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在填報志愿之前不能想當然的填報自己喜歡的學校,一定要到學校咨詢一下今年分數(shù)線的波動情況,自己的分數(shù)是否能夠錄取。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考了,各個地區(qū)的同學們是不是又開始準備報考志愿了呢?中考使我們學習的里程中比較重要的一站,我們需要很合理的填報我們的志愿,那么該如何填報志愿呢?本次經(jīng)驗就來和初中的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如何填報中考的志愿。
中考填志愿是怎么填的
1、填報中考志愿最重要的是“量分填報”。比如,總成績比較低,又選報的是“熱門”學校,志愿就有可能落空;如果考生感覺自己的成績不錯,都擠報某一所學校,志愿也很可能落空。
2、填報志愿,不要跟風。不要不分情況的,一律選擇名校。家庭經(jīng)濟情況一般的,就盡量不要選擇擇校。
3、要根據(jù)往年學生填報志愿的總體情況填報志愿,報考示范性高中的學生比例比較平均,如果第一志愿報不好,第二志愿也很可能落空。比如:孩子第一志愿報了很想去的甲學校,第二志愿報了想去的乙學校,就可能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如果分數(shù)很高,甲學??隙〞浫?如果分數(shù)是中上,第一志愿報了很想去的甲學校,但報這所學校的學生的分數(shù)都很高,報乙學校學生的分數(shù)也很高,報甲和乙學校的志愿必然落空。所以填報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之間要有梯度,所報志愿要高低結合。
4、對于是否服從調(diào)配欄目。如果填報了“服從調(diào)配”,考分又達到了最低錄取線,學生將肯定有學上。當然,如果填報“不服從調(diào)配”,盡管也上了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但第一志愿、第二志愿、擇校志愿都未被錄取,就不能被調(diào)配錄取了。
中考志愿怎么填?做好這三步
第一步:分數(shù)預估
志愿填報的第一步,是要先了解自身的情況,對于自己正常水平發(fā)揮、超常發(fā)揮與失常發(fā)揮可能考得的成績有個預估。預估分數(shù)的具體方法有三種。
方法一:結合最近的兩次學校模擬考試成績,與目標學校近三年的錄取分數(shù)線進行對照。(缺點提示:這種方法是不太具有科學性與準確性,因為部分學校的模擬考試命題難度與中考不一樣,導致很難預測準確)。
方法二:結合最近的兩次學校模擬考試成績,大致了解年級排名,然后問班主任,這個排名去年能考多少分,再參考去年的學校錄取線進行對比。(缺點提示:部分學校不進行年級排名,所以學生只能估計大致年級排名區(qū)間。也有部分學校老師不公布去年這個排名能考上多少分。)
方法三:認真做一套與中考難度相當?shù)膮^(qū)一模試卷,查看實際分數(shù),再與去年錄取線進行對比。(缺點提示:很多學生很難抽出2個小時去認真測一次,即使有時間去測,改卷評分也存在著不夠?qū)I(yè))
第二步:學校分析
一所好的高中可以從多個方面去衡量,如中考錄取平均分、競賽成績、人才培養(yǎng)模式、高考、自主招生成績、出國成績等等。
首先,學生對高中階段學校應該有所了解。重點了解自己要報考的學校的報考條件,掌握招生學校的類型、歷年錄取分數(shù)線、招生范圍、招生人數(shù)等。
其次,了解各學校高考的本科升學率,本科升學率能很直觀地反映出高中學校的教學實力。
第三,了解學校的加工能力。衡量學校的加工能力一般采用中考分數(shù)線和高考上線率相結合的方法。如A和B學校中考招生人數(shù)都為800人,A校的中考分數(shù)線為420分,B校為426分,三年后高考成績出來,A校重本率為58%,B校50%,那么可以看出,A校加工能力更強些。
第三步:志愿填報
對于不同層次考生,在志愿選擇時應各有側(cè)重。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大可自信些。可將自己的第一、第二志愿適當超前,大膽填報。但為避免風險過大,第三志愿與前兩個開始拉開一定的差距會更加科學,同時鑒于往年部分優(yōu)生志愿填報皆為高分學校,在失常發(fā)揮后八個志愿全數(shù)落空的悲劇,建議可以填報一個低于平時成績的保底志愿。
對于中等生,還是以穩(wěn)為主。第一志愿適當摸高,從第二志愿開始與第一志愿拉開差距,同時仔細研究各學校的招生情況,也有以低分搏名校的機會。由于中等生是最大的群體,所以填報志愿的時候,仔細研究招生簡章、報考指南,避免出現(xiàn)志愿扎堆現(xiàn)象。
對于成績薄弱的學生,其實競爭不是很激烈,各志愿之間保持四五分的差距,理性選擇自己中意的學校,不放棄任何填報的機會。
小編總結
一個學校的好壞不是靠嘴上說出來的,一定要有成績。我們在挑選學校的時候同樣也要看好學校的成果,看一下這個學校近幾年培養(yǎng)的學生都考到哪里去了,有多少重點大學。其次還要看這個學校招收的學生是什么水平,然后看高考考出什么水平。 如果這個學校招收的都是各地區(qū)頂尖的學生,但是在高考成績中重點的人數(shù)并不是很多,那么就要考慮這所學校是否浪費了大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