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關于公務員考試若a b=10,公務員考試——容斥原理問題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系如何“保五爭十”
數量關系在整個行測試卷中占著舉足輕重的分量,同時它也是行測拿高分的關鍵。但對于絕大多數同學而言,數量關系都是大家容易放棄的一類題型。殊不知,數量也有很多拿分的技巧所在。

一、保五
何為“保五”呢?在行測考試中,數量關系題量一般為10-15道不等,在有限的時間內,考生們完全可以輕松拿下五道題。
(1)猜證結合思想
例.甲乙兩種商品原來單價和為100元,因市場變化,甲商品降價10%,乙商品提價40%,調價后兩商品單價和提高20%,則乙商品提價后多少元?
A. 40 B.60 C. 36 D. 84
【答案】D。中公解析:單價和為100,其中A、B選項分別為40和60,有可能一個為甲原價一個為乙原價。D選項=B選項×1.4,則B就是乙原來的單價,D就是乙調價后的單價。
(2)整除思想
【答案】A。中公解析:由題意可知,建筑學院的總人數-缺考人數能被8整除,選項中只有A項符合。
對于許多考試題目,其實都是可以用這兩種方法快速選出正確答案的,這些題正確與否與你會不會做的關系不大,重點在于你是否能夠參透命題人的出題策略,是否熟悉整除思想的特征及應用。
猜證結合思想應用關鍵:重點關注中間量與所求量之間的關系,在選項中查找相關項;
整除思想應用關鍵:數據體現,文字描述,計算中想到用整除,以及如何使用小數字的整除特性。
二、爭十
前面兩種思想的應用,再結合簡單計算或者普通方程能夠做出來的題目,大家可以輕松拿下五道題。且數學一旦能夠做出來,除非是因為粗心,否則正確率非常高。那如何去爭取做對十道呢?
其實數量關系考試中并非都是難題,會有一部分對于大多數考生都比較簡單的題型,例如工程問題,利潤問題、容斥問題、極值問題、行程問題中的牛吃草、排列組合中的隔板模型、錯位重排等等。在此列舉一二:
(1)工程問題
利用好特值思想是解決工程問題的關鍵,由于其滿足“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這樣的乘除關系,且題干中一般都符合對應量未知的條件,故需重點體會如何“結合計算路徑”設特值的方法。一般常見的有設工作總量為時間的最小公倍數和設工作效率為效率比值兩種情況,且看如下例題:
例1:已知甲乙兩人的效率比為3:4。現在有一份工程,甲先做2天,因為家里有事臨時離開,乙?guī)兔ψ隽?天并且完成。請問如果一開始兩人就合作,需要多少天能完成?
例2:某商鋪甲、乙兩組員工利用包裝禮品的邊角料制作一批花朵裝飾門店。甲組單獨制作需要10小時,乙組單獨制作需要15小時,現兩組一起做,期間乙組休息了1小時40分,完成時甲組比乙組多做300朵。問這批花有多少朵?
A. 600 B. 900 C. 1350 D. 1500
利潤問題,考生們可以采用代入思維去理解,想象成日常生活中的情況,結合利潤問題中涉及的公式,方程法、特值法或者十字交叉法求解即可。
容斥問題,考生們學會使用文氏圖解題方法,便于解決靈活多變的集合間存在交叉關系的問題,記住常用的兩者容斥、三者容斥及容斥極值的相關公式,也可達到快速解題的目的。
極值問題重點把握和定最值與最不利原則的題型特征,熟練掌握其相應解題方法,相信考試若出現這類問題,絕大多數考生都是可以拿到這部分分數的。
對于這些常考的相對比較簡單的題型,大家做出來,那十道題就輕松到手了。
三、大滿貫
剩下的行程問題,排列組合以及概率問題或者復雜計算問題對于一些數學基礎較好的同學,估計也難不倒你們,那就爭取大滿貫嘍。那對于基礎一般的同學呢,可以結合做出來的題目,剩下的題目可以蒙答案,按照四選項大致平均分配的原則,合理選擇即可;或者結合其他蒙題的一些技巧,相信再對2-3道也不成問題。
經過上述的分析,是不是覺得數量其實也并非那么攻不可破。夯實基礎,結合技巧,數量對10道不是夢,行測上80也不是神話。加油哦!在這兒再次提醒下廣大考生,行測考試中一定要為數量留出10-15分鐘的做題時間,結合自身情況做一些擅長的題目。數學基礎差的同學不奢望數量提分,但是也要保證這部分不會給自己拉分。
公考之路艱辛且漫長,不忘初心,始終堅持,相信機會總會留給那些做充分準備的人!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二難推理題怎么解
二難推理通常是有兩個假言判斷和一個選言命題作為前提而構成的推理。其結論可以是直言判斷,也可以是選言判斷。它常常會使推理的人陷入進退維谷、左右為難的境地,故而得名。
二難推理其實質就是結合著選言命題考查的復雜型假言命題,萬變不離其宗,只要大家熟練掌握假言命題的推理規(guī)則就可以解決這一類型的所有題目。二難推理的??夹问街饕譃槿悾簶嫵墒?、破壞式和特殊式。
(一)構成式
所謂構成式其實就是一種假言命題的正向推導過程,一般來說包括兩種形式:
①如果A,那么B;如果C,那么B;A或C;所以,B
②如果A,那么B;如果C,那么D;A或C;所以,B或D
(二)破壞式
破壞式是利用假言命題“否定后件得出否定前件”這一推理規(guī)則變相進行的推理,通常也包括兩種形式:
