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謝邀請,今天來為大家分享一下17年公務員考試行測的問題,以及和2017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考什么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還不太明白的話,也沒有關系,因為接下來將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解決大家的問題,下面就開始吧!

本文目錄

公務員筆試行測是什么,考哪些內容
旺黔誠大樹職教給大家解答!

行測全稱《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和智力測驗一樣,屬于心理測驗的范疇。它用來測試應試者與擬任職位相關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是考查應試者從事公務員工作所必須具備的一般潛能的一種職業(yè)能力測試!
大樹職教作為貴州本土的專注于公考/編制類培訓的企業(yè),有著很多的經驗,大家有關于這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qū)問哦!旺黔誠·大樹職教在省考面試中已經連續(xù)三年拿下省考面試全省第一!
考哪些內容?兩類考試行測題型及分值分布國考(國家公務員考試)
1.常識判斷:總共25個題目,每個題目0.5分,共計12.5分;
2.數(shù)量關系: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1分,共計20分;
3.言語理解與表達:總共40個題目,每個題目0.6分,共計24分;
4.資料分析: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1分,共計20分。
5.判斷推理:總共35個題目,圖形推理每個題目0.5分,定義判斷每個題目0.8分,類比推理每個題目0.5分,邏輯判斷每個題目0.8分,共計23.5分。
省考(省度公務員考試)
1.常識判斷:考查政治、經濟、法律、歷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識,總共20道題,每題分值在0.5分左右;
2.數(shù)量關系:總共10道題。每題分值在1分左右。
3.言語理解:選詞填空20道題,片段閱讀20道題,總共40道題。每題分數(shù)在0.6至0.8分左右;
4.資料分析:分為三份資料,每份資料有5道題,總共15道題,每題分值在1分左右;
5.判斷推理:定義判斷10道題,圖形推理5道題,類比推理10道題,邏輯判斷10道題,總共35道題。每題分數(shù)在0.6至0.8分左右;
行測各模塊如何復習?第一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一、言語理解與表達
省級和市地級,言語理解與表達均考查40道題目。其中文章閱讀只在省級中考查;2020年國考中省級和市地級言語理解差別加大,選詞填空、片段閱讀、語句表達三個題型題目不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考查重點
(一)選詞填空
1.考查重點:從考查形式上看,以兩空、三空為主;從考查的詞語類型看成語是重點;從考點上看語境分析是重點。
2.備考策略:選詞填空題目是易錯題型,需長時間備考。一方面提升文字理解能力,掌握語境分析、詞語辯詞等解題方法,另外一方面需提升“底蘊”積累。
(二)片段閱讀
1.考查重點:題型上主要考查主旨觀點題。材料結構上主要考查總分、分總、轉折、因果文段。
2.備考策略:片段閱讀是國考中復習重點。要求考生系統(tǒng)性學習、掌握行文脈絡分析方法,重點分析句義及句間關系,建立正確解題的思維路徑。
(三)語句表達
1.考查重點:排序題與銜接題目平分秋色。省級每年考查3或4題,市地級每年考查4或5題。
2.備考策略:重點提升句間關系分析能力,掌握解題原則,熟練運用解題技巧。
(四)篇章閱讀
1.考查重點:文章類型為社會科學文和科普說明文。題型重點為主旨觀點題、細節(jié)判斷題及特殊小題型。
2.備考策略:面對文章閱讀不要“慌”,核心考查的還是基礎題型,重點從解題順序和閱讀方法上下功夫。
第二部分數(shù)量關系
一、考查題型相對穩(wěn)定,把握重點題型是關鍵
1.考查重點:近四年考查計算問題21道,行程問題5道,工程問題6道,排列組合5道,概率問題6道,幾何問題7道,函數(shù)圖像4道。
二、常規(guī)方法要會用,答題技巧更重要
數(shù)量關系除常規(guī)的方程法外,若是能夠結合整除、特值、比例、盈虧等技巧性方法解題,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第三部分判斷推理
一、判斷推理
在國考中,邏輯判斷、圖形推理、類比推理和定義判斷是四大??碱}型,每種題型均考查10道題。市地級有5道題目是以一題五問的形式考查。圖形推理市地級比副省簡單。定義判斷命題形式更加靈活,以詩句、俗語、古文以及圖片等呈現(xiàn)。類比推理側重考查概念間關系和常識。
二、考察重點
(一)圖形推理
1.考查重點:圖形共性、數(shù)量關系和立體圖形。其中圖形對稱性、相對位置等考查頻率較高;立體圖形考點多樣、難度大,包括空間折疊、三視圖、截面圖和立體拼接等。
