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公務員考試行程的問題并不復雜,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公務員筆試行測是什么,考哪些內容,因此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公務員考試行程的一些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的分析吧!

本文目錄

公務員筆試行測是什么,考哪些內容
旺黔誠大樹職教給大家解答!

行測全稱《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和智力測驗一樣,屬于心理測驗的范疇。它用來測試應試者與擬任職位相關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是考查應試者從事公務員工作所必須具備的一般潛能的一種職業(yè)能力測試!
大樹職教作為貴州本土的專注于公考/編制類培訓的企業(yè),有著很多的經驗,大家有關于這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qū)問哦!旺黔誠·大樹職教在省考面試中已經連續(xù)三年拿下省考面試全省第一!
考哪些內容?兩類考試行測題型及分值分布國考(國家公務員考試)
1.常識判斷:總共25個題目,每個題目0.5分,共計12.5分;
2.數量關系: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1分,共計20分;
3.言語理解與表達:總共40個題目,每個題目0.6分,共計24分;
4.資料分析: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1分,共計20分。
5.判斷推理:總共35個題目,圖形推理每個題目0.5分,定義判斷每個題目0.8分,類比推理每個題目0.5分,邏輯判斷每個題目0.8分,共計23.5分。
省考(省度公務員考試)
1.常識判斷:考查政治、經濟、法律、歷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識,總共20道題,每題分值在0.5分左右;
2.數量關系:總共10道題。每題分值在1分左右。
3.言語理解:選詞填空20道題,片段閱讀20道題,總共40道題。每題分數在0.6至0.8分左右;
4.資料分析:分為三份資料,每份資料有5道題,總共15道題,每題分值在1分左右;
5.判斷推理:定義判斷10道題,圖形推理5道題,類比推理10道題,邏輯判斷10道題,總共35道題。每題分數在0.6至0.8分左右;
行測各模塊如何復習?第一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一、言語理解與表達
省級和市地級,言語理解與表達均考查40道題目。其中文章閱讀只在省級中考查;2020年國考中省級和市地級言語理解差別加大,選詞填空、片段閱讀、語句表達三個題型題目不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考查重點
(一)選詞填空
1.考查重點:從考查形式上看,以兩空、三空為主;從考查的詞語類型看成語是重點;從考點上看語境分析是重點。
2.備考策略:選詞填空題目是易錯題型,需長時間備考。一方面提升文字理解能力,掌握語境分析、詞語辯詞等解題方法,另外一方面需提升“底蘊”積累。
(二)片段閱讀
1.考查重點:題型上主要考查主旨觀點題。材料結構上主要考查總分、分總、轉折、因果文段。
2.備考策略:片段閱讀是國考中復習重點。要求考生系統(tǒng)性學習、掌握行文脈絡分析方法,重點分析句義及句間關系,建立正確解題的思維路徑。
(三)語句表達
1.考查重點:排序題與銜接題目平分秋色。省級每年考查3或4題,市地級每年考查4或5題。
2.備考策略:重點提升句間關系分析能力,掌握解題原則,熟練運用解題技巧。
(四)篇章閱讀
1.考查重點:文章類型為社會科學文和科普說明文。題型重點為主旨觀點題、細節(jié)判斷題及特殊小題型。
2.備考策略:面對文章閱讀不要“慌”,核心考查的還是基礎題型,重點從解題順序和閱讀方法上下功夫。
第二部分數量關系
一、考查題型相對穩(wěn)定,把握重點題型是關鍵
1.考查重點:近四年考查計算問題21道,行程問題5道,工程問題6道,排列組合5道,概率問題6道,幾何問題7道,函數圖像4道。
二、常規(guī)方法要會用,答題技巧更重要
數量關系除常規(guī)的方程法外,若是能夠結合整除、特值、比例、盈虧等技巧性方法解題,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第三部分判斷推理
一、判斷推理
