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4項全球競爭能力 微軟投入資源培育


51出國留學網www. 2014年07月27日 01時訊

學生經過漫長的求學過程,畢業(yè)后未來成功的因素何在?有幾種技能是全球競爭必備的要件?而學校又如何教會學生這些重要的技能?這些毫無疑問的都是當前教育界最夯的議題。

學生的4項全球競爭能力  微軟投入資源培育


學生的4項全球競爭能力  微軟投入資源培育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最近的報導,美國國家競爭能力目前全世界排行為第五名,落后瑞士、新加坡、芬蘭及德國。延伸出來的問題就是如何提供能有效提升美國競爭能力的教育機會,并輔導下一代在未來以資訊為主的全球經濟體系中立足。微軟教育(Microsoft Education)的科技執(zhí)行長Cameron Evans特別針對這個議題,提出學生必須學會這4項永遠不會被時代淘汰的關鍵能力,如下所列:

學生的4項全球競爭能力  微軟投入資源培育

1.能創(chuàng)新及富直覺的設計能力。Evans表示電腦可以解決許許多多的問題,但就是沒有能自我創(chuàng)新的本事,只有人腦才能讓新奇的主意不斷的冒出來。

2.善于敘述有說故事的能力。這項最古老的技能是從有人類以來就有的,無論報告、辯論或是說服對方,任何國家任何組織及企業(yè)都不少不了這種善于敘述的人才。3.多次元文化融入的能力。21世紀無分國界面臨的對手可能來自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緊密相連,得有迅速融入他種文化的能力,才能互為理解、溝通及交流合作。4.重組整合資訊的能力。善于利用現有的資訊等材料,將之重新整合成另一個新的方法和計畫。這是非常重要的技能,推陳出新,不斷的革新,才是進步的原動力。

為了能讓這4項能力順利扎根在教育,Evans表示微軟目前就是朝向「每一位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學習到這4項能力中的任何一項」(anywhere, any time, any skill learning for everyone)的目標邁進,也回應了總統(tǒng)歐巴馬提出來的ConnectED挑戰(zhàn),未來5年99%的全美學生將透過寬頻網路來進行數位學習,這計畫包括微軟8.1專業(yè)版的行動學習裝置、云端基礎的Office 365教育軟體,還有網路社區(qū)的教師培訓計畫。

目前已有價錢在300美元以下Windows 8.1配備的機具出現市面上,Evans預期明年還會低于200美元以下,價錢必須低廉,至少比全套教科書還便宜,學校才有能力為每位學生備妥數位學習的工具。除此之外,微軟還開創(chuàng)Microsoft Educator Network,免費提供教師培訓計畫,并居中引導教師由課堂學習轉換為數位學習的過程。Evans強調,錢不是問題,即便只有一臺教學電腦,透過微軟特別設計的教育網站,能獲取所有需要的資源,一樣可以建立起著重于全球競爭所需4項能力的教育體系。

(駐洛杉磯教育組吳迪珣摘譯)參考資料來源:2014年7月11日,eSchool News????????????????????????? 連結網址:http://www.eschoolnews.com/2014/07/11/globally-competitive-students-010/

本文章來源于臺灣教育部,請我們一起了解下臺灣教育的一些情況吧。臺灣與祖國大陸一樣,有著濃厚的重視興學辦教的傳統(tǒng)。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就在臺灣開始興辦教育事業(yè)。17世紀中葉,在孔廟設立“太學”,陳永華為“學院”,也是“太學”的主持人,可以說是臺灣最早由中國人自己建立的學校。陳永華不僅自己鼓勵鄉(xiāng)社辦小學,還重視高山族的教育,鼓勵高山族送子弟入學。清政府治理臺灣后,更重視臺灣的教育事業(yè),在臺灣逐步建立府學、縣學和社學,歷任巡臺長官都兼任臺灣的學政(教育長官)。福建巡撫沈葆楨入臺主持防務后,為發(fā)展東部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文化教育,指示舉辦“番學”,從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發(fā)展。臺灣逐漸建立起包括“太學”、府學、州學與“番學”在內的初步教育體系。當時的“太學”,相當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設府學,州設州學,可以說是一種中等教育;鄉(xiāng)社設社學,即鄉(xiāng)塾,為初等教育;“番學”為少數民族教育。同時臺灣也開始實行科舉制度。臺灣建省后,第一任巡撫劉銘傳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設立了“西學堂”、電報學堂等學校,已具備現代學校的雛形。如西學堂有較完備的設施,課程不再限于儒家經典,還設有外語、歷史、地理、測繪、算學、理化等。這些措施,為臺灣現代教育的發(fā)展奠定了重要基礎。臺灣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隨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臺的傳教士干治士(51出國留學網www.)利用羅馬拼音將臺灣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語言文字化,并利用該文字開堂教授圣經。該文字因為 東印度公司傳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稱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蘭傳教士羅伯圖斯·尤鈕斯(RobertusJunius)更開始在新港社創(chuàng)立學校招收平埔族學童,教授新港文、圣經與羅馬文字。后來,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類似由傳教士設立的教育機構。這些學校,就是臺灣教育的啟蒙。
網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tengyi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