2.備考策略:掌握基礎考點,每日一練,培養(yǎng)圖形敏感度,明確解題思路。
(二)定義判斷
1.考查重點:??忌鐣W、心理學、文學、法學以及管理學等學科概念。
2.備考策略:掌握定義判斷核心成分的分析方法,充分理解定義內涵,積累社會熱點、拓寬常識儲備。
(三)類比推理
1.考查重點:經驗常識中的功能關系、加工關系、職業(yè)關系,言語關系中的詞義關系,邏輯關系中的概念間關系。
2.備考策略:掌握基礎考點,常態(tài)思維,分析詞項間本質關聯(lián)。積累常識。
(四)邏輯判斷
1.考查重點:必然性推理重點考查假言命題、綜合推理和樸素邏輯??赡苄酝评韨戎乜疾榧訌娦汀⑾魅跣?、前提型;從論證模型上看,求異論證和實踐論證等考查頻率較高;其中,選項力度比較是可能性推理需要關注的重點。
2.備考策略:邏輯和生活思維大相徑庭,需系統(tǒng)性學習以轉換思維,大量刷題掌握推理規(guī)則和??颊撟C模型,進而形成高效解題的思維路徑。
第四部分資料分析
一、常規(guī)考點最重要,概念公式要記牢
1.考查重點:每年均以考查增長、比重、平均數(shù)、倍數(shù)為主,覆蓋了80%以上的題目,其中主要考查基本公式的比較或求值、也會多考點結合考查。與此同時,還存在部分查找類題目,考查材料分析及數(shù)據(jù)查找能力。
2.備考策略:資料分析每年的考點基本沒有多少變化,是行測成績能有變化的突破點。把握常規(guī)考點,勤加練習,很容易有一個漂亮的分數(shù)。
二、計算比較沒難度,選對方法成績高
國考資料分析大部分題目計算難度不大,存在部分列式復雜、參與運算數(shù)據(jù)較大的題目,但選項差距較大,甚至選項給出一個范圍,這一特點在2020年考試中非常明顯,變相降低了整體的計算難度。因此,提升基本的計算能力,保證計算不出現(xiàn)低級錯誤非常關鍵。國考題目也注重解題技巧,熟練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結合題目及選項特點,靈活應用即可快速解題。
第五部分常識
一、系統(tǒng)梳理理論知識
首先,在之前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把常識部分所有科目的內容都翻閱一遍,看完一遍并做相應的專項練習題,不要求過多,在沖刺階段挑選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題目來做,每個部分20-30道題即可,真正達到鞏固和復習內容的目的。
其次,考題及模擬訓練。之前考生應該做了不少模擬題,這時考生要掌握做題的時間和感覺,更重要的是通過做題掌握考查的重難點。這時反復做考題,在做考題的時候檢驗自己的復習效果。同時配套做模擬題進行鞏固提高。通過廣泛的做題,鍛煉自己的做題節(jié)奏及摸清考題的出題規(guī)律,將自己的知識薄弱點一一擊破。
最后,臨考試很近了的時候,再重新翻閱一遍知識點,溫故而知新。另外,再把之前做過的考題和模擬題拿出來看看,做對的繼續(xù)鞏固,做錯的總結經驗,考生切忌焦慮、浮躁,要沉得住氣,再次看書,可以參考相關輔導資料多重視一些重難點及預測點??傊?,在此階段要調整好心態(tài),不放棄看書,一直堅持到底。
二、巧取分數(shù)的備考方法
多關注國情社情。所謂國情社情除了指中國的地理、歷史、國家性質等內容外,還有國家的大政方針、主要政策,考生應將復習的重點放在這一部分。比如黨的十八大報告內容、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中央一號文件等。
掌握各學科整體脈絡。常識判斷考查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法律、歷史等多個方面,知識點繁多,考生在復習這部分內容時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建議考生整體把握學科內容,提綱挈領的復習可更好地抓住各學科的精髓,不至于因小失大。
經濟部分:宏觀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消費政策等。
人文歷史:中國古代史、近現(xiàn)代史(鴉片戰(zhàn)爭、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太平天國、辛亥革命等)、世界史,人文文學:古代文學、現(xiàn)當代文學、世界文學。
有舍有得。行測題目相對較多,答題時間相對較短,而常識判斷部分考查內容涵蓋廣泛,考生在答題時千萬要掌握好答題速度,對于沒有復習到的地方,要有所舍棄,將答題的珍貴時間用在更有把握的題目上。
三、備考策略
1、平時多關注熱點素材和新聞,比如說利用抖音平臺、頭條平臺、以及各類公眾號進行知識的積累,各大類平臺都是相應的知識整理,都可以進行搜集整理。
2、做題過程當中及時把自己的錯題進行收集整理,將個套模擬卷之間的異同點找出,然后進行查缺補漏,對于已知的知識點,可以加深記憶,對于未知的知識點,需要著重的去補充。
以上是旺黔誠大樹職教整理的應屆生如何備考行測內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或者學習更多關于公務員考試/遴選、事業(yè)單位\教師\銀行\(zhòng)國企招聘等的內容或者想問的問題,小編都可以給大家解答!歡迎大家前往貴州旺黔誠大樹教育官網(wǎng)具體了解!
