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語學院的小伙伴,那一定是剛到韓國的新生。之前在中國看韓劇韓國電影,對韓國了解已經(jīng)很多了,那么這時候就是急切于驗證自己所看所想的時間了。


一切的新鮮事物展現(xiàn)在眼中,明洞,江南,東大門,南山塔,各種網(wǎng)紅打卡地瞬間排上日程。

語言課程階段,除了學習基礎韓語,也會結(jié)實同學,這時候會發(fā)現(xiàn),身邊不僅僅是中國人,還有歪果仁(其實到韓國以后發(fā)現(xiàn)自己也是歪果仁)。
韓語課程,學校通常是半天課,所以上半天玩半天是經(jīng)常的事,感覺不要再輕松。就這樣很快語學院一個學期也就是10周就過去了。這期間學校還會舉行各種MT活動,當然大家都非常喜歡的各種手工制作小禮物,參加跆拳道練習,還有到江原道各種韓劇網(wǎng)紅拍攝地。
在語學院的階段有心的小伙伴也會聽學哥學姐們提到以后入專業(yè)的事兒。但大多數(shù)人不會做那么“久遠”的計劃。所以只是聽聽。
語言讀到一個階段以后要面臨著考topik的問題,這時候會稍微忙碌一些,每天加緊背單詞,刷題。有點辛苦,隨著topik考試一天天的臨近,緊迫感上升。
一旦考取了topik成績,就開始謀劃著接下來的升學事情。。。
重點來了,入系了。
通過一系列的操作以后,順利入專業(yè),課表拍好以后,發(fā)現(xiàn)和語學院差別有點大啊。怎么一周下來,基本上課滿滿的,或許偶爾一周有一天半天是沒課的,晚上有的時候還有課。
好吧,這就是大學生活開始了。
入系以后和語學院的差別在專業(yè)課聽課方面,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各種聽不懂有沒有?!
真的是尷尬+后悔,為什么語學院期間天天各種燕舞鶯歌,夜夜煮歌,到了專業(yè)課真的手忙腳亂。。。
發(fā)表發(fā)表,真的是感覺和韓國小伙伴一起發(fā)表總是給人家拖后腿。我有那么差嗎???!不停的反思。
英語,這也是一門外語,全世界人都在學。我的英語有那么差嘛?怎么感覺開始學韓語以后我英語又還給老師了呢?!
兼職,因為語學院屬于初來乍到,沒有想過。上了大學看到身邊的小伙伴,包括韓國人也都有兼職,當然也不能例外。畢竟一個月6000-7000人民幣的收入,它不香嘛?!那么問題來了,又要上課,又要兼職,還都得應對過去,感覺我坐在地鐵上都能秒睡?。?/p>
其它方面暫時也沒有感覺有太大差別,或許每個人不一樣,大家也可以補充。
當然,語學院和大學的學校不一樣,可能會增加搬家,找房子的問題,尤其是小白初體驗,搬家找房子也蠻重要,被坑時有發(fā)生。
吃的話,食堂或者外食,在首爾這些學校和餐廳來說沒有什么太大差異。到韓國1個月基本就適應了。
以上就是在韓國讀語學院和入專業(yè)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的基本情況,想了解更多出國留學的資訊,請訪問:【學校百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