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于公務員考試有關的圖片和考公務員的照片要求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如何上傳公務員考試照片怎樣修改
上傳照片要求及注意事項:

1、考生上傳電子版照片為近期免冠正面證件照,格式為jpg,大小為5K~50K,170px* 130px,34×45毫米左右,相當于2寸照片。不要將其他格式的圖片直接修改文件的擴展名上傳。
2、考生上傳照片時,必須在“本地照片預覽”下面的預覽框內真實地看到自己的照片后,再點擊“上傳照片”按鈕(在點擊此按鈕前最好按F5鍵刷新一下)。
3、上傳照片必須清晰反映本人特征,如生活照、用攝像頭所攝照片、照片模糊或虛等情況、有紅‘X’等情況均不能通過照片審核。
4、考生上傳的電子照片如不符合要求,可通過PHOTOSHOP等圖像處理軟件或本網站提供的處理軟件按要求調整后再上傳。
5、考生可隨時按F5鍵查看上傳的照片是否為本人照片和審核情況。
6、確認期間,請不要使用同一瀏覽器同時打開多個頁面為不同考生上傳照片和繳費,尤其是在學校上網的學生務必注意,使用同一瀏覽器為多人上傳照片時,容易出現(xiàn)照片互傳現(xiàn)象(已上傳的照片會變成同一頁面下另一考生的)??忌仨氉⒁猓?/p>
(1)在上傳照片時同一瀏覽器頁面下不要同時為多個考生上傳照片和繳費;
(2)照片上傳后一定要立即重新登陸系統(tǒng)核查自己的照片。
考生上傳電子版照片為近期免冠正面證件照,格式為jpg,大小為5K~50K,170px* 130px。34×45毫米左右,相當于2寸照片。不要將其他格式的圖片直接修改文件的擴展名上傳。
在上傳照片時能夠看到照片,但點擊“上傳照片”按鈕后提示照片不能保存或其它不成功提示信息如何處理?
系統(tǒng)中規(guī)定照片大小最大為50k,最小為5K,照片格式為“*.jpg”,請按照相應規(guī)格上傳照片。
公務員考試上傳照片多大照片背景什么顏色
公務員考試上傳照片要求及注意事項:
1、考生上傳電子版照片為近期免冠正面證件照,格式為jpg,大小為5K~50K,170px* 130px,34×45毫米左右,相當于2寸照片。不要將其他格式的圖片直接修改文件的擴展名上傳。
2、考生上傳照片時,必須在“本地照片預覽”下面的預覽框內真實地看到自己的照片后,再點擊“上傳照片”按鈕(在點擊此按鈕前最好按F5鍵刷新一下)。
3、上傳照片必須清晰反映本人特征,如生活照、用攝像頭所攝照片、照片模糊或虛等情況、有紅‘X’等情況均不能通過照片審核。
4、考生上傳的電子照片如不符合要求,可通過PHOTOSHOP等圖像處理軟件或本網站提供的處理軟件按要求調整后再上傳。
5、考生可隨時按F5鍵查看上傳的照片是否為本人照片和審核情況。
6、確認期間,請不要使用同一瀏覽器同時打開多個頁面為不同考生上傳照片和繳費,尤其是在學校上網的學生務必注意,使用同一瀏覽器為多人上傳照片時,容易出現(xiàn)照片互傳現(xiàn)象(已上傳的照片會變成同一頁面下另一考生的)??忌仨氉⒁猓?/p>
(1)在上傳照片時同一瀏覽器頁面下不要同時為多個考生上傳照片和繳費;
(2)照片上傳后一定要立即重新登陸系統(tǒng)核查自己的照片。
考生上傳電子版照片為近期免冠正面證件照,格式為jpg,大小為5K~50K,170px* 130px。34×45毫米左右,相當于2寸照片。不要將其他格式的圖片直接修改文件的擴展名上傳。
在上傳照片時能夠看到照片,但點擊“上傳照片”按鈕后提示照片不能保存或其它不成功提示信息如何處理?
