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答題順序(行測答題順序)


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關于公務員考試答題順序,行測答題順序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公務員考試答題順序(行測答題順序)

本文目錄

公務員考試答題順序(行測答題順序)

  1. 公務員考試行測做題順序怎么最好
  2.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順序怎么安排好
  3. 國考時間安排及答題順序
  4. 行測答題順序
  5. 在公務員考試中,大家行測的答題順序是怎樣啊

公務員考試行測做題順序怎么最好

我的做題順序是

公務員考試答題順序(行測答題順序)

言語理解--邏輯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數(shù)學運算

1.左右半腦交替使用,可以稍微得到休息

2.剛上考場做題,腦子還沒運轉到高效狀態(tài),所以先做個言語理解或者常識判斷來激活

2.數(shù)學運算一般偏難,所以放到最后做,節(jié)約時間

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不要拘泥于別人的方法~我是自己研究出這套順序安排做題,今年考上了。理解——邏輯推理——資料分析——常識判斷——數(shù)量關系。其實重點不在順序,而在于取舍,如果一道題目想的時間超過30秒,建議放棄。

填寫答題卡的時候建議做完一個版塊,及時將答案填寫完整。沒有作答的題目也要填寫,就算蒙也有可能是正確的答案,以免到后面時間緊張忘記作答。

2011-08-12

0

其他回答 4條回答

匿名用戶

我的做題順序是

言語理解--邏輯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數(shù)學運算

1.左右半腦交替使用,可以稍微得到休息

2.剛上考場做題,腦子還沒運轉到高效狀態(tài),所以先做個言語理解或者常識判斷來激活

2.數(shù)學運算一般偏難,所以放到最后做,節(jié)約時間

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不要拘泥于別人的方法~我是自己研究出這套順序安排做題,今年考上了。

2011-08-12

76

匿名用戶

您好,華圖教育為您服務。

行測考試以題量大、時間緊而著稱,需要考生在較短的時間中快速答題,因此在行測考試過程中不要在一道題上停留太長時間??傮w來說,行測答題要遵循以下原則:

1.先易后難原則

行測考試總題量在135道題左右,題量較大,按照順序做往往做不完,因此要先易后難,充分利用120分鐘把自己會做的題答對。難易的區(qū)分主要根據(jù)考生自己對各部分的掌握程度來衡量。例如,對圖形推理不是很擅長的考生,答題時可直接跳過圖形推理,先做容易做的部分。

一般來說,資料分析分值大,總體考量難度并不算太大。在排做題順序時,可以將資料分析提前做,避免最后因為時間不夠,導致易得分題的失分。

2.合理放棄

行測考試135題左右,放棄10道,甚至20道,都不影響得高分。因此對于費時很多的題可以直接放棄。例如邏輯判斷部分的分析推理題目,即便是運用排除法、找突破口法等方法,耗時也較長,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直接放棄。等題目全做完時,還有時間可返回重新作答。

放棄也不意味著全盤放棄,如,有的考生會把難度較大的數(shù)學運算與圖形推理直接全部放棄,這樣就不太合理。實際上,可以抓住其中的中低難度題型,例如數(shù)學運算中可以抓住數(shù)量關系較簡單的和差倍比問題,再利用整除性等進行排除。

3.不要太糾結

行測考試答題時間很緊,所以不要在一道題上停留太長時間,尤其是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題目,在排除兩個選項后,考生在剩下的兩個選項中糾結,導致整個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費時過長。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該憑著第一感覺快速選出答案。

4.借助“裝備”解題公務員考試行測做題順序怎么最好

最佳答案

如果你準備時間不太多的話,建議不要臨時改了。平常做題什么順序考試就什么順序。真正考的時候想太多容易慌的。

很多考生一般將言語理解和邏輯推理放前面,將常識判斷和數(shù)量關系放后面。如言語理解——邏輯推理——資料分析——常識判斷——數(shù)量關系。其實重點不在順序,而在于取舍,如果一道題目想的時間超過30秒,建議放棄。

填寫答題卡的時候建議做完一個版塊,及時將答案填寫完整。沒有作答的題目也要填寫,就算蒙也有可能是正確的答案,以免到后面時間緊張忘記作答。

2011-08-12

0

其他回答 4條回答

匿名用戶

我的做題順序是

言語理解--邏輯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數(shù)學運算

1.左右半腦交替使用,可以稍微得到休息

2.剛上考場做題,腦子還沒運轉到高效狀態(tài),所以先做個言語理解或者常識判斷來激活

2.數(shù)學運算一般偏難,所以放到最后做,節(jié)約時間

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不要拘泥于別人的方法~我是自己研究出這套順序安排做題,今年考上了

行測考試以題量大、時間緊而著稱,需要考生在較短的時間中快速答題,因此在行測考試過程中不要在一道題上停留太長時間??傮w來說,行測答題要遵循以下原則:

