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陸學生將香港作為首選的留學地方,那你們清楚香港高校的教學體制是怎樣的嗎,香港的大學生都會受到哪些訓練呢?

學校百科網(wǎng)【藝術留學網(wǎng) https://www.zhixiao1.cn/liuxue/】小編為大家?guī)硐愀哿魧W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考評機制,比內(nèi)地的學分機制更靈活
我們知道,內(nèi)地高校對學生課業(yè)成績的考核,是基于學分的。而在香港高校,雖然也是學分制,但比起內(nèi)地的來則要靈活許多。通識教育,這是香港高校的教育中比較注重的理念,這便決定了香港高校對學生的課程考核不會太死板,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進行選擇安排。
而且,即使是必修課,其大部分也可以由學生根據(jù)個人情況,選擇上哪些課以及在哪個學期上。這樣,學生不會把全部的學分放在主修方面。比如,如果是按照3年制來算,中大學生要修滿99個學分,其中基礎課和必修課最多不超過70多學分,剩下的學分都用于其他的選修課程。
課程不多,但學生壓力大
內(nèi)地高校的學生有多瀟灑,相信大家都十分清楚。除非是自己特別努力的那種學生,其余的學生普遍都是輕輕松松,毫無課業(yè)壓力可言。而香港高校的課程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由于學校十分注重考核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因此每名學生的工作量非常之大,尤其是理科生。
學術資源豐富
香港高校里的許多教師,都是從全世界公開招聘,95%的教師擁有國外名校學歷??上攵恳幻麖膰H名校歸來的老師,都會有他的國際聯(lián)系網(wǎng)絡,從而也就使得學校能夠跟世界各地的知名大學,有較為密切的聯(lián)系。這樣,香港高校的許多課程與教學管理,也會多少有點國際性背景。
顯然,這些師資力量帶來的一種“隱形資源”是不可忽視的。此外,香港高校的書資料系統(tǒng)非常全面,尤其是國際領域的最新成果,可以隨時檢索,香港高校對學生和老師的教學需求也是十分支持。
校園生活 獨特的“Hall文化”
社團文化永遠都是高校學生生活的一個重要元素。而香港高校在這一方面,則還要加一個更字。比如,香港高校十分流行的“Hall文化”。
Hall,指的是學生居住的宿舍樓,學生會以它為單位組成社團。Hall中的事務都是由學生自主解決的,每個樓層都會有樓長、副樓長,負責學生生活的管理。譬如規(guī)定晚上12點開樓會,如果你不來,樓長會點名批評,還會找你談話。如果幾次不參加Hall里的活動,就會漸漸難以融入他們的生活,甚至被趕出Hall。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喜歡這樣的氛圍。事實上也是如此,有些學生寧愿每天趕很遠的路在校外住,也不愿住在Hall。尤其是一些內(nèi)地學生,由于對這種氛圍感到陌生,不適應,便會有排斥感。
開放與自由的態(tài)度特別強
學生抗議,發(fā)表意見,罵學校……許多類似的事情,在內(nèi)地是很難見到的。但在香港,這確是司空見慣的事情。香港高校里面的這種平等對話空間,對很多內(nèi)地學生來講,或許還特別陌生,但香港學生卻覺得很正常。
或許,這便是香港學生從小接受公民與民主教育的體現(xiàn)。顯然,這樣的校園文化有助于學生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與民主思維的養(yǎng)成。內(nèi)地學生去到香港高校,好好感受體驗一些,當然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香港留學介紹的全部內(nèi)容,更多香港留學 香港高校的教學體制 香港留學申請相關知識請持續(xù)關注學校百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