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模擬試題及答案
四、邏輯判斷
每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據(jù)這段陳述,選擇一個答案。注意:正確的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即可以從陳述中直接推出。
請開始答題:
81.黑脈金斑蝶的幼蟲以乳草植物為食,這種植物所含的毒素使得黑脈金斑蝶對它的一些捕食動物有毒。副王峽蝶的外形和黑脈金斑蝶非常相似,但它的幼蟲并不以乳草植物為食。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副王峽蝶之所以很少被捕食,是因為它在外形上的相似。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
A.有些動物在捕食了以乳草植物為食的昆蟲后并不中毒
B.僅僅單個蝴蝶對捕食者有毒并不能對它產生保護作用
C.有些黑脈金斑蝶的捕食動物也捕食副王峽蝶
D.副王峽蝶對大多數(shù)捕食動物都有毒
82.某報評論:H市的空氣質量本來應該已經得到改善。五年來,市政府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花了氣力,包括耗資600多億元將一些污染最嚴重的工廠遷走。但是,一個機動車輛的增加,另一個是全球石油價格的上升。
以下各項如果為真,都能削弱上述論斷,除了:
A.今年來H市加強了對廢氣排放的的限制,加大了對污染治理費征收的力度。
B.近年來H市啟用了大量電車和使用燃氣的公交車,地鐵的運行路線也有明顯增加。
C.由于石油漲價,許多計劃購買豪華車的人轉為購買低耗油的小型車。
D.由于石油漲價,在國際上一些價位偏低的劣質含硫石油進入H市。
83.甲、乙、丙、丁、戊五兄妹打算去香港旅行,由于資金不足,不能全去,但至少要去一名男生。甲說:“如果沒有同性和我一起去,我就不去了?!币艺f:“有姐姐去,我才去?!北f:“如果甲不去,我就得去?!倍≌f:“我可以不去,但必須有同性留下來陪我?!蔽煺f:“我聽你們的?!弊詈笾蝗チ?人,乙去了,與乙同行的還有誰:
A.甲、丁B.丙、丁
C.甲、戊D.丙、戊
84.海大駕校希望減少中老年學員的數(shù)量。因為一般而言,中老年人的培訓難度較大。但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該校中老年學員的比例在逐漸增加。顯然,海大駕校的上述希望落空了。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
A.海大駕校關于年齡階段的劃分不準確
B.國家關于汽車駕駛者的年齡限制放寬了
C.培訓中老年駕駛員是駕校不可推卸的責任
D.海大駕校附近另一家駕校開設了專招青年學員的低價速成培訓班
85.“草原酒家”是大草原上一家遠近聞名的老字號飯店,但它有一些不成文的“規(guī)矩”,如果“草原酒家”在某一天既賣紅燜羊肉,又賣羊雜碎湯,那么它也一定賣烤全羊;該飯店星期天從不賣烤全羊;……人們都熟悉這些“規(guī)矩”,也習以為常。此外,我們還知道,只有當賣紅燜羊肉時,王老板才去“草原酒家”吃飯。
如果上述斷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項也一定是真的?:
A.星期天王老板不會去“草原酒家”吃飯
B.如果“草原酒家”在星期天賣紅燜羊肉,那么這天它一定不賣羊雜碎湯
C.“草原酒家”在星期天不賣羊雜碎湯
D.“草原酒家”只有星期天不賣紅燜羊肉
86.甲、乙、丙三人打算明早去海邊看日出,甲說:“在每年的這個時候,每天太陽升起的時間比前一天早2分鐘”。乙說:“今天早上,隔壁的丁3:45從旅館出發(fā),結果早到了10分鐘”。丙說:“如果快一點的話,我們明早3:55從旅館出發(fā),應該剛好可以趕上?!?/p>
如果甲、乙提供的信息準確,丙做出這一結論所依據(jù)的假設是:
A.在路程上花費的時間至少要節(jié)約2分鐘
B.選擇和丁同樣的路線
C.明天是晴天
D.明早3:55準時出發(fā)
87.20世紀90年代初,小普村建立了洗滌劑工廠,當?shù)卮迕耠m然因此提高了收入,但工廠每天排出的大量污水,是村民們憂心忡忡:如果工廠繼續(xù)排放污水,他們的飲用水將被污染,健康將受到影響。然而,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因為1994年對小普村的村民健康檢查發(fā)現(xiàn),幾乎沒有人因水污染而患病。
以下哪項為真,最能質疑上述論證?
