yīng)注意舉止得體,尊重長者。

  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對外開放時,女士需穿長袍及戴頭巾。否則將被拒之門外。馬來人男女傳統(tǒng)禮服分別是;男士為無領(lǐng)上衣,下著長褲,腰圍短紗籠,頭戴“宋谷”無邊帽,腳穿皮鞋。

  女士禮服也為上衣和紗籠,衣寬如袍,頭披單色鮮艷紗巾。馬來人男女禮服和便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又寬又長,遮手蓋腳且色彩鮮艷,圖案別致,樣式美觀。目前打工族為了工作穿著方便,一般著輕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親訪友或在重大節(jié)日時,才著傳統(tǒng)服裝。在各種正式場合,男士著裝除民族服裝或西服外,可穿長袖巴迪衫。

  巴迪衫是一種蠟染花布做成的長袖上衣,質(zhì)地薄而涼爽,現(xiàn)已漸漸取代傳統(tǒng)的馬來禮服,成為馬來西亞“國服”。在馬來西亞除皇室成員外,一般不穿黃色衣飾。

  馬來人的見面禮

  他們彼此沖突一下對方的手心,然后雙掌合十,摸一下心窩互致問候。在馬來西亞,對女士不行先伸手需求握手,不行隨意用食指指人,這被以為是不禮貌的行動。

  馬來人忌諱摸頭,以為摸頭是對人的一種侵略和凌辱。除了教員和宗教人士之外,任何人不行隨意觸摸馬來人的背部。若是背部被人觸摸過,那將意味著惡運降臨。

  往來切忌用左手

  在馬來西亞與馬來人往來,要尊重他們的風(fēng)俗,不然便會被視刁難他們不禮貌。同馬來人握手、打招呼或饋贈禮品,千萬不行用左手,由于馬來人以為左手最臟,用左手和他們觸摸,是對

  他們不敬,猶如某種凌辱。在吉隆坡,全部公廁除了供給手紙之外,每個廁所必有一支自來水管,水籠頭上必套上一條膠管,那是專門供馬來人洗屁股用的??磥眈R來人大便后從不用手紙

  而用左手及自來水清潔。這即是他們以為左手最臟的緣由。

  不需求客人送禮

  馬來人待客人熱心,通常用糕點、茶、咖啡和冰水款待。客人有必要吃一點,以示秉承主人的熱心和好心。若是客人不吃也不喝,主人則以為是對他或她的不尊敬。馬來西亞人不需求客人送禮,若是向主人送一些平常食物如椰子、檳榔、香蕉、糕點、餅干、糖塊之類,表明友愛友情,主人會快樂地收下。

  用右手抓飯

  馬來人禁煙,不吃豬肉、死物或動物血液,平常喜愛喝咖啡、紅茶等飲料,也愛嚼檳榔。老百姓以大米為主食,喜愛吃帶辣的菜,尤其是咖喱牛肉。主食以米飯、糯米糕點、黃姜飯、榴蓮飯為主,還有用椰漿和糯米制成的"馬來棕"、"竹筒飯"等。他們的用餐風(fēng)俗也較共同。無論是在鄉(xiāng)村仍是在城市,馬來人用餐習(xí)慣用右手抓飯進食,只要在西式的宴會上或是在高檔飯館用餐時,馬來人才運用刀叉和匙。一些受西方影響的馬來人平常進食也有用刀叉和匙的。羊肉串、烤雞是聞名的風(fēng)味萊肴,當(dāng)?shù)胤Q之"沙爹",是請客客人必不行少的食物。吃飯時,客人要仔細(xì)調(diào)查主人的舉措,按照主人的姿態(tài)做,防止做出主人忌諱的舉措。

  馬來人用餐非??季啃l(wèi)生和禮節(jié)。進餐前有必要把手洗潔凈。在擺放的各種食物和菜肴之間,放著幾碗清水專供洗手用。即便事前把手洗潔凈了,在用手取食物前,仍要出于禮貌,把手放在水碗中蘸濕。

  往來需求衣冠規(guī)整

  馬來人彼此訪問時,衣冠有必要規(guī)整。若是是穿戴拖鞋,首要有必要脫掉,放在門口,由于馬來人的內(nèi)廳是供請求的當(dāng)?shù)亍?/p>

  通常來講,馬來人男女著裝不相同甚微。平常馬來男人穿戴長到足踝的布質(zhì)沙籠,稱為"卡因",上身穿的衣裳叫"巴汝"。巴汝沒有衣領(lǐng),廣大涼快,很適合在熱帶地區(qū)穿。逢年過節(jié)或

  訪問親朋,馬來男人總要上著巴汝,下穿長褲,腰部圍著一條沙籠,頭戴"宋谷"帽,腳穿皮鞋。傳統(tǒng)的馬來女裝包含上衣和沙籠。上衣"克巴亞"相同廣大如袍,身長過臀,沙籠也可長達足踝。這樣便可稱得上衣冠規(guī)整了。