系統(tǒng)中規(guī)定照片大小最大為50k,最小為5K,照片格式為“*.jpg”,請按照相應規(guī)格上傳照片。
公務員考試行測分為幾類題
旺黔誠大樹職教給大家解答!
公務員考試行測分為幾類題型?行測各題型該如何復習呢?公務員考試行測一共分為五大題型,分別是常識判斷、數(shù)量關系、言語理解與表達、資料分析和判斷推理等五個題型!大樹職教作為貴州本土的專注于公考/編制類培訓的企業(yè),有著很多的經驗,大家有關于這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qū)問哦!旺黔誠·大樹職教在省考面試中已經連續(xù)三年拿下省考面試全省第一!
行測題型及分值分布
國考(國家公務員考試)
1.常識判斷:總共25個題目,每個題目0.5分,共計12.5分;
2.數(shù)量關系: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1分,共計20分;
3.言語理解與表達:總共40個題目,每個題目0.6分,共計24分;
4.資料分析: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1分,共計20分。
5.判斷推理:總共35個題目,圖形推理每個題目0.5分,定義判斷每個題目0.8分,類比推理每個題目0.5分,邏輯判斷每個題目0.8分,共計23.5分。
省考(省度公務員考試)
1.常識判斷:考查政治、經濟、法律、歷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識,總共20道題,每題分值在0.5分左右;
2.數(shù)量關系:總共10道題。每題分值在1分左右。
3.言語理解:選詞填空20道題,片段閱讀20道題,總共40道題。每題分數(shù)在0.6至0.8分左右;
4.資料分析:分為三份資料,每份資料有5道題,總共15道題,每題分值在1分左右;
5.判斷推理:定義判斷10道題,圖形推理5道題,類比推理10道題,邏輯判斷10道題,總共35道題。每題分數(shù)在0.6至0.8分左右;
行測各題型該如何進行復習?第一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一、言語理解與表達
省級和市地級,言語理解與表達均考查40道題目。其中文章閱讀只在省級中考查;2020年國考中省級和市地級言語理解差別加大,選詞填空、片段閱讀、語句表達三個題型題目不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考查重點
(一)選詞填空
1.考查重點:從考查形式上看,以兩空、三空為主;從考查的詞語類型看成語是重點;從考點上看語境分析是重點。
2.備考策略:選詞填空題目是易錯題型,需長時間備考。一方面提升文字理解能力,掌握語境分析、詞語辯詞等解題方法,另外一方面需提升“底蘊”積累。
(二)片段閱讀
1.考查重點:題型上主要考查主旨觀點題。材料結構上主要考查總分、分總、轉折、因果文段。
2.備考策略:片段閱讀是國考中復習重點。要求考生系統(tǒng)性學習、掌握行文脈絡分析方法,重點分析句意及句間關系,建立正確解題的思維路徑。
(三)語句表達
1.考查重點:排序題與銜接題目平分秋色。省級每年考查3或4題,市地級每年考查4或5題。
2.備考策略:重點提升句間關系分析能力,掌握解題原則,熟練運用解題技巧。
(四)篇章閱讀
1.考查重點:文章類型為社會科學文和科普說明文。題型重點為主旨觀點題、細節(jié)判斷題及特殊小題型。
2.備考策略:面對文章閱讀不要“慌”,核心考查的還是基礎題型,重點從解題順序和閱讀方法上下功夫。
第二部分數(shù)量關系
一、考查題型相對穩(wěn)定,把握重點題型是關鍵
1.考查重點:近四年考查計算問題21道,行程問題5道,工程問題6道,排列組合5道,概率問題6道,幾何問題7道,函數(shù)圖像4道。
二、常規(guī)方法要會用,答題技巧更重要
數(shù)量關系除常規(guī)的方程法外,若是能夠結合整除、特值、比例、盈虧等技巧性方法解題,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第三部分判斷推理