A. 1994年,上述洗滌劑廠排放的污水量是歷年中較少的
B. 1994年,小普村的村民并非全體參加健康檢查
C.合成洗滌劑污染飲用水導致的疾病與一般疾病相比更難檢測
D.合成洗滌劑污染飲用水導致的疾病需要多年后才會顯現(xiàn)出來
88.區(qū)別于知識型考試,能力型考試的理想目標,是要把短期行為的應試輔導對于成功應試所起的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能力型考試從理念上不認同應試輔導。一項調查表明,參加各種專業(yè)碩士考前輔導班的考生的平均成績,反而低于未參加任何輔導的考生。因此,考前輔導不利于專業(yè)碩士考生的成功應試。
為使上述論證成立,以下哪項是必須假設的?
A.專業(yè)碩士考試是能力型考試
B.上述輔導班都由輔導
C.在上述調查對象中,經過考前輔導的考生在輔導前的平均水平和未參加輔導的考生大致相當
D.專業(yè)碩士考試對于考試的水平有完全準確的區(qū)分度
89.去年,和羊毛的批發(fā)價不同,棉花的批發(fā)價大幅度下跌。因此,雖然目前商店中棉織品的零售價還沒下跌,但它肯定會下跌。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
A.去年由于引進新的工藝,棉織品的生產加工成本普遍上升
B.去年,羊毛批發(fā)價的上漲幅度,小于棉花批發(fā)價的下跌幅度
C.棉織品比羊毛制品更受消費者的歡迎
D.零售價的變動一般都滯后于批發(fā)價的變動
90.近日,在無錫出現(xiàn)了一條“三色”白鰱魚。這條鰱魚究竟為何變色,眾說紛紜。有市民猜想,鯉魚有紅色的,這條鰱魚可能是鯉魚和鰱魚雜交的后代。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不能反駁上述觀點:
A.這條鰱魚的魚種來自專業(yè)魚種場,魚種場不會去做雜交試驗
B.鯉魚和鰱魚不同科,是不能雜交的
C.有專家指出,這條鰱魚基因突變的可能性
D.這條鰱魚的紅色基因與鯉魚的紅色基因結構不同
81.D.[解析]題干基于假設:蝶類在幼蟲時如果以乳草植物為食,則帶毒;否則就不帶毒。如果D項為真,說明這一假設不成立,這就嚴重削弱了題干的論證。
82.D.[解析] D項如果為真,有利于說明全球石油價格的上升,間接地加劇了H市的空氣污染。這就加強了題干的論斷。
83.B.[解析]這道題考察了考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正確解答該題的關鍵是全面綜合地利用所有已知條件。因為至少要去一名男生,如果甲不去,丙就得去,可以推知甲、丙是男生,乙、丁、戊是女生,甲、丙至少去一人。因為有姐姐去,乙才去,所以丁、戊至少去一人。如果丁不去,乙、戊至少要有一人留下來,而乙去了,只能戊留下來,那么丁、戊就都沒去,與前面矛盾,所以丁去了。因為一共去了3人,甲、丙至少去一人,所以戊就不能去,而甲、丙只能去一人。因為只有丙與甲同性,如果甲去,丙也要去,與前面矛盾,所以甲沒去,丙去了。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B。
84.D.[解析]如果D項為真,則有助于說明:由于附近另一家駕校開始了專招青年學員的低價速成培訓班,因此,海大駕校所招收的學員的總量減少。這樣,雖然該校中老年學員的比例逐漸增加,但中老年學員的數(shù)量仍可能減少。因此,不能得出結論:海大駕校減少中老年學員的數(shù)量的希望落空了,有力削弱了題干的論證。
85.B.[解析]紅燜羊肉與羊雜碎湯,推出烤全羊,星期天不賣烤全羊,推出不賣紅燜羊肉或者羊雜碎湯,如果在星期天賣紅燜羊肉,可推出它一定不賣羊雜碎湯。
86.A.[解析]這道題是假設型邏輯判斷題。從題干來看,主要是在說明時間關系。丁今天早上3:45出發(fā),早到10分鐘,如果3:55出發(fā),應該剛好趕上,又因為“每天太陽升起的時間比前一天早2分鐘”,所以如果明早3:55出發(fā),要想趕上,那么在路程上至少要節(jié)約2分鐘,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
87.D.[解析]如果D項為真,說明不能因為今年小普村的村民沒有因水污染患病,而得出被污染的飲用水不會影響健康的結論。這對題干的論證提出了有力的質疑。C項也能削弱,但力度不如D項,因為即使難以檢測,也不等于不能檢測。
88.C.[解析] C項是必須假設的。否則,如果經過考前輔導的考生在輔導前的平均水平明顯低于未參加輔導的考生,那么,顯然就不能根據(jù)參加各種專業(yè)碩士考前輔導的考生的平均成績低于未參加輔導的考生,就得出結論,考前輔導不利于專業(yè)碩士考試的應試。
89.A.[解析]商品的價格,不僅取決于原料成本,而且取決于加工成本。如果A項為真,則說明雖然棉織品的原料成本下降,但加工成本提高,因此,其價格不一定會下跌。這就有力削弱了題干。
90.C.[解析]這道題是反駁型邏輯判斷題,正確解答該題的關鍵是找出能夠對結論起駁斥作用的論據(jù)。由A項可知,這條鰱魚是純種的,而非雜種。B項直接指出,鯉魚和鰱魚是不可能雜交的。由D項可知,這條鰱魚的紅色基因并非來自于鯉魚,所以它不是鯉魚和鰱魚雜交的后代。而C項“這條鰱魚基因突變的可能性”只是專家的推斷,尚未得到證實,不能排除“這條鰱魚是鯉魚和鰱魚雜交的后代”的可能性。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C。