①如果A,那么B;如果A,那么C;非B或非C;所以,非A
②如果A,那么B;如果C,那么D;非B或非D;所以,非A或非C
(三)特殊式
特殊式把二難推理縮小到兩個概念的范圍,這一點利用假言命題的“連鎖推理”規(guī)則可以把復雜的推理形式簡單化,輕而易舉的解決問題。
①如果A,那么B;如果A,那么非B;所以,非A
②如果A,那么B;如果非A,那么B;所以,B
以上幾乎涵蓋了行測考試中二難推理所有考查的形式,以下通過幾道真題示例的講解讓大家更直觀的感受這一類型題目的推理規(guī)則和解題方法。
例1.有人認為,一個國家如果能有效率地運作經濟,就一定能創(chuàng)造財富而變得富有;而這樣的一個國家要想保持政治穩(wěn)定,它所創(chuàng)造的財富必須得到公正的分配;財富的公正分配將結束經濟風險;但是,風險的存在正是經濟有效率運作的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
從上述觀點可以得出:
A.一個國家政治上的穩(wěn)定和經濟上的富有不可能并存
B.一個國家政治上的穩(wěn)定和經濟上的有效率運作不可能并存
C.一個富有國家的經濟運作一定是有效的
D.一個政治上不穩(wěn)定的國家,一定同時充滿了經濟風險
【答案】B.解析:運用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的推理規(guī)則和連鎖推理,可得出題干的邏輯關系如下:
①有效率地運作經濟→富有;
②有效率地運作經濟→存在經濟風險→財富不公正分配→政治不穩(wěn)定;
③政治穩(wěn)定→財富公正分配→不存在經濟風險→無法有效率地運作經濟;
根據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和選言命題的轉化關系,由③可知,或者政治不穩(wěn)定或者無法有效率地運作經濟,B項正確。
否定前件無法否定后件,因此根據①③,無法由政治穩(wěn)定→不富有,A項錯誤;
由①可知,“有效率地運作經濟”是“富有”的充分條件,C項錯誤;
由②可知,“存在經濟風險”是“政治不穩(wěn)定”的充分條件,D項錯誤,正確答案為B.
例2.某市要建花園或修池塘,有下列 4種假設:修了池塘就要架橋;架了橋就不能建花園;建花園必須植樹;植樹必須架橋。
據此不可能推出的是:
A.最后有池塘
B.最后一定有橋
C.最后可能有花園
D.池塘和花園不能同時存在
【答案】C.解析:題干的邏輯關系如下:①修池塘→架橋→不建花園;②建花園→植樹→架橋。由①否定后件就能推出否定前件,可知,建花園→不架橋,與②建花園→架橋構成二難推理,符合特殊式的第二種:如果A,那么B;如果A,那么非B;所以,非A,因此不建花園,C項推不出。
例3.威尼斯面臨的問題具有典型意義。一方面,為了解決市民的就業(yè),增加城市的經濟實力,必須保留和發(fā)展它的傳統(tǒng)工業(yè),這是旅游業(yè)所不能替代的經濟發(fā)展的基礎;另一方面,為了保護其獨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必須杜絕工業(yè)污染,但是,發(fā)展工業(yè)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工業(yè)污染。
可見:
A.威尼斯將不可避免地面臨經濟發(fā)展的停滯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
B.威尼斯市政府的正確決策應是停止發(fā)展工業(yè)以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C.威尼斯市民的生活質量只依賴于經濟和生態(tài)環(huán)境
D.如果有一天威尼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受到了破壞,這一定是它為發(fā)展經濟所付出的代價
【答案】A.解析:由題干可將兩方面內容用邏輯關系表述如下:①發(fā)展經濟→發(fā)展工業(yè);②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杜絕工業(yè)污染→不發(fā)展工業(yè),①②構成二難推理,符合破壞式的第二種情形:如果A,那么B;如果C,那么D;非B或非D;所以,非A或非C,因此得出,或者不發(fā)展經濟或者不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A項正確。
所謂的二難推理就是對假言命題中連鎖推理和“逆否命題”的考查,只要熟練掌握這兩種規(guī)則就可以應對公考路上這一類型的所有題目。
公務員考試中職位類別A類和B類有什么區(qū)別啊
A類是綜合管理類、B類是行政執(zhí)法類。
1、工作內容不同
A類職位主要包括在中央、國家機關和中央國家行政機關派駐機構與中央垂直管理系統(tǒng)所屬機構中,從事政策、法律法規(guī)、規(guī)劃等的研究起草工作和政策、法律法規(guī)、規(guī)劃實施的指導、監(jiān)督檢查工作,以及從事機關內部綜合性管理工作的職位(如,國家計委綜合司從事經濟形勢分析和政策研究的職位)