一、判斷推理
在國考中,邏輯判斷、圖形推理、類比推理和定義判斷是四大??碱}型,每種題型均考查10道題。市地級有5道題目是以一題五問的形式考查。圖形推理市地級比副省簡單。定義判斷命題形式更加靈活,以詩句、俗語、古文以及圖片等呈現(xiàn)。類比推理側重考查概念間關系和常識。
二、考察重點
(一)圖形推理
1.考查重點:圖形共性、數(shù)量關系和立體圖形。其中圖形對稱性、相對位置等考查頻率較高;立體圖形考點多樣、難度大,包括空間折疊、三視圖、截面圖和立體拼接等。
2.備考策略:掌握基礎考點,每日一練,培養(yǎng)圖形敏感度,明確解題思路。
(二)定義判斷
1.考查重點:常考社會學、心理學、文學、法學以及管理學等學科概念。
2.備考策略:掌握定義判斷核心成分的分析方法,充分理解定義內涵,積累社會熱點、拓寬常識儲備。
(三)類比推理
1.考查重點:經驗常識中的功能關系、加工關系、職業(yè)關系,言語關系中的詞義關系,邏輯關系中的概念間關系。
2.備考策略:掌握基礎考點,常態(tài)思維,分析詞項間本質關聯(lián)。積累常識。
(四)邏輯判斷
1.考查重點:必然性推理重點考查假言命題、綜合推理和樸素邏輯??赡苄酝评韨戎乜疾榧訌娦?、削弱型、前提型;從論證模型上看,求異論證和實踐論證等考查頻率較高;其中,選項力度比較是可能性推理需要關注的重點。
2.備考策略:邏輯和生活思維大相徑庭,需系統(tǒng)性學習以轉換思維,大量刷題掌握推理規(guī)則和??颊撟C模型,進而形成高效解題的思維路徑。
第四部分資料分析
一、常規(guī)考點最重要,概念公式要記牢
1.考查重點:每年均以考查增長、比重、平均數(shù)、倍數(shù)為主,覆蓋了80%以上的題目,其中主要考查基本公式的比較或求值、也會多考點結合考查。與此同時,還存在部分查找類題目,考查材料分析及數(shù)據查找能力。
2.備考策略:資料分析每年的考點基本沒有多少變化,是行測成績能有變化的突破點。把握常規(guī)考點,勤加練習,很容易有一個漂亮的分數(shù)。
二、計算比較沒難度,選對方法成績高
國考資料分析大部分題目計算難度不大,存在部分列式復雜、參與運算數(shù)據較大的題目,但選項差距較大,甚至選項給出一個范圍,這一特點在2020年考試中非常明顯,變相降低了整體的計算難度。因此,提升基本的計算能力,保證計算不出現(xiàn)低級錯誤非常關鍵。國考題目也注重解題技巧,熟練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結合題目及選項特點,靈活應用即可快速解題。
第五部分常識
一、系統(tǒng)梳理理論知識
首先,在之前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把常識部分所有科目的內容都翻閱一遍,看完一遍并做相應的專項練習題,不要求過多,在沖刺階段挑選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題目來做,每個部分20-30道題即可,真正達到鞏固和復習內容的目的。
其次,考題及模擬訓練。之前考生應該做了不少模擬題,這時考生要掌握做題的時間和感覺,更重要的是通過做題掌握考查的重難點。這時反復做考題,在做考題的時候檢驗自己的復習效果。同時配套做模擬題進行鞏固提高。通過廣泛的做題,鍛煉自己的做題節(jié)奏及摸清考題的出題規(guī)律,將自己的知識薄弱點一一擊破。
最后,臨考試很近了的時候,再重新翻閱一遍知識點,溫故而知新。另外,再把之前做過的考題和模擬題拿出來看看,做對的繼續(xù)鞏固,做錯的總結經驗,考生切忌焦慮、浮躁,要沉得住氣,再次看書,可以參考相關輔導資料多重視一些重難點及預測點??傊?,在此階段要調整好心態(tài),不放棄看書,一直堅持到底。
二、巧取分數(shù)的備考方法
多關注國情社情。所謂國情社情除了指中國的地理、歷史、國家性質等內容外,還有國家的大政方針、主要政策,考生應將復習的重點放在這一部分。比如黨的十八大報告內容、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中央一號文件等。
