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聽課記錄 篇1
上課鈴響后,學生還是比較吵鬧,教師立刻采取措施——這堂課采取小組加分制,這決定今日小組作業(yè)的多少,放學的快慢;剛才第二小組坐的最端正,加三分。
一、導入新課
1、大家一齊齊讀課題——“長相思”預備起。
2、“長相思”是詞牌名。這首詩還是詞,詞又叫長短句,字數(shù)不對稱,有長有短。
二、生字詞
朗讀古詩,回答詩中哪個字是多音字——“畔”
三、進入新課
1、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這首詩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2、討論中有什么問題
(學生):“風一更雪一更”什么意思?
(教師):哪個同學能夠幫一幫他
除了這句不懂,還有什么不懂?好,都懂了,我來考考大家。
3、逐句品讀
“風一更雪一更”,讀到這一句時,你能想象到當時的天氣是怎樣樣的?
(學生):當時下著鵝毛大雪……凜冽的寒風迎面吹來
(教師):還有其他表達嗎?
“山一程水一程”,讀到這一句時,你能想象當時士兵們經(jīng)歷了什么,當時的環(huán)境是怎樣樣的,行軍路上他們走過了什么地方
(學生):士兵們走遍了千山萬水……山崖險峻,河上結冰,可是他們都沒有放下。
(教師):還有其他表達嗎?錯了并不可怕,教師欣賞你開動腦筋。
這些環(huán)境描述都突出了什么——行軍之難
當時詩人想到了故鄉(xiāng)的什么呢?可是行軍之地僅有什么?
四、總結
本詩用了什么手法——借景抒情敘事抒情
表達了什么情感——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五、作業(yè)
小練筆:假如你是納蘭性德,經(jīng)歷了行軍之難。請你把當時行軍的環(huán)境具體描述下來。
小學聽課記錄 篇2
一、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齊讀課題)
二、復習舊知:
1、這些詞語還認識嗎?(釣魚、從未見過、允許、遵守規(guī)定、銘刻)
2、回憶課文寫了什么?你能這些詞語說出來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釣魚”、“放魚”)
三、進入新課:
第一板塊:
1、由學生的回答開始,教師:釣魚和放魚的孩子的此刻的情景嗎?
2、引導讀課文一到四小節(jié):
a、(出示課件:湯姆——美國著名建筑設計師。他設計的作品多次獲得國際大獎,日前……)他在理解采訪時他對父親讓他放掉……表示感激)我們就來看看這位設計師……
b、引導讀讀課文一到四小節(jié)。學生讀課文。(要求自由讀)
3、讀書交流:一到四小節(jié),你讀懂了什么?(學生踴躍)
1) 課文寫……
2) 我感受到那里景色很美;
3)你明白漣漪是什么意思(教師不經(jīng)意的隨便問),我們把“漣漪”能夠讀得再美一些,齊讀“漣漪”這一句;
4)我讀懂了他們高興:兩個感嘆號。
5) 我讀懂了他們釣到的魚很大:弧形(讀出“大”來),還有誰明白這條魚很大?(大家伙)并且是大鱸魚。
6) 引導讀:“哇!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三人)
7) 此時,傳來了爸爸的聲音。我們來讀讀課文中爸爸的語言。(學生讀書)
a。 出示課件:父子的對話:爸爸:“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為什么?”湯姆很不情愿地嚷起來。
b。 引導學生朗讀這些話語:a、分主角;b、抓重點詞語;
c。 湯姆為什么要很不情愿地嚷起來?
d。 湯姆不肯放魚的原因是什么?(聽課疑問:孩子們,別人回答問題時,你靜靜坐著腦子里在想什么?)
e。介紹“規(guī)定”,問:“明白了嗎?”
f。 出示課件,引導學生朗讀,強調(diào)語氣(斬釘截鐵):“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當遵守規(guī)定?!毕确謩e指讀,之后邀請男子漢齊讀; g。 出示課件,引導學生用“不管……都……”說說生活中的事情。(學生表達,教師評價)
四、小結板書:自覺遵守規(guī)定。
第二板塊:
五、相信爸爸的這句話對大家的啟發(fā)必須很深,我們一齊來讀這句話:“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當遵守規(guī)定?!保R讀)
六、引導學生分主角讀課文,其他學生做評委(第五小節(jié)開始—— “規(guī)定”)引導學生提提議:讀得怎樣樣?