B類職位主要包括在中央、國家機關和中央國家行政機關派駐機構與中央垂直管理系統(tǒng)所屬機構中,從事機關內的專業(yè)技術工作、對機關的業(yè)務工作提供專業(yè)技術支持的職位(如,某些機關內部的財務會計職位);實行中央垂直管理的行政機關中直接將各項具體規(guī)定施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行政執(zhí)法職位(如,基層海關中從事海上緝私或現場查驗工作的職位)。
2、部分考試的內容不同
A類職位筆試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A)和《申論》;
B類職位筆試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B)和《申論》。
擴展資料:
公務員考試方式
各個地方的考試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有筆試和面試。筆試科目各有不同,北京、山東、浙江、上海和廣東等省的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和《申論》。要報地方公務員考試的同學要注意查閱當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簡章,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當下就公務員考試改革的趨勢來看,傾向于向考《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靠攏。
1、筆試
中央、國家機關的公務員考試包括筆試(公共科目、專業(yè)科目)和面試,以前公共科目筆試按A、B類職位分別進行。A類職位筆試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A)和《申論》;B類職位筆試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B)和《申論》;專業(yè)科目筆試和面試時間由招考部門自行通知。從2006年開始,A、B類都要考一樣的科目,就是《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和《申論》,只不過《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分別命題。
2、面試
面試比例與計劃錄用人數比例一般有3:1、4:1、5:1三種,只有通過筆試后,按錄用人數與面試比例確認筆試成績排名前幾位的才有面試資格,進入面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公務員考試職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公務員考試
公務員考試數學題
解:分子不變時,若分母越大,則分數值越小.
A≥B,則1/B≥1/A;
又4/15=1/A+1/B,故1/B≥(4/15)÷2=2/15.
即:1/B≥2/15,故自然數B可能為1,2,3,…,7。
B=1時,代入4/15=1/A+1/B,求得A<0,舍去;
B=2時,同理可求得A<0,舍去;
B=3時,可求得A<0,舍去;
B=4時,可求得A=60;
B=5時,可求得A=15;
B=6時,可求得A=10;
B=7時,可求得A=13/105,舍去.
綜上所述,自然數A的值共有3個,分別為60、15、10
如果紅桃A在上面則
次數是52的倍數
,所以是26次
希望對你有幫助
公務員考試——容斥原理問題
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系之容斥問題:
二者容斥問題
1)公式法:覆蓋面積=A+B-A與B的交集。
2)解法二:若被計數的事物有A、B兩類,那么,先把A、B兩個集合的元素個數相加,然后減掉重復計算的部分。
簡記:元素的總個數=大圈-中圈(A、B為大圈,x為中圈)
方法核心:讓每個重疊區(qū)域變?yōu)橐粚印?/p>
三者容斥問題
1)公式法:覆蓋面積=A+B+C-兩者交-2×三者交。
2)解法二:若被計數的事物有A、B、C三類,那么,先把A、B、C三個集合的元素個數相加,然后減掉重復計算的部分。
簡記:元素的總個數=大圈-中圈+數小圈(大圈指三類元素的個數和,中圈指題目中所給重疊區(qū)域(1、2、3、1+x、2+x、3+x、1+2+3+x),小圈為三層重疊區(qū)域x,利用此公式,我們只需數小圈即可。
方法核心:讓每個重疊區(qū)域變?yōu)橐粚印?/p>
容斥極值問題
公式法
①(A∩B)min=A+B-I(I表示全集)
②(A∩B∩C)min=A+B+C-2I
③(A∩B∩C∩D)min=A+B+C+D-3I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以上信息來源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