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教師嗎?
教師如何才能擁有獨特、不可替代的價值和作用?
這需要先洞悉人工智能將為“學?!?、為“學生的學習”、為“課程與教學”等帶來了什么變化,以這些變化為前提和依據(jù),再來聚焦教師是否能夠在這些變化面前有所作為,以及如何作為。

人工智能時代,學生的學習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在學習目標上,首先是“人之為人”的普遍目標。它的重點不再是習得為將來從事某個職業(yè)所需要的特有知識、技能與方法,而是擁有合理的價值觀、強大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等,這些都是真正“成人”并走向“終身學習”的基礎性、根基性前提。

其次是特殊目標,它與學生的個性化需要有關,是真正的“學以為己”。滿足自己的興趣和需要的學習,形成個性化的知識體系,而不只是適用于所有人的標準化知識體系。
在學習資源上,學生獲取知識與方法的來源與途徑,不再局限于教師與課堂。學生會使用Sri、Cortana、Alexa等人工智能尋找學習資源,也不再拘泥于制度化、固定化的“課堂時間”。
人工智能專業(yè)前景如何?
極其好。如果說計算機專業(yè)是上個時代的老大,那么人工智能專業(yè)就是下個時代的龍頭。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