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本科申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和家長對美國本科申請存在著一些誤區(qū),所以小編整理了這篇文章,幫助大家了解自己思維的誤區(qū),更加順利的度過申請季。
誤區(qū)一:對能用于申請的 TOEFL 和 SAT 誤解考試時間
學校申請的截止日期并不是最后的考TOEFL和SAT時間。比如2022年9月申請正常錄取 (Regular Decision)大多數(shù)學校的申請截止日期是2022年1月1日,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必須在1月1日完成最后一次刷分。
實際上,申請人要做的是在學校申請的截止日期前把除 TOEFL 成績以外的其他材料全部寄出;TOEFL 分數(shù)可以稍后寄到學校,但必須在學校評審你的申請材料之前寄到。
誤區(qū)二:對 GPA( 學校平均分),TOEFL 和 SAT 誤解考試成績
第1類誤解是受國內教育體制的誤導,認為上美國高校的話自己的學習成績一定要是頂好的。美國大學的錄取,尤其是本科生的錄取,是一個綜合實力的競爭。即使在高中排名100 多名或中等的學生也可以被TOP院校錄取。
第二類誤解是對TOEFL 分數(shù)誤解。一些申請者認為 TOEFL 必須達到105分以上才能被大學錄取,獲得獎學金必須達到110分以上。這也不準確。哈佛、麻省理工學院和耶魯大學的一些中國學生 TOEFL分數(shù)剛剛過了 100分。的確,一些學校向申請者提出 TOFEL 分數(shù)要求,但這些美國大學的錄取政策實際上非常靈活,優(yōu)秀學生可以不受某些錄取要求的限制,甚至沒有 TOEFL分數(shù)也可以錄取。
第三類是對SAT 的誤解。
現(xiàn)在很多大學實行考試可選政策,但是學生可以自行選擇是否提交,但實際上,很多學校對這項成績依然給與了一定的重視。但并非沒有這項考試成就不能申請,根據自身需求即可。
誤區(qū)三:申請定位的不合理
有一類申請者對排名有一種盲目依賴和崇拜,非要申請前10 或者前30、50的學校,而完全不顧自己的綜合實力的強弱。美國的大學本科教育是一種通識和素質教育,因此不同學校的教學質量并不存象象排名顯示的那樣一種差距。
在美國3000多所大學中,前 100 都是非常好的學校,前300 的學校都是不錯的學校,不同申請者要根據自己的綜合實力合理選校,爭取能夠去到好的學校。
還有一類申請者,一開始就鉆進了牛角尖,有嚴重的TOP大學情節(jié),如哈佛情節(jié)或常春藤情節(jié),非哈佛不去,非常春藤學校不去,否則留在中國讀大學。申請成功是值得祝賀的,但如果你不能去常春藤聯(lián)盟,留在中國上大學可能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我鼓勵你去美國讀本科課程,因為我認為美國大學的本科教育可以發(fā)展一個人的才能和潛力,并對學生自己的生活產生更積極的影響。
誤區(qū)四:對 University 和 College 的誤解
除了綜合性的大學之外,美國還有大量的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一些申請者認為學院肯定不如大學好,也不喜歡這些文理學校。眾所周知,文理學校的教育并不遜色于綜合性大學,往往以小班特色教學為主。一個班的平均人數(shù)在10人左右,師生之間的交流遠勝于綜合性大學。一些好的文理學院,比如 Williams College 和 Wellesley College,在很多美國人眼里,本科教育是比哈佛耶魯更好的選擇。
誤區(qū)五:對選擇推薦人的誤解
很多申請者花費大量精力去找名人來給自己寫推薦信,但對你不了解的名人是不適合作為推薦人的。通常學校要求一份School Report,這相當于學校給你的評價。你可以找到校長、入學顧問 ( 國內中學一般沒有這個職位 )年齡組長甚至班主任;此外,還需要兩個 Teacher evaluation,通常是兩位老師對你的評價。許多成功的申請者沒有名人的推薦。名人的推薦可以作為補充決定,但絕對不必要。
誤區(qū)六:錯誤地選擇參照對象
這類申請者通常了解到了一些成功獲得美國高校錄取的學生的各種分數(shù),然后基于此得出一個片面的樂觀或悲觀理解。比如她/他知道了某個被哈佛錄取的學生的排名是 2%,TOEFL 109 分,認為自己排名 1% 和 TOEFL 分為 1哈佛大學錄取,分為 110 。其他人聽說去耶魯?shù)膶W生 TOEFL 成績 115分,只有 105分不敢申請。
單純對比兩個學生的分數(shù)是片面的,必須全面比較各方面的綜合實力才可以;可遺憾的是,這種錄取委員會用來作為錄取標準的綜合能力很難被精確量化,你在沒有看到一個成功申請者的全套申請材料(尤其是 Essay)之前,是不能輕易斷定你比她 / 他強或弱的。
誤區(qū)七:寫 Essay 的誤區(qū)
對于Essay 的寫作,平庸自然不好。許多申請人會使用精彩的中國典故或傳奇故事。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這將導致其他人很難理解,因此表達能力較弱的申請人此時需要謹慎對待。
此外,還有一些申請者有非常奇妙的想法,可是如果奇妙到一般人難以明白就不妙了,因為錄取委員們也是普通人。
誤區(qū)八:家長過度參與
出于愛子心切,家長們對孩子的關愛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家長的參與超出了應有的度,剝奪了孩子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
申請階段,有很多家長“包辦”了學生的課程和活動,但是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家長在留學中只是輔助的角色,而不是完全的決策者,需要學會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那么家長需要如何做呢?
1. 在準備階段,家長和顧問應配合協(xié)助學生,保持及時良好的溝通是非常必要的。對于學生目前的進步,托福/標準化成績、活動完成、時間管理、學生申請準備中的心理變化等都需要溝通與合作。
2. 在學校選擇階段,有很多參考信息。此時,顧問和家長可以向學生提出建議,但盡量培養(yǎng)孩子檢索學校信息的能力,讓學生說出選擇或不選擇學校的原因。
3. 在選擇專業(yè)階段,許多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學習商業(yè)相關專業(yè),但他們的孩子喜歡嗎?他們相信:孩子還小,總是喜歡的。我們理解父母想為孩子的未來生活做計劃,但他們不喜歡的專業(yè)真的會讓學生難以維持,所以我們仍然需要慢慢培養(yǎng)。
4. 在文件寫作階段,由于一些家長參與度過高,他們對學生的文件提出了許多自己的意見。他們必須要求顧問根據他們心中的學生形象來寫作。相反,主觀因素太多,無法反映學生的真正優(yōu)勢。事實上,顧問更容易把握學生的特點,讓學校眼前一亮,因為他們了解學生和學校!
總之,申請過程中,家長要參與,但是參與度過高也會導致一定問題,所以,一定要把握好參與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