2017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考什么
2017年11月27日國考將拉開帷幕,很多考生已經投入到緊張的備考中。備戰(zhàn)國考,時間是基礎,方法是關鍵。要想學透國考的行測和申論,首先得徹底了解這兩部分到底都考哪些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在歷屆真題中是怎么體現(xiàn)的,各占多少比例,只有目無全牛,才能游刃有余。
2016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延續(xù)2015年命題特點,省級以上職位考生的行測試卷(以下簡稱副省級)和市(地)級以下職位考生的行測試卷(以下簡稱地市級)分開命制。2016年副省級卷總題量135道,地市級卷總題量130道,副省級卷比地市級卷多出5道數(shù)學運算,另有5道常識判斷和5道資料分析試題互不相同,其他試題內容完全相同。
2017年國考行測部分的復習,考生們要根據(jù)自己報考的類型,有針對性地復習。下面,中公教育為大家詳細解析近4年的國考行測真題,在真題中把握2017國考行測的出題趨勢。
一、2013-2016國考行測考情概覽
表1 2013-2016國考行測題型題量分布表
圖1 2013—2016國考行測各題型占平均比(除地市)
圖2 2015—2016國考(地市)行測各題型占平均比
根據(jù)表1、圖1和圖2,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
1.題量非常穩(wěn)定。雖然從2015年起將副省級和地市級分別命制,但副省級題題量與往年保持一致,而2015-2016年的地市級試卷題量均為130道。預計2017年國考將繼續(xù)保持這一趨勢,題量不會發(fā)生太大變化。
2.題型非常穩(wěn)定。每年均考查固定的五大類題型:言語理解與表達、數(shù)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常識判斷。預計2017年國考題型不會發(fā)生太大變化。
3.試題結構基本穩(wěn)定。從五類題型的題量占比方面來看,比重最大的是言語理解與表達和判斷推理,其次是常識判斷、資料分析,數(shù)量關系題量占比最小。
綜上,中公教育預計2017國考行測基本上會維持120分鐘完成135(130)道題的局面,所以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考生一定要注意:一是要全面學習,整體把握;二是找到自己薄弱的題型,用對方法,各個擊破。三是根據(jù)自身報考職位,有針對性地練習。
二、2013-2016國考行測考情詳析
從2015年開始區(qū)分副省級和地市級兩套試卷,可以知道考試越來越針對職位能力的要求而設置考點。從題量和考點設置來看,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中有三類情況:
1.考查穩(wěn)定型
圖3 2013—2016國考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題型題量分布
圖4 2013—2016國考行測判斷推理題型題量分布
言語理解與表達和判斷推理兩部分題量占比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它們均包含小題型。言語理解與表達分為:邏輯填空、閱讀理解和語句表達;判斷推理分為: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和邏輯判斷。
根據(jù)圖3和圖4可知,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雖然每年略有變化,但省級和地市試卷完全一致,而判斷推理部分近4年題量均無變化。而這兩部分在整套試卷中占比高達60%以上,故而考生應重點備考。
2.細節(jié)變化型
圖5 2013—2016國考行測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題量統(tǒng)計
從圖5可知,2013-2016年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部分題量一直穩(wěn)定在20道。但從2015年分類考試之后,雖然兩套試卷的題量不變,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卻各有5道題目不同,針對不同職位的考生,考查的側重點也在變化。
3.強化差異型
圖6 2013—2016國考行測數(shù)量關系題量統(tǒng)計
從圖6可知,2013-2014年數(shù)量關系題量穩(wěn)定在15道題,而2015年起,副省級和地市級兩套試卷的題量出現(xiàn)了差異,副省級考查15道題,地市級考查10道題。
數(shù)量關系題目的難度在考試中難度是最大,故而此部分題量的多少關乎著考生的整體成績。從2015年和2016年來看,副省級的備考難度相對大些,不僅拉開了考生之間的差距,也強化了副省級試卷和地市級試卷難度的差異。要想在眾多應試者中脫穎而出,考生在備考時就必須以高分為目標,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