  共同的婚俗

  馬來人的婚俗很有特征?;槎Y在女方家舉辦,繼續(xù)一周,包含男方帶聘禮到女方家接親、教長為新人念經(jīng)祝福、舉辦新人沐浴典禮和合婚典禮等,首要典禮均在晚上進行。七日后,新郎方可偕新婚老婆和陪嫁品回個人家里。

  迎親時,男方走一半路,女方走一半路;男方要裝扮得像高官顯要,打著雨傘高快樂興去迎候新娘;女方則要顯出哀痛的姿態(tài),由于要遠離親朋,故而心境欠好。

  舉辦婚禮時,新郎和新娘再次裝扮一新,安坐大堂正中,承受來客的恭喜和紅包。客人恭喜時不是碰杯喝酒,而是鞠躬致意,向新人身上撒上五谷,還要將青草或茶葉煮泡的、標(biāo)志身體健康的汁液噴灑在他們身上,祝福他們五谷豐登、早生貴子、白頭偕老。在這個過程中新郎和新娘既不能吃也不能喝,只能聚精會神地承受客我們的恭喜。參與婚禮的人,除了新婚夫婦的親朋好友之外,過路的人都可以進入恭喜?;槎Y典禮結(jié)束時,新郎和新娘回送親朋一枝鮮花,花中扎著一個雞蛋,表明花好月圓。

  馬來西亞一些少數(shù)民族中自古以來盛行婚事從簡的風(fēng)氣,薩曼族即是這樣。這個民族的男人想成家,有必要具有擔(dān)負(fù)一家人日子的才能,靠個人砍木建房、預(yù)備家具、增加必需的平常日子用品,有健旺的身體。這個民族的女子婚嫁的條件是要到達年紀(jì)需求,首要是看胸部的巨細(xì),能否已來例假及其他生理改變來判別姑娘能否發(fā)育老練。薩曼族的婚禮儉樸、火熱,繼續(xù)一天時刻,新郎、新娘的婚禮衣同一色彩、同一布料。新郎的頭飾是用新鮮的樹葉織造而成的帽子,新娘身上裝潢著用新布搓成的布條。在司儀的掌管下,新郎、新娘向老一輩和親朋們鞠躬稱謝,并彼此鞠躬稱謝,以表明夫妻恩愛。

  別的,伊班族員的婚禮也很格外。訂親的時分,男方先向女方的家園送去糕點、白酒,給女方的街坊也送上一小包糕點。訂親后不久,即可在屋長的掌管下完婚。舉辦婚禮的時分,新郎、新娘雙雙同坐在一面大銅鑼上,屋長則手持大公雞在他們頭上搖動幾下,為他們驅(qū)邪,也為他們祝福。

  重生命的"上布搖籃"典禮

  馬來人生小孩有許多忌諱。孕婦不得打謾罵,對家畜要痛惜,表現(xiàn)出對生物的仁愛。嬰兒出世后,爸爸不能理發(fā)、屠宰家畜、損傷動物,也不能坐門檻。嬰兒生下,助產(chǎn)婦要舉辦"葉涎"典禮,把涎液吐在嬰兒臉上,在產(chǎn)房墻壁上涂些檳榔汁,用木炭熏煙,驅(qū)除惡魔,然后用一枚金戒指為嬰兒啟唇,掏出口中穢物,再把嬰兒抱到盆里或河濱沐浴。第三天,請客親朋。滿月后盛宴道賀。

  當(dāng)一個重生的小孩"呱呱"落地之后,滿懷高興的爸爸媽媽及家里人便要著手為他(或她)預(yù)備盛大的"上布搖籃"典禮。這種典禮通常要在嬰兒出世后的第44天到100天之間舉辦,意圖一是為了慶祝重生命的誕生,二是約請親朋好友到家里來相聚,借此機會親近彼此間的聯(lián)系。

  民間常用的布搖籃,以上下三層布疊綴面貌一新民。每層布的標(biāo)準(zhǔn)巨細(xì)相同,但布料不相同。最下一層用的是厚而健壯的通常布,其色彩不甚考究;第二層用的是東南亞非常盛行的印有美麗斑紋的"沙龍"布;而最上一層則是用質(zhì)地柔軟的上等綢布。

  布搖籃通常懸掛在房間的正中間,兩端用粗繩固定在天花板上。繩子上裝潢著五顏六色的彩條和制造精巧的花鳥剪紙。

  上布搖籃典禮通常由本地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來掌管。典禮開端之前,先在房間里傾瀉香水,點上香。等香氣充溢整個房間時,掌管人便走上前去,面對著媽媽懷中的嬰兒作禱告,請求全能的真主賜福、保佑孩子。然后,媽媽把孩子抱到搖籃中去。這時,上布搖籃典禮正式開端。只見一位婦女一邊有節(jié)奏地?fù)u擺搖籃一邊哼起"法蒂瑪"催眠曲,隨后世人跟著哼起來。接著,團體再唱一支"瑪爾哈班"祝福曲。這時,搖籃中的嬰兒由媽媽雙手抱起,先是讓自家的老一輩,后是讓我們輪番傳看。我們邊看邊道祝福語或說些贊揚孩子的話。此刻,孩子媽媽的臉上露出了美好的淺笑。