七、出示沒有提示語的對話,要求學生把剛才的提議“用起來”;
八、提出新的要求:“加入動作、表情、道具”增強表達效果;出示課件配合,師生配合
九、爸爸和小湯姆爭論的結果如何?此時的心境如何?(邀請數(shù)名學生回答)
第三板塊:
十、教師小結學生回答。從“后悔”過渡到下文。
十一、討論:后悔嗎?(要求學生幫幫忙)
十三、教師總結全文,出示課件:“轉(zhuǎn)眼間……不出所料……道德只是個很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可是實踐起來卻很難……34年前的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
十四、同學們,……出示課件:“是取失去的是一時的利益,得到的美德是一生的財富?!币首x求學生這句話;
十五、再次朗讀:“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當遵守規(guī)定?!?/p>
小學聽課記錄 篇3
一、復習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詠華山。(生齊讀課題)
2、(出示寇準寫的詩)指名讀。
【評:復習導入時,經(jīng)過看填空題背第一段,指名讀《華山》,既檢查了學生第一課時的學習情景,又突出了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充分顯示了教者設計教案時的匠心?!?/p>
(出示課件)啊!華山真高哇!(指名讀)
3、是呀,華山真高呀,課文中哪些語句寫出了華山的高?(生在第二自然段中邊讀邊找)
輕聲地讀一讀,邊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討論)
【評:教者重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想象的基礎上,感悟、交流,逐步深化華山在學生心中雄偉、高大的印象?!?/p>
【評:學生從第一課時開始就對華山充滿了好奇,師在此處播放華山的錄像,畫簡筆畫,為學習第二自然段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進一步感知華山的“高”這一特點。】
齊讀。
4、在第二自然段中還有一句話也寫了華山的高呢,看看誰最細心,能把這句話找出來。
(出示課件)他們沿著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
(指黑板)是呀,難怪小寇準會從心底發(fā)出驚嘆:
生齊讀:啊!華山真高哇!
5、小朋友們都被華山險峻的風光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就發(fā)出了贊嘆,這就是——(指課件齊說:情不自禁)。
【評:重視詞語的積累,能結合課文資料指導學生理解成語的意思,學生很快就理解了,顯得水到渠成。】
二、借文悟詩。
過渡:小寇準也和大家一樣,情不自禁地贊美起華山來。
1、課件出示詩句。
(1)生在課文中找詩句的意思。
(2)課文中哪句話寫出了“僅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钡囊馑?(出示古詩和句意。)
(3)哪句話寫了“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钡囊馑寄?(出示古詩和句意)
(4)理解“回首”的意思。
【評: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抓住重點段落中的一些關鍵詞語,引導學生品評詩人用詞的精妙?!?/p>
(5)請女生讀詩句,男生讀課文中的句子。
2、點題,像我們這樣贊美華山就是 ——(指課題)詠華山。
3、是呀,小寇準小小年紀就能做出這樣的好詩,難怪先生連連點頭稱贊:(——出示第三自然段:齊說)
4、讓我們捧起書再一次詠華山!齊讀課文。
三、課外延伸
1、供給課前收集的描述山的詩,生自由練讀。
2、指名上臺朗誦,師配樂。
3、鼓勵學生課后搜集關于山的古詩。
【評:教者能打破課堂局限,將學生引向課外,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本事?!?/p>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出示)歲 華 齊
1、學習“山字頭”,領讀。
2、看一看,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
3、你們看,這三個字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生描紅,師巡視。
小學聽課記錄 篇4
一、激趣導入
1、教師板畫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今日我們到浩瀚的大海去看真正的鯨。(播放錄像)
3、看到這翻騰、躍動的鯨,你最想明白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生字,指名讀
肚 肺 腭 胎
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都是月字旁
生:都是身體的某一部位。
3、教師指導書寫生字。
請學生上臺把這些生字寫在板畫上。
4、指名朗讀課文,檢查學生讀書情景,讀中糾正字音,指導學生抓住關鍵字關鍵句,懂得讀書時要抓住重點。
(1)鯨有一個十分大的特點,用了個字把它寫在手掌上。
大,把一段話讀成一個字,了不起。
(2)指名讀第2自然段,把它讀成一句話。
鯨是哺乳動物,不屬于魚類。
(3)指名讀第4自然段
這節(jié)第一句話與其它自然段有什么不一樣?(設問)
三、學習第三世界自然段,了解鯨的大,認識說明方法。
1、能換一個詞說鯨大嗎?