掌握各學科整體脈絡。常識判斷考查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法律、歷史等多個方面,知識點繁多,考生在復習這部分內容時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建議考生整體把握學科內容,提綱挈領的復習可更好地抓住各學科的精髓,不至于因小失大。
經濟部分:宏觀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消費政策等。
人文歷史:中國古代史、近現(xiàn)代史(鴉片戰(zhàn)爭、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太平天國、辛亥革命等)、世界史,人文文學:古代文學、現(xiàn)當代文學、世界文學。
有舍有得。行測題目相對較多,答題時間相對較短,而常識判斷部分考查內容涵蓋廣泛,考生在答題時千萬要掌握好答題速度,對于沒有復習到的地方,要有所舍棄,將答題的珍貴時間用在更有把握的題目上。
三、備考策略
1、平時多關注熱點素材和新聞,比如說利用抖音平臺、頭條平臺、以及各類公眾號進行知識的積累,各大類平臺都是相應的知識整理,都可以進行搜集整理。
2、做題過程當中及時把自己的錯題進行收集整理,將個套模擬卷之間的異同點找出,然后進行查缺補漏,對于已知的知識點,可以加深記憶,對于未知的知識點,需要著重的去補充。
以上是旺黔誠大樹職教整理的應屆生如何備考行測內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或者學習更多關于公務員考試/遴選、事業(yè)單位\教師\銀行\(zhòng)國企招聘等的內容或者想問的問題,小編都可以給大家解答!歡迎大家前往貴州旺黔誠大樹教育官網具體了解!
考公務員的照片要求
源照片要求:報考人員本人近期免冠正面電子證件照片(藍底或白底證件照,JPG或JPEG格式,照片寬度不低于295像素,高度不低于413像素)。
藍白底
一、公務員考試的照片要求
1.公務員考試所提供的照片必須是電子照片,電子照片的格式必須是JPG的格式。
2.上傳的電子照片必須是近期的免冠照片,應該保證是近6個月之內的免冠照片。
國考證件照可以披頭發(fā)在胸前,但是需要看到兩耳輪廓。
最好把頭發(fā)扎起來,一般正規(guī)考試報名的照片都要求露出額頭、耳朵,頭發(fā)最好不要披著,扎起來人顯得精神、利落、正式。
3.上傳的照片必須要符合照片的像素要求,公務員的電子版照片的像素要求是295X413px。
4.可以提前從網站上面下載照片處理工具進行照片處理,然后再進行上傳。
“照片處理工具”是對報考人員所需上傳照片進行標準化處理的專用照片處理軟件。
照片上傳之前均須通過“照片處理工具”進行處理、保存,否則無法完成照片上傳和后續(xù)相關操作。
5.要求照片的背景色是白色或者是藍色。
6.應該注意不可以提供近期的生活照或者是藝術照片。
公務員考試科目有哪些
下面就是考試的內容需要根據考試內容準備,就考下面這兩科
1.《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下面有這個類型的資源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包括資料分析、判斷推理以及言語表達等方面。
2.《申論》:下面有這個類型的資源
申論考察的是從事機關單位所具備的基本能力。
公務員省考國考資源匯總百度云網盤資源下載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OGHO9x7x-bDAq1gRsZOCQA?pwd=2D72提取碼:2D74
資源包含:省考和國考公務員的各類學習資料,多種網課機構學習資源,歷屆真題、考前沖刺、行政能力測試、資料分析、公共基礎、綜合寫作、常識、理論知識、判斷推理、數(shù)量關系、言語理解、申論、時政、真題資料、面試等等國/省公務員考試學習資料匯總。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以上信息來源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