三、2017國考行測備考策略
1.言語理解與表達
備考言語理解與表達時,要根據(jù)不同題型運用不同的復習方法。邏輯填空部分注重對實詞和成語的考查,因此廣大考生需加強基礎知識的儲備,多積累一些常見實詞與成語,打牢基礎知識體系。復習閱讀理解,考生要注重提高迅速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抓住材料關鍵,快速找到破題點,得出正確答案。語句表達中語句連貫題要明確題目特點,熟練掌握其基本解題思路。尤其是近年的考試均有考查,需引起注意。另外,多讀一些官方媒體的文章,不僅可以及時了解時政熱點,還可以增加閱讀量,提高語感。
2.數(shù)學運算
數(shù)學運算一直是備考中的難點。首先,考生熟悉數(shù)學運算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深入了解每種方法的使用條件與應用要點。其次,寶貴的實戰(zhàn)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考生要常做真題和模擬題,限時作答,不斷總結,查漏補缺,完善知識體系,提高解題速度和正確率。
3.判斷推理
判斷推理題量大,難度較高,但掌握一定的方法即可破題。圖形推理題要熟悉圖形推理??碱}型,認識各種題型之間的差異及相應的解題思路。明確圖形推理的常見考點及規(guī)律,掌握圖形推理的分析方法,從整體上把握圖形推理的解題思路。
定義判斷要在研究真題、勤做練習的同時,了解定義判斷的解題基礎,掌握常見的要點類型,在確定定義要點時能夠找準、找全,快速找到或總結歸納出要點,準確解題。
類比推理的備考重點在于詞項間關系的判斷,要盡可能多地了解詞項間的各種關系,重點掌握集合關系、近反義關系、描述關系、條件關系和語法關系等五類常見類比推理基本關系。同時利用遣詞造句法、詞性對照法、縱向對比法等解題技巧應對組合型關系的出現(xiàn)。
邏輯判斷的復習重點在于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對于可能性推理,需掌握六大題型的題型特點和解題方法。必然性推理要掌握直言命題和復言命題的相關理論和知識,特別是兩種命題的推理規(guī)則。智力推理題并不需要基礎知識的積累,關鍵在于找到最優(yōu)的解題方法,即解題的突破口。
4.常識判斷
近年來,公務員行測考試的常識判斷部分,考查學科范圍越來越廣泛,內容越來越貼近生活,涉及政治、經濟、法律、科技生活與地理、人文歷史、公文、管理等,另外,有些題目還會結合最新的國家政策文件進行考查。
備考時應做到以下三點:第一,重視平時積累。常識判斷的考查以基礎知識為主,雖然題目設計靈活多樣,但最終不會脫離基礎理論知識這根主線。要求考生平時要做好相關的知識儲備,穩(wěn)扎穩(wěn)打,才能勝券在握。第二,關注時事熱點。常識判斷的題目往往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常與時政熱點結合,特別是近幾年黨和中央的重要會議。這要求考生除了掌握基本知識外,還要密切關注時政熱點,特別是重要的會議報告文件。第三,注重知識運用。公務員考試重點測查綜合管理基本素質,這要求考生能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
5.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主要考查:列式、查找數(shù)據(jù)、計算能力。考生需要根據(jù)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這三點中列式較易掌握,真正影響做題效率的是后兩者,尤其以計算為最難點。解決資料分析數(shù)據(jù)復雜,計算復雜的問題,需要掌握一定的估算技巧,解題過程中要進行適當?shù)娜∩?,不必拘泥于一兩個數(shù)的計算誤差,通過大量的練習就能融會貫通。
公務員考試行測是考哪些內容
公務員行測考試內容為: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shù)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五大專項。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試是對于報考者的潛能測試,因此試題考查不僅側重在對知識的應知應會方面,同時也測查報考者的分析判斷能力、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公務員省考國考資源匯總百度云網(wǎng)盤資源下載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COC6buFrlsbvgfkE0EnQ0w?pwd=2D72提取碼:2D72
資源包含:省考和國考公務員的各類學習資料,多種網(wǎng)課機構學習資源,歷屆真題、靠前沖刺行政能力測試、資料分析、公共基礎、綜合寫作、常識、理論知識、判斷推理、數(shù)量關系、言語理解、申論、時政、真題資料、面試等等國/省公務員考試學習資料匯總。
公務員考試行測分為幾類題
旺黔誠大樹職教給大家解答!
