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協(xié)助高中畢業(yè)生正確選擇未來進修學習方向,奧地利聯(lián)邦教育、藝術暨文化部(Bundesministerium fur Unterricht, Kunst und Kultur, BMUKK)、奧地利大學校長聯(lián)席會議(Osterreichische Universitatenkonferenz)以及奧地利大學學生會(Osterreichische HochschulerInnenchaft)自2007年開始推出高中畢業(yè)生選系輔導服務,此服務推出后頗受好評,本年度接受此服務的學生更高達1萬8,500人,在6年來增加了3倍之多。
目前協(xié)助進行此輔導服務的諮商人員也從最初的288人增加至千人以上,輔導預算則從3,200歐元提高至22萬2,000歐元,為了推動此項服務,政府每年平均約投入110萬歐元,除了輔導之外,相關單位還建置了「新鮮人適性檢測網(wǎng)」(http://studienchecker.at/)、「大學新生選系網(wǎng)」(
想要在今年秋季入學的學生,如果還沒決定要修讀哪個科系,須注意登記入學截止時間為9月5日,更多資訊請參考「奧地利新生入學網(wǎng)」(http://www.studienbeginn.at/)。
參考資料:2013年8月20日 奧地利新聞報 die PresseStudium: Maturantenberatung seit 2007 verdreifachthttp://diepresse.com/home/bildung/universitaet/1443325/Studium_Maturantenberatung-seit-2007-verdreifacht?_vl_backlink=/home/bildung/index.do
2013年8月20日 奧地利標準報 der StandardMinisterium sieht Maturantenberatung als Erfolg
http://derstandard.at/1376534040839/Ministerium-sieht-Maturantenberatung-als-Erfolg本文章來源于臺灣教育部,請我們一起了解下臺灣教育的一些情況吧。臺灣與祖國大陸一樣,有著濃厚的重視興學辦教的傳統(tǒng)。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就在臺灣開始興辦教育事業(yè)。17世紀中葉,在孔廟設立“太學”,陳永華為“學院”,也是“太學”的主持人,可以說是臺灣最早由中國人自己建立的學校。陳永華不僅自己鼓勵鄉(xiāng)社辦小學,還重視高山族的教育,鼓勵高山族送子弟入學。清政府治理臺灣后,更重視臺灣的教育事業(yè),在臺灣逐步建立府學、縣學和社學,歷任巡臺長官都兼任臺灣的學政(教育長官)。福建巡撫沈葆楨入臺主持防務后,為發(fā)展東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文化教育,指示舉辦“番學”,從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發(fā)展。臺灣逐漸建立起包括“太學”、府學、州學與“番學”在內的初步教育體系。當時的“太學”,相當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設府學,州設州學,可以說是一種中等教育;鄉(xiāng)社設社學,即鄉(xiāng)塾,為初等教育;“番學”為少數(shù)民族教育。同時臺灣也開始實行科舉制度。臺灣建省后,第一任巡撫劉銘傳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設立了“西學堂”、電報學堂等學校,已具備現(xiàn)代學校的雛形。如西學堂有較完備的設施,課程不再限于儒家經典,還設有外語、歷史、地理、測繪、算學、理化等。這些措施,為臺灣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奠定了重要基礎。臺灣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隨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臺的傳教士干治士(51出國留學網(wǎng)www.)利用羅馬拼音將臺灣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語言文字化,并利用該文字開堂教授圣經。該文字因為 東印度公司傳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稱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蘭傳教士羅伯圖斯·尤鈕斯(RobertusJunius)更開始在新港社創(chuàng)立學校招收平埔族學童,教授新港文、圣經與羅馬文字。后來,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類似由傳教士設立的教育機構。這些學校,就是臺灣教育的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