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錄取的三大流程


小編帶你了解美研錄取的三大流程

美研錄取的三大流程

第一輪:標化成績篩選

美研錄取的三大流程

從各種各樣的信息來看,美國大學研究生錄取的第一步,很多時候是一個很粗略的篩選淘汰過程,一般是由reader或者直接用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來篩掉一部分不滿足最低錄取條件的申請人。

美研錄取的三大流程

但是具體是用什么條件來篩選淘汰申請人,就看要學校是怎么考慮的了。

總之,現(xiàn)在在的趨勢就是因為申請人數(shù)的暴漲,學校不得不實行初選淘汰,而無法通過初選,你的申請材料就沒有人看。

根據(jù)這個情況來看,第一輪的審核標準應該都是一些容易量化的條件,像是GPA、TOFEL和GRE/GMAT。

當然,因為初選是很粗略的,學校的目的不是通過這幾個分數(shù)線來錄取,而是通過這幾個門檻淘汰掉背景比較差的申請者。

這是學校審核第一次用到GPA和托福成績,也是最后一次。過了這一關,申請的人數(shù)仍然遠遠大于最后能被錄取的人數(shù)。

由此可見,我們不能用GPA和語言成績判斷我們能被哪一所學校錄取,而是會被哪些學校篩選掉。

那么,申請材料準備的第一步,就是盡早準備好GPA和去考托福,不要讓這兩個最簡單的條件限制了我們的申請。

這里給同學們一個參考。根據(jù)US graduate school's admission parameters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院校對于研究生項目申請者的標化成績平均要求是GRE 317分,托福107分。

收到錄取的同學GRE成績主要分布于310-325之間,而托福成績主要分布在100-110分之間。

由于疫情,很多學校暫時都取消了對標化成績的要求,但這絕不意味著申請難度的下降,并且從今年幾所學校的最新招聘要求來看,已經(jīng)開始逐步恢復對GRE/GMAT的要求。所以標化成績還是趁早老老實實刷到高分為好。

  第二輪:簡歷比拼

一般從申請截止日期之前一兩個星期直到截止,招生委員會就會開始處理申請,分配老師來閱讀申請材料,進行第二步篩選。

即使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一輪篩選,但是還有很多材料,這個時候老師沒有精力每一份材料都仔細閱讀,往往就是閱讀簡歷。

在審核過程中,有的學校是單票否定制,假設有五個老師閱讀申請材料,每人分1/5的材料迅速看看,如果一個老師決定拒絕一份申請,那么這份申請就被pass。

有的學校是多票否定制,一份申請材料會被多個老師查看,只有大部分老師認為應該拒絕這份申請,那么才會最終被拒絕。

還有的學校是捉摸不清的類型,除非學校招生的某個老師提名要求錄取你,而且招生委員會也同意了,那么你就會被錄取,否則無論什么背景都有可能被拒信打發(fā)。

當然,也會有更加復雜的審核流程,比如閱讀材料后將文件分成三種:肯定會錄取的,肯定要被拒的和待定的,即也許可以錄取的或者理解為waiting list。

總的來說,第二輪篩選就是要找出比較有競爭力的學生,等待第三輪的仔細審核材料,一般第二輪留下的人數(shù)就是錄取人數(shù)的2-3倍。

因此,如果想順利通過第二輪審核,那就要保證簡歷里面有能夠抓住老師眼球的東西——比如說和申請專業(yè)相關的經(jīng)歷。

此外,近年來美國院校對推薦信的考察極為重視。大多數(shù)美國院校對推薦信的要求1-3封不等。3封較為常見,有的院校最多可接受5封,推薦人來源主要包括academic和professional兩部分。

對于畢業(yè)時間不超過5年的申請人,一封academic方面的推薦信是必須的。academic推薦人主要是院系教授,科研項目導師等;professional推薦人主要是工作實習的直系領導等。

  第三輪:評委審核投票

最后就是第三輪審核,決定錄取哪個申請者的環(huán)節(jié)了。

碩士錄取大部分都是投票制度,多數(shù)老師認為你應該被錄取,你才算是過關了。

而博士生的審核過程就比較主觀了,有的老師自己會到招生委員會找學生,這時候老師一般看的是和自己的研究方向有緊密聯(lián)系的學生材料,申請的時候大部分都是老師說了算。

當Offer送到你的手上時,基本上都是招生委員會所有老師都看過你的材料而且同意錄取你了。甚至獎學金是經(jīng)過老師們反復討論之后,才會給你的。

所以說,最后的審核是非常嚴格仔細的,在這一關里,任何的弄虛作假都會暴露出來,只有你真正的達到了招生老師們的要求,你真的具備出色的能力,才有可能會被錄取。

所以在準備材料的過程中,應該多多用心,不僅是要達到學校的基本要求,還得更加優(yōu)秀才能增加自己被錄取的概率,畢竟每一個申請者幾乎都可以達到要求,學校當然是擇優(yōu)錄取。想要圓滿完成自己的申請季,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和準備。申請時一個龐大復雜又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工程,各位同學一定要認真規(guī)劃好每一步——比如自己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方向、項目研究方向和目前自己有能力做到的背景提升。

那么除了科學的規(guī)劃以外,美研申請在過程中其實也有很多小”細節(jié)牽動著你的申請結果成敗,也需要同學們額外留意哦~

申請前

1、關注前提課程要求

申請不同專業(yè)對于前提課程的要求不一, 是否具備相關課程的學習經(jīng)歷對于順利拿到學校offer非常重要。

例如布蘭迪斯大學MSF項目要求Financial Management 和Quantitative Methods. 并且明確要求這兩門課需要在項目開學前完成并且成績需要在B及以上。

如果說想申請這個專業(yè),但是這兩門課程卻沒有學過,那么就需要通過網(wǎng)課、或者選修來達到學校要求。

  2、明確G/T官方送分和小分要求

申請美國研究生項目要求提供標準語言成績(托福或雅思)和學術成績(GMAT或GRE)。

一部分學校接受網(wǎng)申上傳電子成績單或掃描件,還有部分學校要求通過考試官網(wǎng)寄送official score report.

針對此類學校一定要記得提早送分,因為通常需要2-4周才能寄送到。

例如,如果申請的學校截止是10.15號,咱們最好提早到09.15交錢寄送。

另外還需要重點關注學校G/T的小分要求,如果不達標的話,即使總分高,也會影響到錄取

國內(nèi)學生需要尤其注意的是speaking小分,要23分及以上。

申 請 后

1. 勤登申校郵箱

保證明天都登錄郵箱,查看郵件,以防錯過關鍵信息,例如面試邀請,有部分學校的video錄制會設置截止時間,通常一周左右,如果錯過或者不能及時看到郵件,就錯失了錄取的機會。

  2、如進入waiting list,努力爭取offer

如果在學校審理后, 被放在了等候名單上,同學們也不要失望。每年也會有學生在這之后再拿到錄取。這就是補充材料和argue的意義所在。

補充什么樣的材料?如何進行Argue提升自己的錄取幾率?

展現(xiàn)出在提交網(wǎng)申后依然提升自己的決心和能力,是否有持續(xù)學習、有新的項目、新的研究…需要比申請?zhí)峤粫r展現(xiàn)出更好的自己,這樣才能增加錄取的機會?!?/p>

網(wǎng)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zhuǎn)載注明出處:http://www.tengyi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