公務員考試行測分為幾類題型?行測各題型該如何復習呢?公務員考試行測一共分為五大題型,分別是常識判斷、數(shù)量關系、言語理解與表達、資料分析和判斷推理等五個題型!大樹職教作為貴州本土的專注于公考/編制類培訓的企業(yè),有著很多的經驗,大家有關于這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qū)問哦!旺黔誠·大樹職教在省考面試中已經連續(xù)三年拿下省考面試全省第一!
行測題型及分值分布
國考(國家公務員考試)
1.常識判斷:總共25個題目,每個題目0.5分,共計12.5分;
2.數(shù)量關系: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1分,共計20分;
3.言語理解與表達:總共40個題目,每個題目0.6分,共計24分;
4.資料分析: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1分,共計20分。
5.判斷推理:總共35個題目,圖形推理每個題目0.5分,定義判斷每個題目0.8分,類比推理每個題目0.5分,邏輯判斷每個題目0.8分,共計23.5分。
省考(省度公務員考試)
1.常識判斷:考查政治、經濟、法律、歷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識,總共20道題,每題分值在0.5分左右;
2.數(shù)量關系:總共10道題。每題分值在1分左右。
3.言語理解:選詞填空20道題,片段閱讀20道題,總共40道題。每題分數(shù)在0.6至0.8分左右;
4.資料分析:分為三份資料,每份資料有5道題,總共15道題,每題分值在1分左右;
5.判斷推理:定義判斷10道題,圖形推理5道題,類比推理10道題,邏輯判斷10道題,總共35道題。每題分數(shù)在0.6至0.8分左右;
行測各題型該如何進行復習?第一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一、言語理解與表達
省級和市地級,言語理解與表達均考查40道題目。其中文章閱讀只在省級中考查;2020年國考中省級和市地級言語理解差別加大,選詞填空、片段閱讀、語句表達三個題型題目不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考查重點
(一)選詞填空
1.考查重點:從考查形式上看,以兩空、三空為主;從考查的詞語類型看成語是重點;從考點上看語境分析是重點。
2.備考策略:選詞填空題目是易錯題型,需長時間備考。一方面提升文字理解能力,掌握語境分析、詞語辯詞等解題方法,另外一方面需提升“底蘊”積累。
(二)片段閱讀
1.考查重點:題型上主要考查主旨觀點題。材料結構上主要考查總分、分總、轉折、因果文段。
2.備考策略:片段閱讀是國考中復習重點。要求考生系統(tǒng)性學習、掌握行文脈絡分析方法,重點分析句意及句間關系,建立正確解題的思維路徑。
(三)語句表達
1.考查重點:排序題與銜接題目平分秋色。省級每年考查3或4題,市地級每年考查4或5題。
2.備考策略:重點提升句間關系分析能力,掌握解題原則,熟練運用解題技巧。
(四)篇章閱讀
1.考查重點:文章類型為社會科學文和科普說明文。題型重點為主旨觀點題、細節(jié)判斷題及特殊小題型。
2.備考策略:面對文章閱讀不要“慌”,核心考查的還是基礎題型,重點從解題順序和閱讀方法上下功夫。
第二部分數(shù)量關系
一、考查題型相對穩(wěn)定,把握重點題型是關鍵
1.考查重點:近四年考查計算問題21道,行程問題5道,工程問題6道,排列組合5道,概率問題6道,幾何問題7道,函數(shù)圖像4道。
二、常規(guī)方法要會用,答題技巧更重要
數(shù)量關系除常規(guī)的方程法外,若是能夠結合整除、特值、比例、盈虧等技巧性方法解題,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第三部分判斷推理
一、判斷推理
在國考中,邏輯判斷、圖形推理、類比推理和定義判斷是四大??碱}型,每種題型均考查10道題。市地級有5道題目是以一題五問的形式考查。圖形推理市地級比副省簡單。定義判斷命題形式更加靈活,以詩句、俗語、古文以及圖片等呈現(xiàn)。類比推理側重考查概念間關系和常識。
二、考察重點
(一)圖形推理
1.考查重點:圖形共性、數(shù)量關系和立體圖形。其中圖形對稱性、相對位置等考查頻率較高;立體圖形考點多樣、難度大,包括空間折疊、三視圖、截面圖和立體拼接等。
2.備考策略:掌握基礎考點,每日一練,培養(yǎng)圖形敏感度,明確解題思路。
(二)定義判斷
1.考查重點:??忌鐣W、心理學、文學、法學以及管理學等學科概念。
2.備考策略:掌握定義判斷核心成分的分析方法,充分理解定義內涵,積累社會熱點、拓寬常識儲備。
(三)類比推理
1.考查重點:經驗常識中的功能關系、加工關系、職業(yè)關系,言語關系中的詞義關系,邏輯關系中的概念間關系。
2.備考策略:掌握基礎考點,常態(tài)思維,分析詞項間本質關聯(lián)。積累常識。
