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公務員考試歷史常識題這個問題的一些問題點,包括公考常識都考什么也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來為大家分析分析,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如果解決了您的問題,還望您關注下本站哦,謝謝~

本文目錄

2021公務員省考行測常識匯總:中國古代盛世
【導讀】五千年的風雨已經走過,在這長長的歷史洪流中,離不開很多的賢明君主的勵精圖治,中國在他們的治理下,才有現在的榮光,才有中國歷史的數次“盛世”,這些“盛世”在公務員考試行測當中也是經常出現,這些被歌頌的歷史時期以治世、盛世、中興等名目出現,總共大約有36次之多,范圍實在太過寬泛,在公務員省考行測常識的學習時候,需要我們在備考過程中不斷積累和儲備,另外公務員省考行測常識內容廣泛,考題覆蓋范圍比較廣泛,并且考試出題方式靈活,綜合性比較強,今天就帶大家進行2021公務員省考行測常識積累,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021公務員省考行測常識匯總:中國古代盛世,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1、漢武盛世
漢武帝劉徹即位之后,繼續(xù)推行景帝各項政策的同時,采取了一系列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采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削弱漢初分封的諸侯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加強監(jiān)察制度等。漢武帝還變古創(chuàng)制,包括收相權、設刺史、立平準均輸等重大改革與創(chuàng)制,建立了一套系統(tǒng)完整的政治制度。這種法制傳統(tǒng),成為此后二千年間中華帝國制度的基本范式。史稱“漢武盛世”。
2、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tǒng)治時期出現的治世。
漢初,因多年戰(zhàn)亂導致社會經濟凋敝,漢廷推崇黃老治術,采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隨著生產日漸得到恢復并且迅速發(fā)展,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穩(wěn)定富裕的景象。是中華文明邁入帝國時代后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飛速發(fā)展的一個偉大時代,同時也是為后來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的養(yǎng)精蓄銳時期。
3、開皇之治
開皇之治,是指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楊堅在北周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的政治穩(wěn)固、社會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榮的盛世局面。史學家稱之為"開皇之治"。
4、光武中興
光武中興指的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統(tǒng)治時期出現的治世。
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復、發(fā)展社會生產,緩和西漢末年以來的社會危機。
5、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出現的清明政治,經濟復蘇,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因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為后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6、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又稱仁宣盛世、仁宣致治,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的寬松治國和息兵養(yǎng)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國家出現盛世的局面,后人將永樂盛世和宣德時的太平合稱為"永宣盛世"。
7、永樂盛世
明成祖朱棣雄才大略,即位后勵精圖治,發(fā)展經濟,提倡文教,采取了許多措施大力發(fā)展經濟,使得天下大治,國家富強,疆域遼闊。明成祖年號為"永樂",后世的史學家稱這一時期為永樂盛世。以至稱贊該時期"遠邁漢唐"。
8、開元盛世
開元之治又稱開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統(tǒng)治前期所出現的盛世。開元年間政治清明,勵精圖治,任用賢能,經濟迅速發(fā)展,使得天下大治,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史稱"開元盛世"。
例:關于科舉制,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開皇之治指的是李世民
B.永宣盛世指的是永樂大帝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
C.光武中興發(fā)生在西漢
D.漢武盛世在文景之治之后
【解析】D。開皇之治指的是隋文帝楊堅,A項錯誤。永宣盛世包括永樂大帝朱棣、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B項錯誤。光武中興是指光武帝劉秀,東漢,C項錯誤。文景之治為后來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的養(yǎng)精蓄銳時期。D項正確。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
以上就是2021公務員省考行測常識匯總:中國古代盛世的全部內容,其實在了解了文化常識的考試內容后,我們選擇選項時會更加明確答案,從而更有底氣去選擇它。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大家務必利用零碎時間翻閱梳理記憶,再結合公務員行測備考技巧,相信對于大家的復習備考一定會有所幫助的。常識判斷并不難,也并不枯燥,只不過需要大家用心積累即可。期待2020省考大家能夠收獲秋日碩果!