在國考中,邏輯判斷、圖形推理、類比推理和定義判斷是四大??碱}型,每種題型均考查10道題。市地級有5道題目是以一題五問的形式考查。圖形推理市地級比副省簡單。定義判斷命題形式更加靈活,以詩句、俗語、古文以及圖片等呈現。類比推理側重考查概念間關系和常識。
二、考察重點
(一)圖形推理
1.考查重點:圖形共性、數量關系和立體圖形。其中圖形對稱性、相對位置等考查頻率較高;立體圖形考點多樣、難度大,包括空間折疊、三視圖、截面圖和立體拼接等。
2.備考策略:掌握基礎考點,每日一練,培養(yǎng)圖形敏感度,明確解題思路。
(二)定義判斷
1.考查重點:??忌鐣W、心理學、文學、法學以及管理學等學科概念。
2.備考策略:掌握定義判斷核心成分的分析方法,充分理解定義內涵,積累社會熱點、拓寬常識儲備。
(三)類比推理
1.考查重點:經驗常識中的功能關系、加工關系、職業(yè)關系,言語關系中的詞義關系,邏輯關系中的概念間關系。
2.備考策略:掌握基礎考點,常態(tài)思維,分析詞項間本質關聯(lián)。積累常識。
(四)邏輯判斷
1.考查重點:必然性推理重點考查假言命題、綜合推理和樸素邏輯??赡苄酝评韨戎乜疾榧訌娦?、削弱型、前提型;從論證模型上看,求異論證和實踐論證等考查頻率較高;其中,選項力度比較是可能性推理需要關注的重點。
2.備考策略:邏輯和生活思維大相徑庭,需系統(tǒng)性學習以轉換思維,大量刷題掌握推理規(guī)則和??颊撟C模型,進而形成高效解題的思維路徑。
第四部分資料分析
一、常規(guī)考點最重要,概念公式要記牢
1.考查重點:每年均以考查增長、比重、平均數、倍數為主,覆蓋了80%以上的題目,其中主要考查基本公式的比較或求值、也會多考點結合考查。與此同時,還存在部分查找類題目,考查材料分析及數據查找能力。
2.備考策略:資料分析每年的考點基本沒有多少變化,是行測成績能有變化的突破點。把握常規(guī)考點,勤加練習,很容易有一個漂亮的分數。
二、計算比較沒難度,選對方法成績高
國考資料分析大部分題目計算難度不大,存在部分列式復雜、參與運算數據較大的題目,但選項差距較大,甚至選項給出一個范圍,這一特點在2020年考試中非常明顯,變相降低了整體的計算難度。因此,提升基本的計算能力,保證計算不出現低級錯誤非常關鍵。國考題目也注重解題技巧,熟練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結合題目及選項特點,靈活應用即可快速解題。
第五部分常識
一、系統(tǒng)梳理理論知識
首先,在之前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把常識部分所有科目的內容都翻閱一遍,看完一遍并做相應的專項練習題,不要求過多,在沖刺階段挑選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題目來做,每個部分20-30道題即可,真正達到鞏固和復習內容的目的。
其次,考題及模擬訓練。之前考生應該做了不少模擬題,這時考生要掌握做題的時間和感覺,更重要的是通過做題掌握考查的重難點。這時反復做考題,在做考題的時候檢驗自己的復習效果。同時配套做模擬題進行鞏固提高。通過廣泛的做題,鍛煉自己的做題節(jié)奏及摸清考題的出題規(guī)律,將自己的知識薄弱點一一擊破。
最后,臨考試很近了的時候,再重新翻閱一遍知識點,溫故而知新。另外,再把之前做過的考題和模擬題拿出來看看,做對的繼續(xù)鞏固,做錯的總結經驗,考生切忌焦慮、浮躁,要沉得住氣,再次看書,可以參考相關輔導資料多重視一些重難點及預測點??傊?,在此階段要調整好心態(tài),不放棄看書,一直堅持到底。
二、巧取分數的備考方法
多關注國情社情。所謂國情社情除了指中國的地理、歷史、國家性質等內容外,還有國家的大政方針、主要政策,考生應將復習的重點放在這一部分。比如黨的十八大報告內容、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中央一號文件等。
掌握各學科整體脈絡。常識判斷考查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法律、歷史等多個方面,知識點繁多,考生在復習這部分內容時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建議考生整體把握學科內容,提綱挈領的復習可更好地抓住各學科的精髓,不至于因小失大。
經濟部分:宏觀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消費政策等。
人文歷史:中國古代史、近現代史(鴉片戰(zhàn)爭、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太平天國、辛亥革命等)、世界史,人文文學: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世界文學。
有舍有得。行測題目相對較多,答題時間相對較短,而常識判斷部分考查內容涵蓋廣泛,考生在答題時千萬要掌握好答題速度,對于沒有復習到的地方,要有所舍棄,將答題的珍貴時間用在更有把握的題目上。