1.先易后難原則

行測考試總題量在135道題左右,題量較大,按照順序做往往做不完,因此要先易后難,充分利用120分鐘把自己會做的題答對。難易的區(qū)分主要根據(jù)考生自己對各部分的掌握程度來衡量。例如,對圖形推理不是很擅長的考生,答題時可直接跳過圖形推理,先做容易做的部分。

一般來說,資料分析分值大,總體考量難度并不算太大。在排做題順序時,可以將資料分析提前做,避免最后因為時間不夠,導致易得分題的失分。

2.合理放棄

行測考試135題左右,放棄10道,甚至20道,都不影響得高分。因此對于費時很多的題可以直接放棄。例如邏輯判斷部分的分析推理題目,即便是運用排除法、找突破口法等方法,耗時也較長,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直接放棄。等題目全做完時,還有時間可返回重新作答。

放棄也不意味著全盤放棄,如,有的考生會把難度較大的數(shù)學運算與圖形推理直接全部放棄,這樣就不太合理。實際上,可以抓住其中的中低難度題型,例如數(shù)學運算中可以抓住數(shù)量關系較簡單的和差倍比問題,再利用整除性等進行排除。

3.不要太糾結

行測考試答題時

間很緊,所以不要在一道題上停留太長時間,尤其是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題目,在排除兩個選項后,考生在剩下的兩個選項中糾結,導致整個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費時過長。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該憑著第一感覺快速選出答案。

4.借助“裝備”解題

圖形推理部分折紙盒問題,可以借助橡皮來解答:在橡皮的六個面上依次標上題干圖形的小圖形,再進行判斷。

資料分析部分可以用直尺找出條形圖中的最大、最小值、排在第幾位的值,以及量出高度按比例算出數(shù)值等,量角器量出所求的部分對應的角度,進而折算出比重等。數(shù)學運算中,有幾何圖形的話,可以用直尺量出幾何圖形的長、寬、高等等。

5.蒙答案要注意技巧

在時間所剩也不多的情況下,對不會做的題目只能選擇蒙答案了。實際上,蒙答案也要注意技巧,尤其是數(shù)學運算部分。對數(shù)學運算來說,蒙答案要把握兩個原則:有零不選整、過程量在選項中兩個原則。

有零不選整,指的是當選項中,有分數(shù)或小數(shù)、整數(shù)出現(xiàn)時,首先把整數(shù)的選項排除,將答案鎖定在分數(shù)或小數(shù)中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順序怎么安排好

參加過國家公務員考試的考生應該都會有這種感覺:筆試時間過9的太快,要做完整套題目時間完全不夠用。就以2019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為例,省級以上全卷135道題,地市級全卷130題,筆試時間均為120分鐘,平均一道題只有54秒的時間,還不包括填答題卡的時間,可見時間確實十分緊迫。

所謂最佳答題順序簡單來講就是把自己最擅長的部分最先做,自己不擅長比較耗時間的部分放到最后來做,爭取在有限時間里答對更多的題目。因此考生在平時復習中要弄清楚自己的弱項與強項,并在模擬練習中有目的的變換答題順序,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答題順序。

確定題型的順序,對于題型的順序要本著簡單著手的原則,所謂簡單著手,也就是說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做對更多的題目,拿到更高的分數(shù)。行測試卷主要分為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shù)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這五大題型,對于這五個題型,考生平時練習時應該對自己有所了解,哪一塊自己更擅長一些,做得準確率高、速度快,就先做哪個模塊。當然,對于這幾個題型來說,也有其各自的特點,在這里建議大家可以按照“常識判斷——判斷推理——資料分析——言語理解與表達——數(shù)量關系”的順序做題。

當然,這個順序不是固定的,根據(jù)自己在復習備考中的情況可以靈活調(diào)整,比如說你是文科生,對言語的領悟能力比較強,可以先做言語理解與表達;如果說你是理科生,數(shù)理化知識比較扎實,可以先做數(shù)量關系。建議大家在復習備考的時候養(yǎng)成習慣,這樣考場上就不會手忙腳亂影響做題效率了。

國考時間安排及答題順序

國考時間安排及答題順序如下:

一、國考時間安排: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已于2022年10月24日發(fā)布,10月25日到11月3日報名,國考筆試時間是12月3、4日。

二、國考答題順序:言語理解、判斷推理、數(shù)量關系、資料分析。

1、言語理解:

(1)選詞填空建議安排在考試的開頭時段作答,建議每題平均作答時間30秒,憑借分析和積累快速作答。要相信第一感覺,不要糾結、更不要反復修改答案。

(2)片段閱讀建議安排在考試的中間時段作答,且要與邏輯判斷分開做。建議每題平均作答時間1分鐘。做題時,務必要保持心態(tài)的穩(wěn)定,閱讀后要冷靜五秒,思考文段的主旨或意圖,再看選項。

2、判斷推理:

(1)圖形推理可選擇在片段閱讀、定義判斷、邏輯判斷等題型之間靈活作答。總體作答時間可以控制在7分鐘以內(nèi)。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圖形推理考點一般不重復,所以找不到規(guī)律時可以根據(jù)已作答題目考點,猜測其他尚未考查考點。

