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選擇一所適合學習的高中學校是非常重要的,學校都有自己的招生代碼,招生代碼是為學校錄取時為方便考生填報志愿而加注的由數(shù)字組成的代號串,由于學校辦學情況每年都有變動,所以學校代碼也有變化。一般官網(wǎng)上還會有學校的基本情況,招生信息,辦學條件等等,同學們在報考時都可以關(guān)注。希望同學們都能進入心儀的高中學校。
招生代碼:暫無信息
貴州省安龍縣第一中學辦學歷史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知府石延棟在文峰書院辦“新建中學堂”,為安龍第一所中學。聘府學教官張本謨主講。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知府李祖章將“新建中學堂”改為“興義中學堂”,聘李潤庵任校長,考選王憲章等36名學生入堂肄業(yè)。逾年,李祖章調(diào)離,學堂停辦。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知府陳鴻年在中學堂內(nèi)創(chuàng)辦官立高等小學校。
1925年(民國十四年)冬,權(quán)坤、袁延泰、何興齋倡議創(chuàng)辦中學,縣長錢福萌大力支持,袁延泰、何興齋及廣商蘇發(fā)祥捐資巨款,共獲銀洋2萬余元,以舊書院為校舍,定名為“盤江中學”,亦稱“盤江第一中學”(安龍一中前身)。聘貴陽達德中學知名學者王從周先生為首任校長,并從貴陽、盤縣聘名師賈仲民、周杏村、張濟麓、王友蓮等前來執(zhí)教。
1926年(民國十五年)春,正式招生開學,安龍、興義、興仁、冊亨、貞豐及廣西西隆等鄰縣青年紛紛前來應(yīng)考,錄取學生近百名,由于師資雄厚,盤江中學一時名聲大震
。1927年(民國十六年)省令改盤江中學為省立,但因經(jīng)費由各縣分攤難以實現(xiàn),縣呈請由安龍一縣承辦,獲批準,更名為“貴州省安龍縣立初級中學”。
1928年(民國十七年)第一期學生畢業(yè),9月在校園內(nèi)建立“安龍縣立中學校成立紀念標”石標一座,并刻序和錄一、二、三期學生名單于其上。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鐘云樓、唐和聲等地方人士以縣立中學無高中,倡辦“盤八高中”,設(shè)籌備處,成立募捐委員會,因軍閥騷亂而落空。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改稱為“安龍縣立初級中學”,在貴州省安龍縣第一中學舉辦簡易師范科,為農(nóng)村培養(yǎng)小學教師。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縣臨時參議會議決議,貴州省安龍縣第一中學添辦高中一個班,因省廳以未呈報為由令停辦設(shè),第二年停辦。
1949年,肖定富(字復初)擔任解放前最后一任校長。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學生人數(shù)在200人以內(nèi),教職工10人左右,到四十年代學生達到300余人,教職工20多人。
1945年學生增加到448人,是解放前學生最多的一年。安龍縣立初級中學自第一期至1949年共辦學二十五期,畢業(yè)學生834人,有不少從政、從軍、從教、經(jīng)商等人員分布在全國各地,成為行內(nèi)的棟梁之材。
1950年3月安龍解放,對中學進行機制編改,貴州省安龍縣第一中學正式命名為“貴州省安龍中學”(簡稱“安中”),奉省軍管會命令,安龍、冊亨、望謨、貞豐中學合并于安龍中學。由縣長杜良儉兼任校長。時有初中6個班,學生124人,高中救濟班2個班(第二年停辦)學生47人,教職員工17人。
1953年—1955年,由縣長陳照祥兼任校長。
1956年縣長不再兼任校長,由副校長吳同彬主持學校工作,學生發(fā)展到402人。
1957年恢復高中,共招高中生56人。
1959年貴州省安龍縣第一中學建立黨支部,祝良平任校長、黨支部書記,時有教職工48人,學生847人,其中高中174人。
貴州省安龍縣第一中學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和優(yōu)良品質(zhì),學校注重學生日常管理,實行制度化約束,對住校生實行封閉式管理。學校“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堅持全面發(fā)展,因材施教,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健康成長。感興趣的同學都可以報考。同學們想了解更多的招生信息,請多多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