三、備考策略
1、平時多關注熱點素材和新聞,比如說利用抖音平臺、頭條平臺、以及各類公眾號進行知識的積累,各大類平臺都是相應的知識整理,都可以進行搜集整理。
2、做題過程當中及時把自己的錯題進行收集整理,將個套模擬卷之間的異同點找出,然后進行查缺補漏,對于已知的知識點,可以加深記憶,對于未知的知識點,需要著重的去補充。
以上是旺黔誠大樹職教整理的應屆生如何備考行測內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或者學習更多關于公務員考試/遴選、事業(yè)單位\教師\銀行\(zhòng)國企招聘等的內容或者想問的問題,小編都可以給大家解答!歡迎大家前往貴州旺黔誠大樹教育官網具體了解!
公務員行測考試時間是多少
每年11月的第四個周末上午9:00-11:00。
行測,是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英文名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簡稱AAT)的簡稱,它和智力測驗一樣,屬于心理測驗的范疇。它用來測試應試者與擬任職位相關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是考查應試者從事公務員工作所必須具備的一般潛能的一種職業(yè)能力測試。
行政能力測試是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共筆試的一門,也是其中難度較大的一項。
擴展資料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簡稱AAT)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yè)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
數量關系。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學運算等。
判斷推理。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tǒng)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huán)境、自然、科技、生活等方面。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行測詞條
公務員考試中行程問題
公務員考試最重要的是要速度!
不是考察你小學數學學得好不好,關鍵是能否30秒內搞定這個題。
所以重要的是找到捷徑。嚴格來說應該把四個選項列出來。
設AB倆地相距L.
第一次相遇時,A路程S1=L/2+20,
B路程S2=L/2-20
第二次相遇時,A一共走了S3=L+(L-160),
B一共走了S4=L+160
因為速度恒定,第一次相遇時走過路程比=速度比=
第二次相遇走過路程
S1/S2=S3/S4(其實應該立即想出這個等式)得出L=440KM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程問題解題方法
學會用正反比例這類行程問題很簡單
比例思想是考生在做題過程中常常會用到的一種思想,也是行測數量關系部分的重點考察內容,比例問題的難度屬于中等偏上,相對于列方程求解這類常規(guī)方法而言,如果能巧用正反比,在行程問題中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通過兩個例題帶大家體會如何利用正反比巧解行程問題。
例1.一戰(zhàn)斗機從甲機場勻速開往乙機場,如果速度提高25%,可比原定時間提前12分鐘到達;如果以原定速度飛行600千米后,再將速度提高1/3,可以提前5分鐘到達。那么甲乙兩機場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A、750 B、800 C、900 D、1000
【答案】C。解析:第一次提速前后速度比4:5,則時間比為5:4,差了一份,相差12分鐘,則原速走完全程需要1小時,即60分鐘。第二次提速前后速度比為3:4,則時間比為4:3,差5分鐘,即原來的速度走完后面的路程需要20分鐘;可得原速走600千米需要60-20=40分鐘,則原速為600千米÷40分鐘=15千米/分鐘,則全程為15千米/分鐘×60分鐘=900千米,故選擇C選項。
列方程求解是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常規(guī)思路,但是在行程問題中列方程則比較繁瑣,而比例法的好處在于擺脫方程的束縛,利用正反比,可達到快速求解的目的。
例2.一個小學生從家到學校,先用每分鐘50米的速度走了2分鐘,如果這樣走下去,他上課就要遲到8分鐘:后來他改用每分鐘60米的速度前進,結果早到了5分鐘,求這個學生從家到學校的距離是多少米?