2021公務員行測常識判斷高頻考點:基本歷史知識
【導語】基本歷史知識是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的重要考點,常識在省公務員考試中,其實占比還是比較大的,不難發(fā)現對于常識的考查不僅僅是在常識判斷中測查,在類比推理中也是屢見不鮮。對于常識的復習我們需要做大量的積累和儲備,但是我們也知道,常識內容廣泛,不同于其他題型,它覆蓋范圍廣,出題方式靈活,且有一定綜合性,所以大家務必利用零碎時間翻閱梳理記憶,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進行備考復習,下面給大家整理了2021公務員行測常識判斷高頻考點:基本歷史知識,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我們都知道,中華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這個年代記下來怕是得要命,但是我們不需要掌握每一個具體年代,只需要知道每個朝代的更替,有個時間上的大概把握就好了,所以大家需要記的第一個知識點就是朝代歌。夏商西周繼,春秋戰(zhàn)國承。秦后西東漢,三國西東晉。兩晉南北朝,隋唐大一統(tǒng)。五代和十國,宋遼與夏金。元明清三代,中國疆土定。對于隋唐、元明清大家應該都比較了解,歷史劇看了不少,那么其實做題的時候也可以結合所看的電視劇來進行。雖說電視劇會有很多虛構的情節(jié),但是基本的歷史時間是吻合的。
【例1】以下各項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秦朝-南朝-北朝-唐朝
B.三疊紀-泥盆紀-侏羅紀-白堊紀
C.法國大革命-美國南北戰(zhàn)爭-辛亥革命-五四青年運動
D.《論語》-《百年孤獨》-《三國志》-《戰(zhàn)爭與和平》
【解析】A項,南朝包含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北朝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南北兩勢雖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形式,因此為南北朝并存。正確排序應為秦朝—南北朝—唐朝。B項,泥盆紀距今約4.1億—3.55億年,三疊紀距今約2.5億—2.05億年,侏羅紀距今約2.05億—1.35億年、白堊紀1.35億—6500萬年。正確排序為泥盆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C項,1789年爆發(fā)法國大革命,1861年-1865年爆發(fā)美國南北戰(zhàn)爭,辛亥革命1911年爆發(fā),五四青年運動發(fā)生于1919年。C項對應正確。D項《論語》、《三國志》我們即使不知道具體年份,也了解他是我國古代早期的作品,而《戰(zhàn)爭與和平》、《百年孤獨》都是西方國家的作品,相較于我國會晚許多,所以排序錯誤。正確排序為《論語》—《三國志》—《戰(zhàn)爭與和平》—《百年孤獨》。
此外,大家也可以記憶一些歷史典故,方便做題。
【例2】下列雕塑作品表現唐太宗李世民生平戰(zhàn)功的是:
A.馬踏匈奴 B.擊鼓說唱俑
C.昭陵六駿 D.乾陵石雕
【解析】A項,馬踏匈奴石雕,突出表現在大型紀念性石刻和園林的裝飾性雕刻上,是漢朝驃騎將軍霍去病墓石刻,是留存至今的一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雕作品。B項,擊鼓說唱俑是出土于四川成都市東漢墓,它代表了東漢陶俑的平實感人的生活氣息和藝術風格。C項,昭陵六駿是指陜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的六塊駿馬青石浮雕石刻,反映唐太宗生平戰(zhàn)功。D項,唐代乾陵石雕刻,在今陜西乾縣梁山,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陵墓前石雕群像。因此,本題答案為C。
讀史可以使人明智,鑒以往可以知未來。雖然我們不能預知未來,但是了解一定的歷史知識會讓我們拿到更多的分數,也會在平時與人交談中顯得不那么無知。
以上就是2021公務員行測常識判斷高頻考點:基本歷史知識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在進行常識記憶的時候,能夠進行對比整理,而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行測常識判斷部分就是諸多考生難以提分的一個版塊,而常識的學習,需要平時不斷的積累,才能在考場上游刃有余,祝大家成功!
公考常識都考什么
公務員考試是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的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的錄用考試。都考什么內容?
