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公務員培訓考試的試題這個問題,公務員考試行測分為幾類題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公務員的考試有哪些
您好!

公務員考試分為哪幾類?
公務員
大部分人所熟知且報考人數眾多的公務員考試(簡稱公考)是國考和省考。國考,是由國家公務員局組織、為中央機關、國家部委及垂直單位招錄新公務員的考試,考試時間一般在每年的十一月底十二月初;省考,是由各省組織、為本省相關單位招錄新公務員而準備的全省性考試,大部分省考時間在每年的四月下旬。除開國考和省考外,如選調生考試、黨政考試、政法干警專項考試、事業(yè)單位考試等也在公考范疇內。
公務員考試內容有哪些?
公務員考試大致分為筆試和面試,當然筆試和面試均通過后還要經過體檢、政審等環(huán)節(jié)之后才能成為一名正式的公務員。筆試是公務員考試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它分為行測和申論兩個科目的考察。
行測,包括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言語理解與表達、常識判斷、資料分析五大模塊??傮w而言,行測相當于是對考生小學初中高中的基礎知識的一次統(tǒng)考,考試范圍很廣,知識點散亂,題量也很大,考生在復習過程中,要通過大量的刷題來熟悉每一模塊的出題規(guī)律,掌握做題技巧,提升做題速度。這里,我推薦使用上學吧公務員題庫。
申論的試題可分為歸納概括題、綜合題、公文題、大作文這四道,不同于行測每個選擇題都有準確的標準答案,申論是文字性答題,答案并不是標準唯一的,但在進行申論答題時,要注意不能脫離材料答題,尤其是歸納概括、綜合、公文這三大道題要保證答案是提煉總結自所給材料,大作文也要根據所給材料進行展開作答。申論的備考一定要重點利用好真題資料,另外,書寫工整也是申論的加分項哦!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公務員考試都需要學習什么
公務員考試是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的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的錄用考試。都考什么內容?
公務員考試考什么考幾科
公務員考試是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的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的錄用考試。都考什么內容?
公務員考試行測分為幾類題
旺黔誠大樹職教給大家解答!
公務員考試行測分為幾類題型?行測各題型該如何復習呢?公務員考試行測一共分為五大題型,分別是常識判斷、數量關系、言語理解與表達、資料分析和判斷推理等五個題型!大樹職教作為貴州本土的專注于公考/編制類培訓的企業(yè),有著很多的經驗,大家有關于這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qū)問哦!旺黔誠·大樹職教在省考面試中已經連續(xù)三年拿下省考面試全省第一!
行測題型及分值分布
國考(國家公務員考試)
1.常識判斷:總共25個題目,每個題目0.5分,共計12.5分;
2.數量關系: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1分,共計20分;
3.言語理解與表達:總共40個題目,每個題目0.6分,共計24分;
4.資料分析: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1分,共計20分。
5.判斷推理:總共35個題目,圖形推理每個題目0.5分,定義判斷每個題目0.8分,類比推理每個題目0.5分,邏輯判斷每個題目0.8分,共計23.5分。
省考(省度公務員考試)
1.常識判斷:考查政治、經濟、法律、歷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識,總共20道題,每題分值在0.5分左右;
2.數量關系:總共10道題。每題分值在1分左右。
3.言語理解:選詞填空20道題,片段閱讀20道題,總共40道題。每題分數在0.6至0.8分左右;
4.資料分析:分為三份資料,每份資料有5道題,總共15道題,每題分值在1分左右;
5.判斷推理:定義判斷10道題,圖形推理5道題,類比推理10道題,邏輯判斷10道題,總共35道題。每題分數在0.6至0.8分左右;
行測各題型該如何進行復習?第一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一、言語理解與表達
省級和市地級,言語理解與表達均考查40道題目。其中文章閱讀只在省級中考查;2020年國考中省級和市地級言語理解差別加大,選詞填空、片段閱讀、語句表達三個題型題目不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考查重點
(一)選詞填空
1.考查重點:從考查形式上看,以兩空、三空為主;從考查的詞語類型看成語是重點;從考點上看語境分析是重點。
2.備考策略:選詞填空題目是易錯題型,需長時間備考。一方面提升文字理解能力,掌握語境分析、詞語辯詞等解題方法,另外一方面需提升“底蘊”積累。