  緊接著,掌管人宣告為孩子行剪發(fā)典禮。那即是從孩子頭上剪下一撮頭發(fā),放進一個已被翻開的鮮椰子里,祝福孩子像椰子樹相同茁壯成長,將來有所作為。把孩子再次放進布搖籃里之后,主人便以豐厚的宴席熱心款待賓客們。我們一邊吃著甘旨佳希,一邊向孩子的爸爸媽媽道喜,氣氛非?;馃帷W罱K,家里人取來一把雨傘撐開,放在搖籃上。聽說這是為了保護孩子,使之免遭全部人世的可憐。

  對死者不許聲淚俱下

  對死者,馬來人只哀痛在心,從不聲淚俱下。親朋及相識者齊集喪家,為死者請求。若不在當(dāng)天出殯,吊祭者須輪番請求到天亮。出殯前,先由一名伊斯蘭教的長老為死者凈身,撒上檀木香,用白布包妥,然后將尸身放入靈架,蓋上棉毯,由四名教友抬往清真寺。若路遇其他出殯者,兩邊停步請求,互表同情。不然,送殯親朋有權(quán)上前問罪。若是小孩逝世,還須進行"夜禱",每夜由一名長老默坐墳邊誦經(jīng),接連三五日,讓小魂靈超度。

  馬來人的習(xí)俗與我國相異處甚多,所以必須加以留意,以免無意中犯了禁忌,造成失禮,或引起誤會與無謂的紛爭。在馬來人家中作客應(yīng)注意舉止,尊重長者。伊斯蘭教是馬來西亞的國教,馬來西亞人認(rèn)為左手是不潔的,故游客勿以左手觸摸物體,而且不可對女士先伸手要求握手,更不可觸摸他人頭部。

  注意事項

  一、如果雙方都是穆斯林,賓主要用伊斯蘭教特定的問候語打招呼。

  二、進門時,除非得到主人的許可,客人必須把鞋脫在門口或樓梯口,方可進屋。

  三、進屋后,賓主雙方要互相問候和握手,握手時雙手僅僅觸摸一下,然后把手放到額前,以表示誠心。和當(dāng)?shù)厝宋帐帧⒛檬澄飼r要用右手,他們認(rèn)為左手是不潔凈的。

  四、當(dāng)發(fā)現(xiàn)屋里還有其他客人,而自己又必須從他們面前經(jīng)過時,必須略低下頭,并說:“對不起,請借光”,爾后走到自己的位置上。

  五、坐在椅子上不能翹起二郎腿,尤其是在老人面前更不應(yīng)如此,女子則應(yīng)并攏雙腳,表現(xiàn)得更加文雅。如果席地而坐,男子最好盤腿,女子則要跪坐,不得伸直腿。

  六、主人擺出飲料、點心招待客人,客人如果推辭,主人反而會不高興。

  七、客人要走時,應(yīng)向主人告辭,主人一般把客人送出門外。

  八、在黃昏時登門拜訪是不受歡迎的,因為這時穆斯林都要做禱告,晚上拜訪通常應(yīng)在八點半以后。

  九、不要隨意摸別人的頭,也不要用食指指人。

  十、進入寺廟必須拖鞋,不要將手臂、腿等露在外面,要穿長褲、長裙等比較整齊的服裝,女性的服飾不可過于暴露。

男女比例

中新社吉隆坡7月20日電 一項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馬來西亞目前男女大學(xué)生性別比率為35比65,男女比例嚴(yán)重失調(diào)。 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馬來西亞高等教育部及教育部將攜手合作,設(shè)法矯正這一現(xiàn)象。 高教部和教育部20日指出,政府將在中學(xué)重點推介大學(xué) 所設(shè)立的技職及工藝等課程,吸引更多男生進入大學(xué)。 高教部長卡立諾丁接受采訪時說,必須從中學(xué)這一源頭著手,解決男女比例失調(diào)的問題。 此間教育界人士分析說,許多男生認(rèn)為,擁有大學(xué)文憑并不證明一個人成功,進入大學(xué)也不是人生的唯一 選擇。因而他們希望通過其他途徑得到社會認(rèn)可,比如經(jīng)商或進入以技術(shù)為基礎(chǔ)的行業(yè)尋求發(fā)展。泰萊大學(xué)教育系馬拉奇博士認(rèn)為,這是男女大學(xué)生比例失調(diào)的主要原因。 馬來西亞全國年齡介于20歲至34歲的人口中,男女比率為114比100。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馬來西亞風(fēng)土人情的全部內(nèi)容,更多馬來西亞風(fēng)俗習(xí)慣 馬來西亞男女人口比例 馬來西亞的風(fēng)俗相關(guān)知識請持續(xù)關(guān)注學(xué)校百科網(wǎng)!

網(wǎng)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jǐn)?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zhuǎn)載注明出處:http://www.tengyi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