(四)邏輯判斷
1.考查重點:必然性推理重點考查假言命題、綜合推理和樸素邏輯??赡苄酝评韨戎乜疾榧訌娦?、削弱型、前提型;從論證模型上看,求異論證和實踐論證等考查頻率較高;其中,選項力度比較是可能性推理需要關注的重點。
2.備考策略:邏輯和生活思維大相徑庭,需系統(tǒng)性學習以轉換思維,大量刷題掌握推理規(guī)則和??颊撟C模型,進而形成高效解題的思維路徑。
第四部分資料分析
一、常規(guī)考點最重要,概念公式要記牢
1.考查重點:每年均以考查增長、比重、平均數(shù)、倍數(shù)為主,覆蓋了80%以上的題目,其中主要考查基本公式的比較或求值、也會多考點結合考查。與此同時,還存在部分查找類題目,考查材料分析及數(shù)據(jù)查找能力。
2.備考策略:資料分析每年的考點基本沒有多少變化,是行測成績能有變化的突破點。把握常規(guī)考點,勤加練習,很容易有一個漂亮的分數(shù)。
二、計算比較沒難度,選對方法成績高
國考資料分析大部分題目計算難度不大,存在部分列式復雜、參與運算數(shù)據(jù)較大的題目,但選項差距較大,甚至選項給出一個范圍,這一特點在2020年考試中非常明顯,變相降低了整體的計算難度。因此,提升基本的計算能力,保證計算不出現(xiàn)低級錯誤非常關鍵。國考題目也注重解題技巧,熟練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結合題目及選項特點,靈活應用即可快速解題。
第五部分常識
一、系統(tǒng)梳理理論知識
首先,在之前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把常識部分所有科目的內容都翻閱一遍,看完一遍并做相應的專項練習題,不要求過多,在沖刺階段挑選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題目來做,每個部分20-30道題即可,真正達到鞏固和復習內容的目的。
其次,考題及模擬訓練。之前考生應該做了不少模擬題,這時考生要掌握做題的時間和感覺,更重要的是通過做題掌握考查的重難點。這時反復做考題,在做考題的時候檢驗自己的復習效果。同時配套做模擬題進行鞏固提高。通過廣泛的做題,鍛煉自己的做題節(jié)奏及摸清考題的出題規(guī)律,將自己的知識薄弱點一一擊破。
最后,臨考試很近了的時候,再重新翻閱一遍知識點,溫故而知新。另外,再把之前做過的考題和模擬題拿出來看看,做對的繼續(xù)鞏固,做錯的總結經驗,考生切忌焦慮、浮躁,要沉得住氣,再次看書,可以參考相關輔導資料多重視一些重難點及預測點。總之,在此階段要調整好心態(tài),不放棄看書,一直堅持到底。
二、巧取分數(shù)的備考方法
多關注國情社情。所謂國情社情除了指中國的地理、歷史、國家性質等內容外,還有國家的大政方針、主要政策,考生應將復習的重點放在這一部分。比如黨的十八大報告內容、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中央一號文件等。
掌握各學科整體脈絡。常識判斷考查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法律、歷史等多個方面,知識點繁多,考生在復習這部分內容時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建議考生整體把握學科內容,提綱挈領的復習可更好地抓住各學科的精髓,不至于因小失大。
經濟部分:宏觀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消費政策等。
人文歷史:中國古代史、近現(xiàn)代史(鴉片戰(zhàn)爭、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太平天國、辛亥革命等)、世界史,人文文學:古代文學、現(xiàn)當代文學、世界文學。
有舍有得。行測題目相對較多,答題時間相對較短,而常識判斷部分考查內容涵蓋廣泛,考生在答題時千萬要掌握好答題速度,對于沒有復習到的地方,要有所舍棄,將答題的珍貴時間用在更有把握的題目上。
三、備考策略
1、平時多關注熱點素材和新聞,比如說利用抖音平臺、頭條平臺、以及各類公眾號進行知識的積累,各大類平臺都是相應的知識整理,都可以進行搜集整理。
2、做題過程當中及時把自己的錯題進行收集整理,將個套模擬卷之間的異同點找出,然后進行查缺補漏,對于已知的知識點,可以加深記憶,對于未知的知識點,需要著重的去補充。
以上是旺黔誠大樹職教整理的應屆生如何備考行測內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或者學習更多關于公務員考試/遴選、事業(yè)單位\教師\銀行\(zhòng)國企招聘等的內容或者想問的問題,小編都可以給大家解答!歡迎大家前往貴州旺黔誠大樹教育官網(wǎng)具體了解!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