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學院是一本嗎?關于這個問題的解答,同學們可以根據(jù)學校錄取批次來看。那么高職招生招生網(wǎng)整理了安康學院是幾本的信息,方便學生和家長參考:

通過近年安康學院在各地錄取批次得知:安康學院在各地都是本科第二批次錄取,所以安康學院是二本大學。


具體,請參照該校在你所在省份的招生批次,如下:
安康學院各省市錄取批次
新疆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364 | 0 | 290 |
安徽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484 | 103527 | 435 |
四川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473 | 130386 | 426 |
河南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468 | 193391 | 405 |
貴州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420 | 73245 | 360 |
陜西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416 | 84240 | 344 |
寧夏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393 | 17320 | 350 |
廣西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399 | 98339 | 343 |
江西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469 | 94793 | 440 |
黑龍江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A段 | 362 | 63546 | 308 |
山西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B段 | 429 | 84252 | 417 |
甘肅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K段 | 402 | 54244 | 345 |
云南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及預科 | 463 | 73391 | 430 |
新疆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402 | 0 | 334 |
安徽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505 | 33972 | 480 |
四川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513 | 34837 | 466 |
河南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500 | 43646 | 445 |
貴州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512 | 22067 | 471 |
陜西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461 | 23083 | 400 |
寧夏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467 | 5211 | 425 |
廣西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482 | 25982 | 421 |
江西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507 | 27157 | 472 |
黑龍江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A段 | 421 | 14330 | 365 |
山西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B段 | 464 | 21046 | 450 |
甘肅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K段 | 460 | 14152 | 425 |
云南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及預科 | 548 | 22383 | 505 |
安康學院辦學層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陜西省 |
創(chuàng)建時間 | 1958年 | 博士點數(shù)量 | 一級:0,二級:0 |
碩士點數(shù)量 | 一級:0,二級:0 | 學校類型 | 綜合類 |
所在城市 | 安康市 | 辦學層次 | 普通本科 |
學校確立了“服務基礎教育、服務‘三農(nóng)’、服務區(qū)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辦學定位,堅定走地方化、應用型、開放式的辦學道路,實施特色發(fā)展,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強化教學中心地位,積極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全面提升辦學質(zhì)量,辦學聲譽和社會滿意度顯著提升。累計培養(yǎng)了8萬余名高素質(zhì)應用型人才,為區(qū)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學校是陜西省教育廳與安康市人民政府共建單位、陜西省首批轉(zhuǎn)型發(fā)展試點高校、教育部教育現(xiàn)代化推進工程應用型建設高校。
學?,F(xiàn)有教職工871人,其中專任教師615人,高級職稱教師245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615人,“雙師型”及行業(yè)工程背景教師211人,聘有包括院士、國內(nèi)知名專家學者、行業(yè)企業(yè)管理技術人員在內(nèi)的110人為學科首席專家、客座教授和兼職教師,受聘為外校博導、碩導教師44人。學?,F(xiàn)有省級教學名師8人,國內(nèi)知名作家1人,陜西省優(yōu)秀教師、三五人才、先進工作者、“四個一批”人才、青年科技新星、高校“青年杰出人才”、師德先進個人21人,4名教師入選陜西省“特支計劃”,120余名教師被省市政府主管部門聘為科技特派員、首席專家、三區(qū)人才。
學校建有陜西省茶產(chǎn)業(yè)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陜西富硒循環(huán)農(nóng)業(yè)發(fā)展研究院、陜西省茶葉省市共建重點實驗室、陜南鄉(xiāng)村振興研究中心、陜西省蠶桑重點實驗室、陜南民間文化研究中心、陜南生態(tài)經(jīng)濟研究中心、“漢調(diào)二黃”陜西省普通高校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基地等13個省級科研平臺、6個市級科研平臺和8個校級研究中心,組建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14個。與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科技大學聯(lián)合建設陜西省研究生聯(lián)合培養(yǎng)示范工作站3個。截至目前,教師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農(nóng)業(yè)科技成果轉(zhuǎn)化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021項;出版著作、教材410部;發(fā)表學術論文6813篇;取得國家專利255項;獲得各級科學技術獎、哲學社會科學獎等408余項?!栋部祵W院學報》被評為全國高校優(yōu)秀社科期刊、全國地方高校精品期刊,“陜南民間文化研究”欄目被評為“全國地方高校學報特色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