生:巨大
生:龐大
生:龐然大物
2、異常大、十分大、極其大,大家說了很多大的詞,你看,課文有這樣寫大嗎?把寫大的詞句找出來。
為什么同象比?
生:象是這陸地上最大的動物。
你能真的能到鯨的嘴里去嗎?
生:那是假設
3、聘請高級解說員介紹一下鯨的大。
4、第一自然段介紹了鯨的什么特點?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這短短的一段話作者用了多種說明方法來寫鯨的大?(板書:多種說明方法)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了解鯨是哺乳動物,感受說明文的語言特點。
1、剛才我們在研究鯨大的特點,那課文僅僅是介紹這個特點嗎?
2、片斷出示,同學們看看與課文有什么不一樣?
為什么要用2個很長?
生:一個很長不夠。
引導學生認真讀書,體會“很長”、“漸漸”、“完全”、“整個”等詞的意思。
同學們,這些詞一個都不能少,這篇課文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
(板書:精確的語言表達)
3、再讀這段話,把剛才我們忽視的詞強調(diào)出來。
4、出示句式:我們明白鯨適應了海洋的生活,可是,你可別忘了。
五、了解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展開辯論。
1、讀第4、5節(jié),了解鯨的習性。
2、圍繞齒、須鯨的特點,展開辯論,培養(yǎng)學生的辯說本事。
點評:
林教師一上來就縮短了與學生的距離,充滿活力的語言,加上精彩的畫面,學生很快就被吸引住了。
林教師別具心裁的運用小轉(zhuǎn)盤讓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生字的規(guī)律,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這些字的記憶,還讓學生明白了這些生字分別指鯨的哪個部位。
帶著問題閱讀,讓學生學會思考。
由淺入深的教學,讓學生體會作者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很好的調(diào)動學生的進取性,既發(fā)展了學生思辯本事的同時,也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本事。
板書:
作比較
多種說明方法
列數(shù)字
假設
精確的語言表達
總評:
林教師的課太生動了,學生自始自終堅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是多么難得呀!
