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校擇校問題,育路小編整理一些資料供各位童鞋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在志愿填報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不能僅以分數(shù)為依據(jù),來簡單地對應所報院校和專業(yè)的錄取分數(shù),還應考慮個人性格、興趣、愛好和地域、院校、專業(yè)意向等諸多因素,在綜合考慮的基礎上做出對院校和專業(yè)的選擇。
當然,分數(shù)是志愿填報需要考慮的一系列因素中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忌图议L急切的關注這個問題也在情理之中。那么,如何以分數(shù)為參照來選擇院校和專業(yè)呢?
一.選擇院校和專業(yè),須以“相對分”為參照
為了便于理解和比照,這里首先提出了一個“相對分”的概念。這里所說的“相對分”,是指考生高考總分或高校錄取最低分高出當年“省控線”的分數(shù)。
那么,什么是“省控線”呢?
所謂“省控線”,簡單地說就是省級招生部門根據(jù)招生計劃數(shù)和考生分數(shù),按一定比例劃定的各批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shù)線。因此,“省控線”又叫“批次線”。比如一本批次線、二本批次線、專科批次線等。一本批次線、二本批次線、專科批次線又可以分別簡稱為一本線、二本線、??凭€,其他各批次線均可以相應地這樣簡稱。
需要說明的是,上面所說的考生高考總分,沒有考慮加分因素。至于加分是否納入高考總分,須結合具體高校的錄取規(guī)則來考慮。
至于錄取最低分,既包括學校錄取分,也包括專業(yè)錄取分。因為,我們在填報志愿選擇院校時,最終還要落實到具體的專業(yè)。也就是說,我們填報志愿,既要參照學校錄取分,又要參照專業(yè)錄取分。因此,將錄取最低分細分為學校錄取最低分和專業(yè)錄取最低分是必要的。
為了便于表述,這里把學校錄取最低分和專業(yè)錄取最低分高出當年“省控線”的分數(shù),分別稱為“學校錄取相對分”和“專業(yè)錄取相對分”;把考生高考總分高出當年“省控線”的分數(shù),稱為“高考相對分”。
下面再來梳理一下上面提到的幾個概念:
所謂“高考相對分”,即考生高考總分高出當年“批次線”的分數(shù)。比如,假設某考生的高考總分為550分,一本線為535分,那么用該考生的高考總分550分,減去一本線535分,其高考相對分為15分(550-535=15)。
所謂“學校錄取相對分”,即學校錄取最低分高出“批次線”的分數(shù)。比如,假設某高校的學校錄取最低分為570分,一本線為555分,那么用該高校的學校最低錄取分570分,減去一本線555分,則該高校的“學校錄取相對”分為15分(570-555=15)。
所謂“專業(yè)錄取相對分”,即高校某專業(yè)錄取最低分高出“批次線”的分數(shù)。比如,假設高校某專業(yè)的錄取最低分為575分,一本線為555分,那么用該專業(yè)的最低錄取分575分,減去一本線555分,則該“專業(yè)錄取相對分”為20分(575-555=20)。
二.如何運用“相對分”把握高考分和錄取分
1.運用“相對分”把握高考總分
可能有的網(wǎng)友會問,我考了多少分就是多少分啊?還需要把握嗎?
回答是肯定的。高考總分雖然是具體的,實實在在的,但如果沒有批次線作參照,就會顯得比較“抽象”。
比如,假設某考生考了550分,能判斷該考生考得怎么樣嗎?實際上難以判斷。
如果以批次線為參照,就能作出一個具體的判斷。比如說,假設某一批次的批次線為549分,那么該考生的高考分數(shù)(550分),相對于這一批次的批次線來說,相互比較接近;假設某一批次的批次線為500分,相對于考生的高考總分來說,該批次線低于該考生的高考總分50分。
舉例來說。
假設一本線是490分,二本線是450分,則該考生550分的高考總分,高出一本線(490分)的分數(shù)為60分(550-490=60),高出二本線(450分)的分數(shù)為100分(550-450=100分),即該考生的高考總分相對于一本線來說,其“高考相對分”為60分,相對于二本線來說,其“高考相對分”為100分。
假設一本線是550分,二本線是505分,則該考生550分的高考總分,與一本線(550分)持平(550-550=0),剛好踩一本線,高出二本線(505分)的分數(shù)為45分(550-505=45分),即該考生的高考總分相對于一本線來說,其“高考相對分”為0分,相對于二本線來說,其“高考相對分”為45分。
可見,批次的不同,批次線的高低,對考生的高考分數(shù)的判讀會產(chǎn)生不同的結果。而運用“相對分”作參照,考生對自己的高考總分處于一種什么樣的狀況,就比較明晰了。
2.運用“相對分”把握學校錄取分
我們知道,填報志愿時,對某高校錄取分的把握,需要參考該高校往年的錄取分。但是,假設某考生考了500分,某高校上一年的錄取分為480分,如以該考生500分的高考總分和該高校上一年480分的錄取分來參照,即根據(jù)該考生500分的高考總分,比該高校上一年480分的錄取分高20分,就能斷定該考生的高考總分超過了該高校的錄取分嗎?沒有這么簡單。
這還得用“相對分”來進行比較。
假設二本線為480分,則該考生500分的高考總分,高出二本線(480分)20分,即該考生的“高考相對分”為20分。
假設上一年的二本線為450分。則該高校上一年480分的錄取分,高出上一年450分的二本線30分,即該高校上一年的“學校錄取相對分”為30分。
也就是說,該考生500分的高考總分,雖然高于該高校上一年480分的錄取分20分,但該考生的“高考相對分”(20分)卻低于該高校上一年的“學校錄取相對分”(30分)10分。
因此,不能簡單地用考生的高考總分來與往年的學校錄取分進行比較。而“高考相對分”只與某一年的“學校錄取相對分”進行比較是不夠的。因為不同年份的“學校錄取相對分”往往會有高低變化,因此,某一年的“學校錄取相對”或高或低,可能具有偶然性,“高考相對分”須與近年3-5年“學校錄取相對分”作比較,才能作出大致的判斷。但是,如果以某高校近年實際學校錄取分直接進行判斷會這么樣呢?
以某高校近5年的“學校錄取分”為例。
假設某高校: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的學校錄取分分別為600分、575分、560分、565分、593分,但我們不能僅根據(jù)2010年600分的學校錄取分,超過了歷年的學校錄取分,就簡單地認為該校2010年600分的學校錄取分,是近年最高的;也不能簡單地根據(jù)近年錄取分,多數(shù)時候都在575分以上,就認為高考成績須達到575分以上,才能報考。
與判斷考生高考總分相似,這種以高校實際錄取分為參照分的方式,同樣是不能有效判斷該校的學校錄取分的。因為不同年份的批次線往往不同。我們得根據(jù)對應年份的相同批次的批次線來進行判斷。換句話說,就是需根據(jù)對應年份的“相對分”來進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