公務員考試中常見的中國近代史考點有哪些
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備考之中國近代史(1840~1919)重大事件:
①五次重大戰(zhàn)爭——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法戰(zhàn)爭、中日甲午戰(zhàn)爭、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
②四個主要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
③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
④國內兩次失敗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
⑤一次失敗的革命——辛亥革命。
公務員筆試行測常識考核范圍需以報考省份筆試行測考情為準。
比如,四川公務員筆試行測常識知識涉及國情、四川省情、政治、經濟、法律、科技生活與地理、人文歷史等。
2021省考公務員行測常識備考:歷史上的重大改革
【導語】常識類題目作為行測考試中的??停谠嚲砩显O置基本是放在試卷的第一部分,在行測考試備考中,常識題目對于好多考生而言,范圍太廣,內容太多,往往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進行考點記憶,特別給大家進行了整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2021省考公務員行測常識備考:歷史上的重大改革,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改革這個主題在2018-2019考試季里面格外受關注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2019年是改革開放很多政策落地的一年,所以在這個考試季里邊,改革的主題會非常多,改革可以考一些改革的內容,也可以考改革的人物和意義。在歷史上的一些重要改革中包括秦國商鞅變法,漢朝的桑弘羊改革,最為著名的便是宋朝的王安石變法,當然明朝的張居正改革和清朝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這些都是值得咱們關注的改革內容。接下來就這些改革的相關內容,中公教育專家將相關的考點進行盤點,希望對考生們復習有體系化的幫助。
2、商鞅變法這塊內容
我們先要把握商鞅時期的秦國國君為秦孝公。變法重在對經濟關系的調整,內容包括了廢井田設郡縣,對土地私有化開始改革。同時獎勵軍功,重農抑商。商鞅變法對于秦國的意義是為之后秦國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荚囍饕婕暗氖巧眺弊兎▽娜宋锸乔匦⒐眺弊兎▽母母锸侵剞r抑商。在商鞅變法時期戰(zhàn)國正處在魏國和齊國對抗時期。歷史上著名的圍魏救趙、馬陵之戰(zhàn)都是發(fā)生在商鞅變法同時期的。
3、漢朝的桑弘羊改革
雖然不是歷史上轟轟烈烈的大改革,但是對于漢朝迎來“漢武盛世”來說,又是值得一提的。桑弘羊作為改革家的身份,在國考常識中就有考到過。桑弘羊時期是漢武帝時期,改革內容是鹽鐵專營,鑄幣權歸中央。這不但對漢朝的財富集中有所幫助,更是為后世所典范。至此之后,鹽鐵,鑄幣權等都歸為中央,這也為后世都集中統(tǒng)一提供了思路。
4、北宋王安石變法,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王安石變法是宋神宗時期,在這個時間段,歐陽修、司馬光等著名文人都是同臺亮相,之后有三蘇也是同一時間。王安石變法里,考試中出境頻率比較高的有“保馬法”、“保甲法”、“青苗法”等等。同時,王安石的個人作品也是需要考生在復習的時候有所掌握的。明朝時期的一個重大改革就是張居正改革,張居正改革使得明朝的國庫充盈。在復習張居正改革這一塊,需要掌握的是張居正改革使用的“一條鞭法”。這一塊考試考的比較簡單,主要是人物和改革方法之間的對應。張居正所處年代是明嘉靖和萬歷年間。清朝雍正年間,有過一些改革,主要掌握的是在稅制改革上,“攤丁入畝”廢除了人頭稅,這是一大進步。在政治上,推行“軍機處”標志著皇權達到了頂峰。
5、晚清的幾次改革,看似在歷史上沒有取得多大成功,但卻是中國近代化進程中重要的推動器
“洋務運動”30年的時間里,也是大清“同光中興”時期。但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并不能給晚清帶來實質性的變化。在富國強兵的路上,最終以甲午戰(zhàn)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而告終。而后的“戊戌變法”,同學們主要掌握康有為和梁啟超的作品為主就可以的,畢竟這次改革的主張并不重要。
同學們還是要重點復習1978年改革開放,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各位同學都是比較熟悉的。但同時考試也會涉及到一些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就。往往是以改革前后的成就來做選項。比如原子彈的研制成功就是改革開放前。
例題:以下改革家和同時期對應的國君正確的是()
A.王安石宋徽宗 B.商鞅秦孝公 C.桑弘羊漢文帝 D.張居正明成祖
【答案】B
解析:王安石對應的是宋神宗,桑弘羊是漢武帝時期的,張居正對應的是萬歷時期。故本題選擇B。
以上就是2021省考公務員行測常識備考:歷史上的重大改革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在進行常識記憶的時候,能夠進行對比整理,而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大家在備考中除了系統(tǒng)學習之外更多要注意平時工作生活學習中的積累,常識的學習,需要平時不斷的積累,才能在考場上游刃有余,祝大家成功!
關于公務員考試歷史常識題到此分享完畢,希望能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