(二)片段閱讀
1.考查重點:題型上主要考查主旨觀點題。材料結構上主要考查總分、分總、轉折、因果文段。
2.備考策略:片段閱讀是國考中復習重點。要求考生系統(tǒng)性學習、掌握行文脈絡分析方法,重點分析句意及句間關系,建立正確解題的思維路徑。
(三)語句表達
1.考查重點:排序題與銜接題目平分秋色。省級每年考查3或4題,市地級每年考查4或5題。
2.備考策略:重點提升句間關系分析能力,掌握解題原則,熟練運用解題技巧。
(四)篇章閱讀
1.考查重點:文章類型為社會科學文和科普說明文。題型重點為主旨觀點題、細節(jié)判斷題及特殊小題型。
2.備考策略:面對文章閱讀不要“慌”,核心考查的還是基礎題型,重點從解題順序和閱讀方法上下功夫。
第二部分數量關系
一、考查題型相對穩(wěn)定,把握重點題型是關鍵
1.考查重點:近四年考查計算問題21道,行程問題5道,工程問題6道,排列組合5道,概率問題6道,幾何問題7道,函數圖像4道。
二、常規(guī)方法要會用,答題技巧更重要
數量關系除常規(guī)的方程法外,若是能夠結合整除、特值、比例、盈虧等技巧性方法解題,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第三部分判斷推理
一、判斷推理
在國考中,邏輯判斷、圖形推理、類比推理和定義判斷是四大??碱}型,每種題型均考查10道題。市地級有5道題目是以一題五問的形式考查。圖形推理市地級比副省簡單。定義判斷命題形式更加靈活,以詩句、俗語、古文以及圖片等呈現(xiàn)。類比推理側重考查概念間關系和常識。
二、考察重點
(一)圖形推理
1.考查重點:圖形共性、數量關系和立體圖形。其中圖形對稱性、相對位置等考查頻率較高;立體圖形考點多樣、難度大,包括空間折疊、三視圖、截面圖和立體拼接等。
2.備考策略:掌握基礎考點,每日一練,培養(yǎng)圖形敏感度,明確解題思路。
(二)定義判斷
1.考查重點:??忌鐣W、心理學、文學、法學以及管理學等學科概念。
2.備考策略:掌握定義判斷核心成分的分析方法,充分理解定義內涵,積累社會熱點、拓寬常識儲備。
(三)類比推理
1.考查重點:經驗常識中的功能關系、加工關系、職業(yè)關系,言語關系中的詞義關系,邏輯關系中的概念間關系。
2.備考策略:掌握基礎考點,常態(tài)思維,分析詞項間本質關聯(lián)。積累常識。
(四)邏輯判斷
1.考查重點:必然性推理重點考查假言命題、綜合推理和樸素邏輯??赡苄酝评韨戎乜疾榧訌娦?、削弱型、前提型;從論證模型上看,求異論證和實踐論證等考查頻率較高;其中,選項力度比較是可能性推理需要關注的重點。
2.備考策略:邏輯和生活思維大相徑庭,需系統(tǒng)性學習以轉換思維,大量刷題掌握推理規(guī)則和??颊撟C模型,進而形成高效解題的思維路徑。
第四部分資料分析
一、常規(guī)考點最重要,概念公式要記牢
1.考查重點:每年均以考查增長、比重、平均數、倍數為主,覆蓋了80%以上的題目,其中主要考查基本公式的比較或求值、也會多考點結合考查。與此同時,還存在部分查找類題目,考查材料分析及數據查找能力。
2.備考策略:資料分析每年的考點基本沒有多少變化,是行測成績能有變化的突破點。把握常規(guī)考點,勤加練習,很容易有一個漂亮的分數。
二、計算比較沒難度,選對方法成績高
國考資料分析大部分題目計算難度不大,存在部分列式復雜、參與運算數據較大的題目,但選項差距較大,甚至選項給出一個范圍,這一特點在2020年考試中非常明顯,變相降低了整體的計算難度。因此,提升基本的計算能力,保證計算不出現(xiàn)低級錯誤非常關鍵。國考題目也注重解題技巧,熟練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結合題目及選項特點,靈活應用即可快速解題。
第五部分常識
一、系統(tǒng)梳理理論知識
首先,在之前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把常識部分所有科目的內容都翻閱一遍,看完一遍并做相應的專項練習題,不要求過多,在沖刺階段挑選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題目來做,每個部分20-30道題即可,真正達到鞏固和復習內容的目的。
其次,考題及模擬訓練。之前考生應該做了不少模擬題,這時考生要掌握做題的時間和感覺,更重要的是通過做題掌握考查的重難點。這時反復做考題,在做考題的時候檢驗自己的復習效果。同時配套做模擬題進行鞏固提高。通過廣泛的做題,鍛煉自己的做題節(jié)奏及摸清考題的出題規(guī)律,將自己的知識薄弱點一一擊破。
最后,臨考試很近了的時候,再重新翻閱一遍知識點,溫故而知新。另外,再把之前做過的考題和模擬題拿出來看看,做對的繼續(xù)鞏固,做錯的總結經驗,考生切忌焦慮、浮躁,要沉得住氣,再次看書,可以參考相關輔導資料多重視一些重難點及預測點??傊?,在此階段要調整好心態(tài),不放棄看書,一直堅持到底。
二、巧取分數的備考方法
多關注國情社情。所謂國情社情除了指中國的地理、歷史、國家性質等內容外,還有國家的大政方針、主要政策,考生應將復習的重點放在這一部分。比如黨的十八大報告內容、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中央一號文件等。
