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學是很多國內(nèi)學生的選擇,去日本留學要明白申請的過程,那么日本大學院申請流程是什么呢?接下來就由出國留學網(wǎng)的小編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一、日本大學院申請流程

1、在自己喜歡的學校主頁查看??辞宄竺刂寥掌?,看清楚院試要求,看清楚是否收研究生還有研究生是否要考試或面試。(大阪大學的文學院和東京大學的某些學院的研究生是要考試的)。

2、找到自己喜歡的教授的mail地址。
3、寫自我介紹,把自己的基本情況寫清楚,還有寫你為什么想學這個專業(yè),為什么想跟這個教授,你想研究的課題是什么(這個很重要!),想申請什么時候的研究生之類……這階段可能很難熬,很多教授不回信,也會收到很多拒信)。
4,教授回信,跟你幾個回合來回溝通。有意向要收你。一般這階段,教授都要看你的研究計劃,研究計劃就是你的研究課題的大綱,跟你的畢業(yè)論文的大綱差不多,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內(nèi)容、研究方法等。
5、教授要收你了,給你內(nèi)諾(就是口頭承諾)。
這里有個風險就是,如果你太晚申請了,教授接收研究生的名額滿了,你就沒法進了。但是,你申請早了,雖然早早的拿到教授的內(nèi)諾,你松了一口氣了,但是,這段時間里,也給了教授變卦的機會和時間。這種情況不多,但是也是有的。
6、出愿時間到了,教授給你出愿表。把資料(成績單、畢業(yè)證明、履歷書、存款證明之類的)郵寄過去。
7、書類審查合格,開始辦在留。一般是學校那邊幫你辦的,但是你需要填申請表格,還有貼照片。(如果在日本有熟人,就可以叫他幫你印照片和填寫表格,就可以省下一次國際快遞郵費了)。
8、在留資格下來,辦簽證,準備行李。
9、簽證下來,買機票。
10、飛日本。
二、日本名校大學院申請條件
國內(nèi)名校畢業(yè)
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因為如果申請人的畢業(yè)院校是國內(nèi)的一流如 211 , 985 院校,導師則會刮目相看,申請成功率自然高人一籌。并非二本三本的學生就不能申好學校,而是名校的學生更有優(yōu)勢。
合理的專業(yè)請求
去日本讀什么專業(yè),這也是個大問題,在國內(nèi)有很好的專業(yè),到日本后繼續(xù)攻讀的當然是最好,但是有些學生想要換一個專業(yè),有些學生讀語言的 ( 如英語,日語 ) 在日本不想接著讀語言了。對于這樣的學生,就最好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應(yīng)該理智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yè)。
英語成績
日本的一些著名學府,像東京大學,京都大學,都是對英語有一定要求,有英語成績的學生就會有很大的優(yōu)勢,是進超一流名校的敲門磚。還有一些專業(yè),比如:商科,計算機等對英語的要求也會比較高。沒有英語不是不行,但有了英語是一定會讓你如虎添翼的,進入日本名校的可能性就會大很多了哦。
優(yōu)秀文書的寫作
文書材料主要是包括履歷書,推薦信,研究計劃書,這都是有比較大的學問,日本申請采取導師制,因此導師的意向直接導決定了你的錄取結(jié)果、所以學生們一定要想辦法讓自己的文書脫穎而出打動導師。
三、日本大學院申請優(yōu)勢
日本大學院一般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修士(碩士),兩年可以發(fā)表結(jié)業(yè)論文;第二種是博士,三年可以發(fā)表結(jié)業(yè)論文;(以上兩種一般都要具備國內(nèi)正規(guī)院校畢業(yè),而且有畢業(yè)證和學位證就有資格報考,一般不需要申請)
第三種就是大學院的研究生,其實研究生就是我們所說的旁聽生,一般需要申請而且有些好的日本大學院也要參加考試和面試的。
日本國公立大學院學費都是一樣的,約53萬日元/年。私立的一般是日本國公立的2到3倍。有的私立文科會便宜些,約在90萬日元/年左右。一般來說,考大學院很難換專業(yè),但不是不能。比如你學日語出身,想考經(jīng)濟,那么只要經(jīng)濟類的考試通過即可。
如果你能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院,可能你沒有太多時間打工去掙錢,因為你每周都有答辯和發(fā)表,還要寫論文。如果是一所一般的日本大學院,可以積累工作經(jīng)驗,而且還可以鍛煉你的日語水平,這樣即使最后回國了,也有了一份好的特長。
日本大學院的一些優(yōu)勢就是:日本國公立名牌大學碩士學歷含金量極高,世界公認;
100所日本國公立大學及其特色優(yōu)勢專業(yè)可供申請;進入日本國公立大學院碩士課程后,可以減免學費甚至全免學費;進入大學院可以享受免費學習日語及金牌導師專業(yè)指導;合法勤工儉學,可以掙到高于國內(nèi)幾倍的工資;畢業(yè)可由導師推薦進入日企工作,獲取工作簽證;
高學歷項目,無須資金擔保;留學費用極低,約10萬元即可成就日本留學夢想。
以上就是學校百科網(wǎng)的小編對日本大學院申請流程2022年以及日本大學院申請流程2022年的詳細介紹與分解,相信大家看完之后都已經(jīng)對這方面有了更詳細的認識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