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分流?


近年來,隨著家長受教育程度和經(jīng)濟收入的提高,留學的意識日益增長。

中考分流?

諸多高中和本科出去留學的學生家長本身也是高知甚至是海歸,對孩子的教育極其重視,從小就讓其接觸國際教育和為其進行國際教育規(guī)劃。在疫情逐漸常態(tài)化的今天,這些家長更傾向?qū)⒑⒆铀腿庾x高中,讓孩子提前熟悉海外的教育理念和學習方法,建立良好的社交圈,并為進入更為優(yōu)質(zhì)的海外大學做好準備。

中考分流?

  Part.1 系赴美留學數(shù)據(jù)

中考分流?

2020年-2021年在美留學的國際生比例

美國Open Door數(shù)據(jù)中心的圖標顯示,中國留學生在美國高校中的比例依然是名列前茅的。

在全國教育大變革的背景下,中考分流時代的來臨,使更多家長選擇將孩子送到國外留學。

自雙減政策和2021年3月起,教育部發(fā)布的《關(guān)于做好2021年中等職業(yè)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表明職業(yè)高中的比例將提高,意味著近一半畢業(yè)生將無法進入普通高中。今年北京中考報名人數(shù)為7.8萬人,而北京高考報名人數(shù)只有5.1萬人,起碼30%的學生進入了職業(yè)高中。接下來,伴隨中考分流的推進,或?qū)⒂懈嗟貐^(qū)提高普高錄取要求。

  Part.2 美國高中的優(yōu)勢

盡管技能人才稀缺的背景下,職業(yè)教育被大力提倡,但不可回避的是,當前國內(nèi)職教在教學供給上仍存在明顯不足,職校畢業(yè)生在求職時遭遇歧視也是普遍現(xiàn)象。因此,職教困境尚未有明顯改善之前,或許會有更多家長將出國留學列為孩子中考后的出路之一。同時,對于規(guī)劃申請美國大學的學生或希望接受更優(yōu)質(zhì)教育的學生而言,進入美國高中是一個有價值的選擇。

美國高中按照資金來源可以劃分為兩大主體私立高中和公立高中:國際學生去公立高中以交換方式入讀,為期1年,給予F1或J1簽證,住在寄宿家庭;私立高中的類型有住宿制或走讀制,混校&男校&女校,普通&軍事化、宗教VS非宗教等。由于時限的原因,公立高中一般不是中國留學生申請的重點,主要以私立高中為主。

下面給大家總結(jié)一些美國高中的優(yōu)勢:

1. 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化視野,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判斷力。

2. 進入美國名牌大學幾率更高,被常春藤高校錄取可能性更大。

3. 美國高中課程多樣化,有適合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的課程,如常規(guī)課程、榮譽課程及AP課程(大學預科課程)。

4. 美國高中的教育理念更貼近于美國的大學教育理念,孩子們廣泛接觸各類課程與活動在實際參與中最終選擇感興趣的,擅長的領(lǐng)域。

5. 美國高中的教育方法主要以討論和研究為主,以學生為中心,實踐中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自我認知、領(lǐng)導力和責任感。

  Part.3 中考后申請美國高中的時間軸

一共有2條路線。

如果申請23年1月入學:

2022年7月:完成中考

2022年8月:備考語言

2022年9月:申請&面試

2022年10月:確認入讀學校

2022年11月:簽證

2022年12月:行前準備

2023年1月:啟程&入學

如果申請23年9月入學:

2022年7月:完成中考&申請規(guī)劃;進行第三方面試培訓(維立克)

2022年8月-9月:備考語言和標化考試;進行第三方面試(維立克);準備學校面試

2022年10月-11月:擇校&確認申請學校;標化考試刷分;進行第三方面試(維立克);準備學校面試

2022年11月-2023年1月:essay準備&遞交院校申請;進行學校面試(終面)

2023年2月-3月:;等待錄取;進行背景提升或能力提升

*2023年3月10日:放榜日,通知單發(fā)放

2023年4月-5月:確認入讀

*2023年4月10日:確認入讀并支付押金

2023年5月-6月:等待補錄&繳學費

*2023年6月1日:繳學費

2023年6月-7月:體檢、簽證及行前準備

2023年8月-9月:啟程&入學

注:以上只是申請流程的簡化版,按照每個人的實際情況,整體時間軸會有偏差。

綜上所述,對于升入高中難度較大、不想上高職、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好且未來計劃繼續(xù)深造的家庭而言,更好的路顯然是走國際化方向,終身學習、開拓全球視野、培養(yǎng)獨立人格、承擔社會責任!

網(wǎng)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zhuǎn)載注明出處:http://www.tengyi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