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答案當然好了,在中國大學里是排得上好的,第一名到不至于,看詳細介紹:
吉林大學院系簡介——地球探測科技與技術學院
1996年12月,長春地質學院經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長春科技大學。1997年5 月由長春地質學院地球物理系、地球化學系和遙感地質教研室共同組建成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院(簡稱 地探學院)。測繪工程1999年并入學院。
2000年6月12日吉林大學、吉林工業(yè)大學、白求恩醫(y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與長春郵電學院五校合并,組成新的吉林大學。2001年12月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院更名為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仍簡稱地探學院)。
目前學院下設4個系:地球物理系、地球化學系、測繪工程系、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系;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應用地球物理綜合解釋理論實驗室;3個院管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化學研究所、地學信息系統(tǒng)研究所。
本科專業(yè)5個:勘查技術與工程(含應用地球物理、應用地球化學兩個方向)、地球物理學、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系統(tǒng)、礦物資源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固體地球物理學、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空間物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核技術與應用、地質工程(工程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固體地球物理學、地學信息工程。 博士后流動站1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是其中的二級學科)。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包含應用地球物理、應用地球化學、數(shù)學地質、遙感地質等4個原獨立學科專業(yè)。應用地球物理學科點1987年成為首批確定的國家重點學科點; 2002年2月,以應用地球物理為核心的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再次被評選為國家重點學科點。
學院(含學科)現(xiàn)有教師84人,工程實驗人員18人,黨政管理人員19人。教師中教授29人,副教授34人,教授中博士導師15人。目前學院在校生中本科生761,碩士研究生150人,博士研究生92人。
盡管地探學院很年輕,但是地球物理系是原長春地質學院1952年創(chuàng)建時即成立的主要系之一。地球物理系前三任系主任分別是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學部委員(院士)顧功敘,著名物理學家、學部委員(院士)余瑞璜和著名地質學家、院士業(yè)治錚。這些科學大師為地球物理系以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地球物理系為主的學院各專業(yè)(學科)先后共培養(yǎng)各類專業(yè)人才8000余人,其中本科生6000人,專科生1000余人,近1000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其中包括10余名外國留學生。各層次畢業(yè)生由于基礎理論扎實和實踐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其中很多人在各工作崗位上成為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知名學者和各級領導人員。地球物理系 本科畢業(yè)生中有三位成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學院各學科專業(yè)共獲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196項,科學大會獎6項、國家級二等獎2項、國家級三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省部級二等獎36項、省部級三等獎151項。目前學院正承擔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973基礎研究、國家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大調查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數(shù)十項。
學院一直貫徹加強基礎研究、注重應用、帶動開發(fā)的學科建設指導思想。通過在學科各領域縱向深入,以科研橫向聯(lián)合方式,實現(xiàn)學科間交叉滲透,建立有利于創(chuàng)新、有利于人才培養(yǎng)的學科建設網(wǎng)格模式。努力使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成為繼續(xù)向國家輸送高素質高層次專門人才的搖籃,成為地球探測科技產學研區(qū)域中心,承擔國家基礎科學與新技術開發(fā)研究,培養(yǎng)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