掌握各學科整體脈絡。常識判斷考查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法律、歷史等多個方面,知識點繁多,考生在復習這部分內容時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建議考生整體把握學科內容,提綱挈領的復習可更好地抓住各學科的精髓,不至于因小失大。
經濟部分:宏觀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消費政策等。
人文歷史:中國古代史、近現(xiàn)代史(鴉片戰(zhàn)爭、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太平天國、辛亥革命等)、世界史,人文文學:古代文學、現(xiàn)當代文學、世界文學。
有舍有得。行測題目相對較多,答題時間相對較短,而常識判斷部分考查內容涵蓋廣泛,考生在答題時千萬要掌握好答題速度,對于沒有復習到的地方,要有所舍棄,將答題的珍貴時間用在更有把握的題目上。
三、備考策略
1、平時多關注熱點素材和新聞,比如說利用抖音平臺、頭條平臺、以及各類公眾號進行知識的積累,各大類平臺都是相應的知識整理,都可以進行搜集整理。
2、做題過程當中及時把自己的錯題進行收集整理,將個套模擬卷之間的異同點找出,然后進行查缺補漏,對于已知的知識點,可以加深記憶,對于未知的知識點,需要著重的去補充。
以上是旺黔誠大樹職教整理的應屆生如何備考行測內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或者學習更多關于公務員考試/遴選、事業(yè)單位\教師\銀行\(zhòng)國企招聘等的內容或者想問的問題,小編都可以給大家解答!歡迎大家前往貴州旺黔誠大樹教育官網具體了解!
公務員考試在網上哪里有試題可以練習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公務員考試在模擬試題
面對公務員考試,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參加培訓班來實現(xiàn)快速提高、充分備考,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在選擇輔導課程時,務必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進行。公考學習一般都要經過夯實基礎、專項復習、考點各個擊破、查漏補缺、沖刺預測這五個階段,所以學生要先確定自己屬于哪個階段,再選擇適合的輔導課程。
一、夯實基礎階段:主要是基礎知識的學習,不要急于做真題,著重夯實基礎。了解公務員考查知識的完整體系,構建知識架構,了解學習的各部分內容及知識系統(tǒng),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及方法技巧。這一階段建議考生多聽取一些網絡公開課或者免費講座,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選擇精品班來輔助自己備考,讓自己入門的更快一點。對此,中公教育傳統(tǒng)名師深度課程、系統(tǒng)精講課程在夯實基礎方面,可以幫助學生短時間內快速掌握全面的考試知識點。
二、專項復習階段:考生通過歷年真題和全真模擬預測試卷的自測可以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和弱項,帶著學到的各種方法和技巧去做題、揣摩,之后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項學習和訓練。但是,如果在某一個專項,如數量關系特別薄弱,就建議考生們可以選擇中公教育的高分專項課程,在名師指導下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習問題,快速掌握專項解題技巧。
三、核心考點各個擊破階段:通過歷年真題的演練,領悟公務員考試命題的高頻考點,抓住高頻考點,各個擊破。最直接的提分方法就是參加中公教育的核心考點精解班和微專項精講精練課程,幫助梳理高頻考點,迅速擊破疑難問題,。
四、查漏補缺階段:考生在大量做題的過程中對于經常出錯的題型、自己擅長的題型以及比較經典的新題型要進行分析歸納,這樣有助于查漏補缺,因勢利導。這階段可以配套選擇網校的課程來輔助學習,如中公網校的深度班,考點齊全,講解詳細,有助于學生完成真正的查漏補缺。
五、沖刺預測階段:建議考生按照公務員考試的時間進行全真實戰(zhàn)演練,鍛煉自己的考試能力,讓自己適應考試環(huán)境。同時要注意調整心態(tài),勞逸結合。這是備考的關鍵階段,建議考生選擇中公教育的沖刺預測、模考預測類課程。
選擇輔導課程需要跟著學習階段走,同時建議考生在備考初期就應該制定完整的學習規(guī)劃,如果“戰(zhàn)線”比較長或者需要快速突擊,可以考慮選擇中公教育全日制系列的課程,如定制特訓課程、一次成公課程等,在專業(yè)指導下完成從“基礎—提高—考前沖刺”的系統(tǒng)學習。
中公教育網站第一時間公布各類公考類信息,建議及時關注,??荚嚦晒?!
http://gd.offcn.com?wt.mc_id=bd10927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yè)知道提問。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上信息來源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