林教師教于學到達和諧完美的統(tǒng)一,靈活運用合理地進行多種教法的優(yōu)化組合: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對學生進行點撥;運用自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本事;還采用帶問題朗讀法,讓學生從讀中去理解,從讀中去領悟。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chuàng)設了一種愉悅民主的教學氣氛,使學生成為教學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此精彩的課,讓我一輩子難忘。
小學聽課記錄 篇5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同學們,你們明白教師寫的是什么嗎?)齊讀課題:荷花。
2、語言渲染:從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愛的植物之一,描述贊美荷花的詩文數(shù)不勝數(shù),我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李白、蘇軾等都曾吟詠過荷花。人們稱荷花為“花之君子”。
今日,我們來一齊學習一篇有關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文學家、教育家葉圣陶爺爺,文章的題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學看過荷花?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自我看過的荷花。I(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態(tài)的荷花……)
這樣的荷花,同學們還想看嗎?在學習課文前,教師也想和你們一齊伴著美妙的音樂,去荷花池邊欣賞一下荷花的美麗風姿。請同學們邊看邊想,你看到了什么。(課件呈現(xiàn)多幅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樂)
二、初讀課文,熏陶情感:
1、引起閱讀興趣:教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剛才在聽、在看的時候都快入迷了。從你們的表情中教師看提出來,大家都被美妙的音樂和美麗的畫面深深地吸住了。你們是這樣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樣看荷花的呢?下頭,我們一齊來欣賞葉圣陶爺爺?shù)倪@篇《荷花》,看看葉爺爺能給我們帶來怎樣完美的享受?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l)遇到生字多讀幾遍,除了讀準字音之外,還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讀通順。(3)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3、檢查自讀情景:
(1)出示詞語:
挨挨擠擠 蓮蓬 花骨朵 飽脹 翩翩起舞 舞蹈 蜻蜓 昨夜 好夢 破裂 一幅 衣裳
(2)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4、充分朗讀,激活語感:
(1)解決了這些讀書時的“攔路虎”,我們就能夠美美地讀一讀葉圣陶爺爺?shù)倪@篇《荷花》啦。有誰愿意大聲地讀一讀這篇課文呢?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對于舉手的同學,對他們的自信或勇敢給予充分的肯定。
(2)說說葉爺爺是怎樣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3)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看荷花時,教師趁勢引導學生說出自我是從哪段課文中體會到這一點的,再組織學反復誦讀相應的段落。(課文第2段可組織學生進行發(fā)散性誦讀,鼓勵學生以自我喜歡的方式讀出不一樣的感受和韻味;課文第3段可組織學生進行競賽性誦讀,鼓勵學生一個比一個讀得好;課文第4段可組織學生進行示范性誦讀,以優(yōu)生的朗讀為樣板,鼓勵學生向優(yōu)生學習朗讀。)
(初讀時的充分誦讀,就是為了使學生讀透課文,為感悟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讀的多了,學生理解的也就多了,教師需要講解的也就少了。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闭f的便是這個道理?,F(xiàn)今,我們也常說讓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但僅僅靠講讀課文時的那點“讀”是遠遠不夠的。一節(jié)課,教師要帶領學生理解課文,又要讓學生讀中感悟,時光根本是不允許的,結果仍然是教師“包辦代替”——教師講得多,學生讀得少。所以,在初讀時就要讓學生多讀課文、讀透課文,過了這一關,到精讀課文、品讀課文時,學生對課文的感悟、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4)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師幫生,或生生互助,解決每段中不理解的詞義,如:
①翩翩起舞:形容輕快地跳舞。
②挨挨擠擠:本課形容荷葉長得很密,互相擠在一齊。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飽脹:飽滿得發(fā)脹。
⑤破裂:出現(xiàn)裂縫。
⑥姿勢:身體呈現(xiàn)的樣貌。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出示問題,指導再讀:葉圣陶說過這樣一句話:“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币馑际钦f,作者寫文章的時候一般是有比較充分嚴密的思考和準備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內(nèi)在脈絡可尋的。我們閱讀欣賞文章的時候,如果能夠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較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這篇課文的脈絡,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帶著這個問題,請大家再去認真讀課文。
2、小組討論。
3、交流討論結果:課文共五個自然段,按照觀賞荷花的順序主要寫了“看荷花”和“想荷花”兩大部分或者說“初聞荷香”、“再賞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在新的教學思想下,我們不提倡以往的給課文劃分段落。其實對一篇文章的理解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需要一個死的劃分,就如這篇文章,能夠分為“看荷花”和“想荷花”兩部分或者“初聞荷香”、“再賞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甚至還會有其他的劃分方法。但把握思路、理清脈絡也是需要的,只是在方法上、思想上靈活一些,只要有道理就能夠,不必再追求一個死板的、固定的答案。)
4、小結:文章敘述、描述、抒情,脈絡清晰,層層深入,生動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熱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讓我們再一次美美地讀這篇文章。
5、配樂齊讀全文。
四、布置作業(yè):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用“查閱《古詩通》、詢問家長、上網(wǎng)查詢”等方法搜集古代詠荷的名詩名句。
人生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向都是光明的?!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