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博士留學」讀博期間發(fā)表17篇SCI,上海交大直博生分享科研經(jīng)驗!


  吳天昊,上海交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6級直博生,師從韓禮元教授,致力于高效穩(wěn)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發(fā),博士期間共發(fā)表SCI論文1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dv.Mater.,Adv.Energy Mater.,J.Mater.Chem.A等高水平期刊上發(fā)表論文6篇(3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論文總影響因子超過300。

「馬來西亞博士留學」讀博期間發(fā)表17篇SCI,上海交大直博生分享科研經(jīng)驗!

  多次在極具影響力的會議上獲最佳海報獎(如Cell Press能源材料論壇)。曾獲得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金屬基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特等獎學金,并入選日本國立物質材料研究機構(NIMS)海外交換生資助計劃。

「馬來西亞博士留學」讀博期間發(fā)表17篇SCI,上海交大直博生分享科研經(jīng)驗!


「馬來西亞博士留學」讀博期間發(fā)表17篇SCI,上海交大直博生分享科研經(jīng)驗!

  1月11日記者采訪了學術之星吳天昊,采訪過程中,他談的最多的還是自己所熱愛的科研。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2016年,結束在交大的本科生學習生活,吳天昊作為直博生獲得了在本校繼續(xù)深造的機會。本科期間優(yōu)秀的學習經(jīng)歷使吳天昊在初入師門時備受重視,但他坦言,讀博一開始并不順利,用他的話來說即“遇到的情況可能比同齡人‘嚴重’多了”,甚至收到了勸退的建議。這對于科研的新人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

  讀博對于吳天昊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需要摸索新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起初,他幾乎每天都待在實驗室里,從早上八點開始到晚上十二點結束,漫長又重復的生活方式持續(xù)了大概一年半。但大量時間成本的投入并沒有獲得相應的回報,實驗結果頻頻出錯,數(shù)據(jù)難以量化呈現(xiàn),三、四個待完成的課題接連打了水漂,一再的自我懷疑使他差點放棄了學術道路。

  我們似乎很難想象,面前這位如此熱愛科研且具有一定學術成就的吳天昊也曾經(jīng)這么迷茫過。消沉過后即是再次出發(fā),此刻他的臉上重新綻放出自信的微笑。他告訴我們,激勵他重歸學術道路并堅定下去的是課題組的師兄師姐們,包括第四屆“學術之星”王言博。

  王言博曾說過“我不是天才,但我想在努力方面做個天才”,他相信或許自己也能在努力和堅持中得到新的答案。此外,導師曾對他說過“不要用身體上的勤奮去掩蓋思想上的懶惰”,這句話讓他受益匪淺,漸漸明白了韓老師當初“勸退”他的良苦用心。

  與此同時,他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入門之路,并把這作為給初入科研的學弟學妹們的一個忠實建議。吳天昊在韓老師的指導下,轉向有機染料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研究。這是一個新穎性極強的課題,它結合了課題組的優(yōu)勢所在——以往對于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究的大量經(jīng)驗。

  他通過理論計算與實驗數(shù)據(jù)相結合,把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的理論融入到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并大幅提升了其光電性能,事半功倍地完成了這一課題。這也是他想告訴其他學弟學妹的經(jīng)驗之一:充分發(fā)掘自己的興趣點,將其與課題組的優(yōu)勢相結合,在經(jīng)驗之上取得自己的科研成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當初為了發(fā)表一篇論文,吳天昊花費了不少心血,但總是吃閉門羹,但當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入門之路后,他的學術道路逐漸走上正軌。當他發(fā)表了第一篇論文時,感受到了他人的肯定。論文作為科研成果的體現(xiàn),他在此也下了不少功夫,也積累了不少經(jīng)驗。

  吳天昊把寫文章比喻為講有趣的故事給別人聽,怎么講好有趣的故事,前期磨合特別重要。于他自己而言,寫出好的文章在于要做好的口頭報告,將口頭報告以邏輯性強、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示出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在論文寫作之前,可以在同門之中做報告,以聽者的反應論優(yōu)劣,即如果聽者毫無反應就說明文章存在較多問題,如果能夠引發(fā)大家的討論與思考則說明這是能夠繼續(xù)深入的文章。

  吳天昊曾于2017年和2019年兩次赴日本國立物質材料研究機構學習,第一次是學習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制備技術,第二次是參與日本博士后關于無鉛鈣鈦礦電池的重大課題研究。

  在日本這一社會信任度極高的國家,他體會到了日本人天生的嚴謹態(tài)度。日本導師對科研的專心致志,精細的實驗操作過程以及對科研數(shù)據(jù)的敏感度都充分影響了他的科研習慣。

  作為直博生,吳天昊選擇做一名助教來豐富自己的讀博生涯,他也從中收獲良多。他曾連續(xù)三年擔任楊旭東教授的課程助教,帶著本科學弟學妹們一起學習《工程學導論》,在他看來這是一門特別有趣的課程,學生們一起進入實驗室完成屬于自己的DIY小發(fā)明,也許他們會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科研的樂趣和成就感。

  之后在學期結束前,組織課堂報告,介紹自己的小發(fā)明,討論它是否對人們的生活存在幫助,考察能否進入市場被大眾所接受。同時,助教的工作鍛煉了他的時間管理能力、溝通能力和說服別人的能力。除此之外,輔助任課老師批改作業(yè)、推動實踐課程的開展等等,這些都是相當有用的經(jīng)驗,這也為他選擇成為一名大學教師奠定了基礎。

  “旅行得心朋,在客如家鄉(xiāng)”

  科研之余,吳天昊最喜歡的是去各地旅游和攝影,這也是他的放松方式。在國內,他走遍了南京、廈門、重慶等城市,在旅途中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在日本,他逛遍了大阪、東京、北海道等都府,感受異國風土人情。

  旅行中的吳天昊能夠感受到身心的放松,酷愛攝影的他暫時遠離千篇一律的生活,看山看水,吃飯喝茶,記錄生活。他的電腦里總有一個地方屬于旅游攝影的照片存檔,閑暇時翻翻相冊,或許就能回憶起當時遇見的人、事、物以及當時的心情。

  吳天昊特別提到,在日本研究所交換期間的生活比較枯燥乏味,少不了和王師兄一起去KTV唱歌的解壓方式,這也算是平淡生活中的一些樂事。同時,他也正是受到王師兄的影響,參與了上海交通大學學術之星活動。

  傅雷曾經(jīng)說過:“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打擊”。

  吳天昊學長最后笑著對我們說道:“其實,回頭看那些自己曾經(jīng)克服的困難,現(xiàn)在應該也會笑著對當時的自己說一聲‘謝謝’?!?/p>

以上就是學校百科網(wǎng)的小編對「馬來西亞博士留學」讀博期間發(fā)表17篇SCI,上海交大直博生分享科研經(jīng)驗!以及它的詳細介紹與分析,相信大家看完之后都已經(jīng)對這方面有了更詳細的認識與了解。

網(wǎng)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tengyi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