(2)類比推理題干較短,閱讀量小,而且不用動筆,可搶時間作答,建議每題平均作答時間30秒。如果做題過程中無思路不要糾結,可根據(jù)第一反應快速選擇答案。

(3)定義判斷需在考試的中間時段作答,建議1道題用時1分鐘。當題干出現(xiàn)多個定義,可比較定義間差異理解定義,沒考查的定義可幫助排除選項。

(4)邏輯判斷建議放在頭腦清醒、精力集中、心態(tài)平穩(wěn)的時候作答。但是不要與片段閱讀題目相鄰去做。建議可能性推理每題1分鐘,必然性推理每題1.5分鐘。

3、數(shù)量關系:通常數(shù)量關系可以放在最后做,建議作答時間不超過10分鐘。

(1)第一題一般比較簡單,大家可以嘗試去做。

(2)其他題目優(yōu)先選擇題干描述簡單、數(shù)據(jù)在3-5個之間的題目。

(3)優(yōu)先選擇簡單計算問題、工程問題、利潤問題、行程問題等。

(4)數(shù)量關系較好,準備靠數(shù)量關系拉分的考生,不建議將數(shù)量放在最后一部分作答,該部分做題用時不宜過長,15分鐘以內(nèi)。遇到難題可跳過,時間緊張可挑題去做。

4、資料分析:

一般來說,資料分析耗費精力較多,不要放到最后作答。按照材料類型,先做圖表型材料,再做文字型材料。25分鐘之內(nèi)做完,每篇材料7分鐘左右。做題時務必不要急,列式、計算切記要仔細。

總之,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會做的題先做,不會做的題后做。還要堅守兩個放棄原則,一是遇到難題要果斷放棄,二是數(shù)量關系原則上來講可以放棄,并根據(jù)考試當天狀態(tài)進行調(diào)整,爭取能最大程度發(fā)揮出自己的水平。

行測答題順序

行測的答題順序如下:

1、官方推薦的做題順序:

常識(20道題,10分鐘)~言語理解(40道題,40分鐘)~數(shù)量關系(15道題,15分鐘)~邏輯判斷(40道題,35分鐘)~資料分析(20道題,20分鐘)。

2、粉筆推薦的做題順序:

言語理解(32分鐘)~邏輯判斷(35分鐘)~資料分析(30分鐘)~常識(8分鐘)~數(shù)量關系(10分鐘)~涂答題卡(5分鐘)。

3、中公推薦的做題順序:

常識(5分鐘)~言語理解(35分鐘)~邏輯判斷(35分鐘)~資料分析(20-25分鐘)~數(shù)量關系(10分鐘)~涂答題卡。

4、華圖推薦的做題順序:

前60分鐘:常識~言語理解~邏輯判斷。

后60分鐘:資料分析~數(shù)量關系。

答題順序的原則:

1、常識先做,數(shù)量最后。

公務員考試的時候會提前發(fā)卷,你寫完姓名、涂了準考證號以后,還會有多余時間。按照考場紀律,是不能動筆答題的。此時,你可以看試卷上第一頁的常識題,憑常識在心里選出答案。考試鈴聲響了以后,你迅速把答案寫上即可。

2、先易后難,松緊搭配。

在確定了常識、數(shù)量關系的做題順序以后,剩下的題型是言語理解、邏輯判斷和資料分析。建議緊接常識,做自己最擅長的題型,開個好頭,緩解緊張情緒,用最清晰的頭腦,得自己最擅長的分數(shù)。

在公務員考試中,大家行測的答題順序是怎樣啊

所謂最佳答題順序簡單來講就是把自己最擅長的部分最先做,自己不擅長比較耗時間的部分放到最后來做,爭取在有限時間里答對更多的題目。因此考生在平時復習中要弄清楚自己的弱項與強項,并在模擬練習中有目的的變換答題順序,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答題順序。下面介紹幾種做題順序供考生參考:第一種:常識→言語理解→判斷推理→資料分析→數(shù)學運算,這一答題順序比較適合數(shù)學基礎較差的考生。常識部分放在第一個來做是因為常識分值一般不高,不足1分,而且很多東西都是“死”答案,考生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不會的題很難靠排除法,推理法推出答案。因此考生答這一部分一定要快,不要花太多時間,一般20道題答題時間也就5分種左右。做完常識部分熱身完畢,考生就可以按照試卷順序依次答完言語理解,判斷推理,資料分析題,中間遇到數(shù)學運算題,考生可以先丟下不做,等做完資料分析題再回去慢慢研究數(shù)學運算題即可。第二種:常識→資料分析→數(shù)學運算→言語理解→判斷推理,這一答題順序比較適合特別擅長數(shù)學類模塊的考生。常識先熱身,再把自己最擅長的數(shù)學運算、資料分析模塊搞定,后面的模塊就看心情吧。

文章到此結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公務員考試答題順序和行測答題順序的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那么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

網(wǎng)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提交報名同學/家長:允許擇校老師幫您擇校調(diào)劑,同意《隱私保障》條例,并允許推薦給更多服務商為您提供服務!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tengyi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