A、1200 B、3200 C、4000 D、5600
【答案】:C。解析:V1=50,前2分鐘走了100米,改變速度后V2=60,因為后一段路程兩者走的距離相等,路程一定的時候,速度和時間成反比。
因為V1:V2=5:6,在速度提升之后,t1:t2=6:5,從慢8分鐘到快5分鐘,增加了13分鐘,1個比例點對應13分鐘。如果以50米/分鐘的速度來走剩下的路程,應該走6個比例點,需要13×6=78分鐘,
故S=78×50+100=3900+100=4000。
如果以60米/分鐘的速度來走剩下的路程,應該走5個比例,需要13×5=65分鐘,
故S=65×60+100=3900+100=4000.故答案為C。
上面兩個例題通過合理使用正反比能很快的求出正確答案而在行測考試中時間是最寶貴的,可以說時間就是生命,能夠快速而準確的解題就是致勝的關鍵!
公務員考試每日一題強心記還會為大家梳理更多的公考知識!
公務員考試前14天可以離省嗎
可以離省,但前往中高風險地區(qū)將不得考試。
根據2022山西省國家公務員筆試、遴選和選調公務員筆試時的疫情防控規(guī)定有關事項來看,山西省近期的疫情防控規(guī)章并沒有考前14天不在本地不讓參加考試的要求,具體方案如下:
一、考生須遵守國家和山西省疫情防控有關規(guī)定,自覺做好自身健康管理,筆試前,避免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地區(qū)及境外,主動減少外出和不必要的聚集、人員接觸。
二、考生進入筆試考點參加筆試,應當主動出示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和手機健康碼。健康碼非綠碼的考生不得參加筆試;14天內有國內中高風險地區(qū)旅居史的考生不得參加筆試;14天內有中高風險地區(qū)所在地市其他低風險區(qū)旅居史的考生,需提前在晉落實7天居家隔離醫(yī)學觀察措施后,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參加筆試;其他14天內有省外旅居史的考生,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參加筆試。參加筆試考生應積極接種新冠疫苗,共同筑牢全民健康免疫防線。
三、所有考生必須按要求主動接受體溫測量,經現場衛(wèi)生專業(yè)人員確認有可疑癥狀的體溫37、3℃以上,出現干咳、乏力、呼吸困難等癥狀,不得參加筆試,應立即就近到發(fā)熱門診或定點醫(yī)院進一步診療。
四、考生要做好個人防護,自備一次性醫(yī)用口罩或醫(yī)用外科口罩,除核驗考生身份時按要求及時摘戴口罩外,其余時間應當全程佩戴口罩。
五、根據國家和山西省疫情防控動態(tài)規(guī)定,必要時將對筆試有關工作安排進行適當調整。
六、考生應遵守考點所在地的疫情防控規(guī)定。建議所有考生近期做好自我健康管理,考前14天不出省,在外省的考生提前14天返回省內,在此期間不扎堆、少聚集,減少疫情傳播風險。凡違反山西省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有關規(guī)定,隱瞞、虛報旅居史、接觸史、健康狀況等疫情防控重點信息的,將依法依規(guī)追究責任。
好了,文章到這里就結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公務員考試行程和公務員筆試行測是什么,考哪些內容問題對您有所幫助,還望關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