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措施

煙臺南山學院為了達到英語閱讀對話教學的目的,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英語閱讀課程要求每周進行一個單元。在每次講解課文之前,教師好能把當前熱門的時事說給學生聽,教師用漢語說實時的具體內容,然后讓學生用英語翻譯。

后教師再用英語給學生詳細講解時事新聞中一些難點和重點的句子,詞匯。每次上課之前教師好都能做到對新時事的搜集,并進行師生互動。接著教師應該對每單元的內容十分了解,并對該單元的內容涉及一些簡單的討論話題,一至兩個話題為宜,給學生五分鐘的自由討論后,教師抽出兩到三名學生發(fā)言,后教師作總結。具體文章的講解過程中,英語泛讀教師應該清楚泛讀課程跟精讀課程的區(qū)別。泛讀課程忌諱教師把文章從開始讀到結尾,照本宣科。這種教學方法會導致“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惡果。文章結構的分析是泛讀課程的重點和難點。

學生讀過文章后應該知道怎么表達自己所讀的內容。泛讀教材所選文章一般比較長,課堂教學過程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不要過多關注一些極小的細節(jié),而要關注文章整篇的結構。每次新課之前,學生都要求預習課文,自己先思考文章應該包括幾個部分,每個部分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課堂中老師抽出一到兩名學生讓他們說出自己的結構分析,后老師做總結,得出文章的結構和每個部分的中心思想。
(一)合作性閱讀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二語習得早期研究曾經把會話作為課堂練習語言的主要手段,但這種觀念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已轉變。因為會話并沒有起到獲得語言能力的作用,只是一種句法練習。此后,交互式被認為在以下兩方面有助于語言的學習,即學習者對第二語言的理解及學習者的第二語言的產出能力。
(二)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目前,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是西方關于外語學習所普遍采用和推崇的教學模式,其根本目的在于實現以由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法向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現代教學方法轉變。
主張給學習者更多的參與機會,提倡教師不再只是專業(yè)知識的提供者,學習者也不再只是消極被動的接受者。知識的獲得將通過多種途徑,其中包括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等的交流合作,經驗共享。煙臺南山學院認識到目前,交際教學法對我國外語教學有了深刻的影響。交際教學的許多理論引起越來越多的教師的熱烈討論。其中任務型教學和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為主。
在許多人的頭腦中,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是天經地義的,除此之外,教學別無他途。任何新奇有效的教學方法很難產生普遍的影響。已經固化的教學觀念不被解凍,教學活動是難以前進的。對于傳統教學的傳授法,人們早已經產生疑慮,充分注意到傳授法在較高效率地傳遞文化知識的同時,犧牲了學生的智力、個性發(fā)展以及主體性的培育。改進傳授法的探索也層出不窮,但始終未出現一種兼顧學生發(fā)展全局的方略。原因在于傳統的教學理念沒有改變,新的教學目的觀、教學倫理觀也沒有確立,以至于各種探索的極限是在傳統教學理念范圍內的教學改良。結果大多是變幻著傳授和接受的招數,并無對教學徹底的改造。
后教師應該把文章中的一些重點詞匯給學生強調,讓他們掌握這些重點詞匯并能夠運用于以后的英語學習中。
二、英語的學習方式應滲透到教學的整個過程,煙臺南山學院的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合作開展語法知識的學習、作業(yè)、學習策略等。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合作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獲取、處理英語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煙臺南山學院的教師應對學生的這種團隊合作給予積極肯定的評價,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新的教學方法實現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激勵教師拓寬教學思路。英語課堂實施合作性學習的教學實踐。促進了學生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發(fā)展。學生所具備的英語語言能力達到了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目標。因此,新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應得到積極的推廣,才能實現英語的素質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