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南科技學院是幾本?貴州黔南科技學院是由貴州捷星慧旅航空空乘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簽訂合作舉辦的全日制民辦普通高等學校。對于它是一本還是二本我們還需要去官網進行了解。不同層次的本科學校,在錄取分數(shù)線上也是有區(qū)別的,這樣學生就需要了解清楚學校究竟是幾本才能更好的填報志愿。那么,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下貴州黔南科技學院的本科屬性。

通過近年貴州黔南科技學院在各地錄取批次得知:貴州黔南科技學院在各地都是本科第二批次錄取,所以貴州黔南科技學院是二本大學。


具體,請參照該校在你所在省份的招生批次,如下:
貴州黔南科技學院各省市錄取批次
招生省份 | 文理科 | 招生類型 | 年份 | 錄取批次 | 分數(shù)線 | 錄取位次 | 省控線 |
安徽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437 | 161168 | 435 |
四川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444 | 165571 | 426 |
貴州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372 | 119960 | 360 |
貴州 | 理科 | 少數(shù)民族預科班 | 2022 | 本科二批 | 374 | 117795 | 360 |
陜西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377 | 111074 | 344 |
廣西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343 | 144057 | 343 |
江西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456 | 110136 | 440 |
山西 | 理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C段 | 376 | 0 | 373 |
安徽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487 | 47402 | 480 |
四川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483 | 59864 | 466 |
貴州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479 | 39340 | 471 |
貴州 | 文科 | 少數(shù)民族預科班 | 2022 | 本科二批 | 480 | 38777 | 471 |
陜西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431 | 35721 | 400 |
廣西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444 | 42586 | 421 |
江西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 | 472 | 52344 | 472 |
山西 | 文科 | 普通類 | 2022 | 本科二批C段 | 419 | 0 | 409 |
貴州黔南科技學院辦學層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貴州省教育廳 |
創(chuàng)建時間 | 2001年 | 博士點數(shù)量 | 一級:0,二級:0 |
碩士點數(shù)量 | 一級:0,二級:0 | 學校類型 | 綜合類 |
所在城市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辦學層次 | 普通本科 |
貴州黔南科技學院前身為貴州大學科技學院,于2001年5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2004年1月獲國家教育部首批確認。辦學校址歷經三次搬遷,2018年3月整體搬遷至貴州省黔南州惠水縣,規(guī)劃占地面積1191.4畝。學院先后被評為貴州省直屬高校黨建工作示范點、貴州省“五好”基層黨組織、省直屬高校“五好”基層黨組織、貴州省“五四紅旗團委創(chuàng)建單位”、“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十一五’教學科研先進集體”等稱號。
學院現(xiàn)有工學、藝術學、文學、商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五個專業(yè)教學部和馬列主義教學部、體育教研室2個公共教學單位,開設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聯(lián)網工程、工程管理、視覺傳達設計、漢語言文學、新聞學、英語、法學、行政管理、公共事業(yè)管理、金融學、工商管理、財務管理、旅游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環(huán)境設計、表演、音樂表演、繪畫、舞蹈學、動畫等24個本科專業(yè)。涵蓋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藝術學六大學科門類,形成以工學、藝術學為主,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學科專業(yè)體系。
學院“辦學定位與發(fā)展方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重內涵發(fā)展、特色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走依法治院、質量立院、人才強院的道路,扎根貴州大地興學育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院堅持穩(wěn)中求進總基調,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和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實現(xiàn)整體提升,主要辦學指標和綜合實力穩(wěn)步提高,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顯著提高,建成特色鮮明、高質量的地方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