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種教育效應
小孩子自從入學甚至上幼兒園后,所有教師都要對他們進行教育啟蒙,教他們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應該怎樣對待父母和師長,并隨著年級的增高,力度逐步加大加強。比如,在幼兒園,許多孩子就會唱“尊敬老師最重要,見了老師問聲好......”這樣的兒歌、童謠,進入小學后,課本中對學生進行尊師愛師的內(nèi)容更多,不管是語文課程,還是道德與法治課程,每個學期的學習內(nèi)容必不可少。正是由于這樣一以貫之、長期持久的教育,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產(chǎn)生了至高無上的權(quán)威,尊師愛師才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而這些教育是許多家庭所沒有的。
更多的是體現(xiàn)了學校老師的一種威嚴
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親密無間,無拘無束,特別是很多爸爸媽媽對孩子往往有求必應,疼愛有加。而孩子到學校就不一樣了,由家里的寶貝轉(zhuǎn)變?yōu)閷W校的學生,溫暖的小家變成了嚴整的集體。平時上課,老師一般都會保持莊重的神態(tài),這種嚴肅的表情會使學生的內(nèi)心時刻保持警惕,并長期和老師產(chǎn)生默契,保持高度的一致;此外,即便是課余時間,老師們一般在辦公室忙于其他工作,很少和學生接觸,學生一般會敬而遠之,無形中會產(chǎn)生“懼怕”心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師道尊嚴”,甚至一直會保持到整個上學階段。
嚴格來說,不是孩子對老師害怕
因為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如果學生面對老師時充滿無限的恐懼與害怕。是無法很好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老師的教學任務和教學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
為人師者,必德高行范。教師職業(yè)道德操守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秉承平等與愛的原則。用專業(yè)引領、溫情感化、塑造學生人格。
一切漠視學生心理的教育都將枉然。充分尊重學生人格,才能與學生建立厚重的情感基礎,成為亦師亦友的關系。若能如此,孩子對老師的害怕就會發(fā)生質(zhì)變,他不僅是害怕老師的懲罰,更害怕失去老師的信任,更害怕失去師生間的友誼。為了維護在老師心中的印象,為了握住師生間情感的絲巾。更加規(guī)范自我,更加努力學習。這,才應該是對學生對老師害怕最好的理解!
小編總結(jié)
家長和孩子長時間呆在一起,了解了性格脾氣,再說好多父母寵著孩子,長期下去,孩子根本不怕家長,而老師不一樣,老師傳授知識,如果自己不用心聽,做不好作業(yè)會被老師說,甚至會讓家長到學校去,是很丟面子的事情,所以孩子害怕老師多于家長!
其實,“害怕”并不是學生對老師的懼怕,更多的是體現(xiàn)了學校老師的一種威嚴。也正是由于學生對老師有了敬畏之心,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才能正常、有序的進行和開展,孩子們才能在學校接受正規(guī)的教育和培養(yǎng),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